成语的使用方法是什么_成语的使用方法是什么意思

       非常感谢大家对成语的使用方法是什么问题集合的贡献。我会努力给出简明扼要的回答,并根据需要提供一些具体实例来支持我的观点,希望这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1.张冠李戴成语的使用方法

2.史无什么例

3.成语“高屋建瓴”的用法是什么?

4.成语的用法是什么意思?

成语的使用方法是什么_成语的使用方法是什么意思

张冠李戴成语的使用方法

       张冠李戴成语的使用比喻把甲的东西看作是乙的,或者误将此物当作彼物。

       1、“张冠李戴”是一个常见的成语

       意思是把姓张的人的帽子给姓李的人戴上,比喻把甲的东西看作是乙的,或者误将此物当作彼物。这个成语来源于唐代李延寿的《南史·张邵传》:“此冠非常,可于张冠李戴。”

       2、基础的字面含义

       “张冠李戴”的字面含义是姓张的人把他的帽子给了姓李的人,或者反过来。这是一种表示混乱或者误解的行为。“他把这个苹果给了小明,其实是小明给他的。” 这个句子就表达了一种“张冠李戴”的情况。

       3、比喻含义

       “张冠李戴”的比喻含义是把甲的东西看作是乙的,或者误将此物当作彼物。“他把这本书当作他的了,这简直就是张冠李戴!” 这个句子就表达了误将这本书看作是他的书,是一种“张冠李戴”的错误认识。

       4、使用情境

       “张冠李戴”常用于描述在特定情境下,人们对事物的识别出现了混淆或者误解的情况。当一个人在复杂的商业交易中混淆了两个类似的概念,或者在学术研究中错误地将某个理论应用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情境时,“张冠李戴”这个词就非常贴切。

张冠李戴的例句

       1、小华写作文时,因为不仔细审题,结果把小王的故事安到了小李的身上,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2、我们在记忆别人的姓名时,往往会张冠李戴,原因是我们的注意力不集中。

       3、这本童话书出版了很多年,可由于出版社不断更换名字,读者很难买到正版书籍。他们真有些张冠李戴的感觉。

       4、这是一场很好玩的战争故事。每个孩子都知道军队之间的分歧就像医生和巫师一样张冠李戴。

       5、他的记忆很短暂,经常张冠李戴,他甚至不能记住自己的电话号码。

       6、如果你不熟悉这个城市,你可能会张冠李戴,把一个地方的名字误认为另一个地方的名字。

       7、他喜欢幻想,并且经常张冠李戴地写自己的故事,使读者一头雾水。

       8、这本书是他自己的翻译,但是他故意地张冠李戴地说是别人翻译的。

       9、小华和小王都很有才,但小华每次讲故事都会张冠李戴地讲,让听众有些晕头转向。

       10、在梦中,他常常张冠李戴,把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和人物混淆在一起,让人哭笑不得。

史无什么例

       信笔涂鸦

       拼音:xìn bǐ tú yā

       解释:信:听凭,随意;信笔:随意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形容字写得很潦草。也常用作自谦之词。

        不情之请

       拼音:bù qíng zhī qǐng

       解释:情:情理。不合情理的请求(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

        高抬贵手

       拼音:gāo tái guì shǒu

       解释: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

        高朋满座

       拼音:gāo péng mǎn zuò

       解释: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大材小用

       拼音:dà cái xiǎo yòng

       解释:比喻人才使用不当,不能尽其才。

        莘莘学子

       拼音:shēn shēn xué zǐ

       解释:莘莘:众多的样子。众多的学生。

        司空见惯

       拼音:sī kōng jiàn guàn

       解释: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善罢甘休

       拼音:shàn bà gān xiū

       解释:轻易地了结纠纷,心甘情愿地停止再闹。

        等闲之辈

       拼音:děng xián zhī bèi

       解释:等闲:寻常,一般。无足轻重的寻常人。

        三长两短

       拼音:sān cháng liǎng duǎn

       解释: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义无反顾

       拼音:yì wú fǎn gù

       解释: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灯红酒绿

       拼音:dēng hóng jiǔ lǜ

       解释:灯光酒色,红绿相映,令人目眩神迷。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一针见血

       拼音:yī zhēn jiàn xiě

       解释:一针就见血。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淋漓尽致

       拼音:lín lí jìn zhì

       解释:淋漓:形容湿淋淋往下滴,比喻尽情,酣畅;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龙飞凤舞

       拼音:lóng fēi fèng wǔ

       解释: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左右逢源

       拼音:zuǒ yòu féng yuán

       解释:逢:遇到;源:水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按图索骥

       拼音:àn tú suǒ jì

       解释:索:找;骥:良马。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旁若无人

       拼音:páng ruò wú rén

       解释:身旁好像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指手画脚

       拼音:zhǐ shǒu huà jiǎo

       解释: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粗枝大叶

       拼音:cū zhī dà yè

       解释:绘画,画树木粗枝大叶,不用工笔。比喻工作粗糙,不认真细致。

        不绝如缕

       拼音:bù jué rú lǚ

       解释: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不见经传

       拼音:bù jiàn jīng zhuàn

       解释:经传:指被古人尊崇为典范的著作。经传上没有记载。后常指人没有名声或论述没有根据。

        暗送秋波

       拼音:àn sòng qiū bō

       解释: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

        应接不暇

       拼音:yìng jiē bù xiá

       解释: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先天不足

       拼音:xiān tiān bù zú

       解释:先天:人或动物的胚胎时期。原指人或动物生下来体质就不好。后也指事物的根基差。

        豁然开朗

       拼音:huò rán kāi lǎng

       解释: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回光返照

       拼音:huí guāng fǎn zhào

       解释:指太阳刚落山时,由于光线反射而发生的天空中短时发亮的现象。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表面兴旺。

        炙手可热

       拼音:zhì shǒu kě rè

       解释: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一挥而就

       拼音:yī huī ér jiù

       解释: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登峰造极

       拼音:dēng fēng zào jí

       解释:登:上;峰:山顶;造:到达;极: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平铺直叙

       拼音:píng pū zhí xù

       解释:铺:铺陈;叙:叙述。说话或写文章不加修饰,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

成语“高屋建瓴”的用法是什么?

       史无前例。

1.史无前例

       史无前例,汉语成语,意思是指的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即前所未有。出自清·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卷十二。清·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卷十二:牢落文章第一人,天门垂翅竟何因。百年记注无前例,万事枢机有要津。

2.成语的使用方法

       成语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形成的,所以要弄清成语的来源,不能望文生义,例如文不加点如果理解为文章不加标点就错了,它的意思是文章写成不用涂改,形容写文章写得很快。

       火中取栗比喻冒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当而一无所得;“万人空巷”指人都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这一类的成语还有:屡试不爽、七月流火、明日黄花、三人成虎等。

       成语作为一种固定短语,具有稳定性,但也不是一层不变的,要注意其感彩,以便正确运用。如明目张胆,古代形容不畏权势,敢作敢为,有胆略,有气概,含褒义,到现代,指人公开干坏事,成了贬义词。

       又如“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处心积虑”是存心已久,费尽心思,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是贬义词,用在这里感彩不当。

       还有如“趋之若警”意思是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用来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含贬义。这一类的成语还有明哲保身、好为人师等。

       有些成语意思大致相同,但在程度轻重,意义侧重方面有所不同。

       如“惨无人道”与“惨绝人寰!都指极残酷,极狠毒,但后者指世上没有过的惨事,手段之残酷,情形之凄惨到了极点,程度比前者重如“信口开河”与“信口雌黄”都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后者有“歪曲事实”随意掩盖真相进行诽谤污蔑之意,语义比前者重。

成语的用法是什么意思?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

       例句:因为他并不需要靠打球谋生,所以他才能高屋建瓴地这么说。

       结构:偏正式。

       读音:gāo wū jiàn líng?

       意思:在高屋的顶上把瓶子中的水倒下来。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有利形势。建:倾倒。瓴(líng):盛水的东西。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翻译:陛下利用这雄险的地势,来控制、驾御诸侯,就如从高高的屋脊上把水从瓶子里倒下去。

扩展资料

       成语典故:

       汉高祖刘邦刚登基不久,有人向他报告说楚王韩信谋反,刘邦便命人将韩信绑了起来。

       大夫田肯对刘邦说:皇上治服了韩信,皇位稳定,可喜可贺。关中这个地方,地势险要,是皇上建立霸业的根据地。这里进可攻,退可守,非常便利。如果从这里发兵攻打诸侯,可以居高临下,高屋建瓴,势不可挡,所以要是亲子弟才能封赏做王。

       刘邦听出了田肯婉转地为韩信求情的意思。因为定三秦、平齐地,主要是韩信的功劳。于是,刘邦赦免了韩信,只是将他降为淮阴侯。

       对联写作指导(第四讲 词、词组的结构和句子成分)2008年02月02日 星期六 22:27第四讲 词、词组的结构和句子成分

       一 词和词组的结构

       写作对联,对仗时要做到句式一致、结构相应,必须理解、掌握词和词组的结构方式。要做到对仗工整,必须正确运用词和词组,让相同的结构相对。(这里讲的词,是语法上的词,不是文学体裁诗词的词。)

       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字和词有联系,又有区别。字,是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汉字一字一音,有意义,多半可以独立运用,常常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过去称词为字,所谓“实字、虚字”,实即现代汉语的“实词、虚词”。

       词的种类,按不同的标准划分,有不同的名称:

       1.单音词·双音词·多音词 这是按音节的多少划分。单音词,就是一个音 节构成的词,在书面形式上用一个汉字表示,如“天”、“一”、“走”、“红”。双音词,就是由两个音节构成的词,在书面上是两个汉字,如“国家”、“对 联”、“勇敢、“我们”。多音词,就是由三个和三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词,在书面上是三个和三个以上的汉字,如“收音机”、“高层建筑”、“英汉大辞典”。 古代汉语常用单音词,现代汉语多将单音词扩展为双音词,如“美→美丽”,“民→人民”,“师→老师”。对联常使用古代汉语(文言),单音词多,所以要特别 注意掌握单音词。

       2.单纯词·合成词 这是按词的意义成分来划分。单纯词,只包含一 个有意义的成分(词素),如“人”、 “海”、“大”。合成词,包含两个和两个以上有意义的成分,如“人民”、“伟大”、“大众化”。所有的单音词都是单纯词。单纯词不一定就是单音词,如“枇 杷”是双音词,但它是单纯词,因为它是两个字合起来才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成分。音译外来词,如“沙发”、“法兰西”、“富兰克林”,虽是双音或多音词,但每 个字只表示一个音,不表示意义,所以仍是单纯词。

       词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它大于词,小于句子。两个单音词组成的词组和两个词素组成的合成词,在对联写作中经常使用,需注意掌握其结构方式。

       合成词和词组的结构方式,常见的是联合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动补式、介宾式。

       (1)联合式

       又称并列式,是由同义(包括近义)或反义的词素或词所构成。

       ①同义联合

       名词+名词 如:人民 土地 门户 干戈 肝胆 杨柳 莺燕 山岭

       动词+动词 如:吟哦 撰写 修建 学习 寄寓 降落 攻击 叱咤

       形容词+形容词 如:富裕 贫穷 丰富 善良 美丽 温暖 深厚

       ②反义联合

       名词+名词 如:天地 水火 春秋 日夜 功过 恩怨 上下 东西

       动词+动词 如:升降 起伏 兴亡 成败 悲喜 褒贬 有无 沉浮

       形容词+形容词 如:高低 大小 深浅 难易 盛衰 冷暖 优劣

       (2)偏正式

       前一个词素或词修饰后一个词素或词。前是偏义,后是正义;前者像枝叶,后者像树的根干。

       ①形容词或名词、动词、数量词、代词+名词 如:大江 清江 三江 精心 苦心 灰心 二心 小园 家园 田园 此园 大门 寒门 佛门 蓬门 我国 强国 前程 鹏程 归程 历程 征程

       ②形容词或副词、动词+动词 如:快走 徐行 疾驰 奋进 挺进 新进 并进 畅想 猜想 浮想 还想 休想 大打 扑打 痛打 高飞 纷飞 腾飞 起飞 悲鸣 轰鸣 争鸣

       (3)主谓式

       前边词素或词如同主语,后边词素或词如同谓语;前者是被陈述的对象,后者是陈述部分。

       ①名词+动词 如:沙飞 水流 花开 叶落 蝉鸣 犬吠 虎啸 龙腾 心喜 客来

       ②名词+形容词 如:心急 胆怯 年轻 情深 意切 味长 词美 国强 官清

       有些偏正式的合成词或词组,一经颠倒,即成主谓式的合成词或词组。如:大树→树大 狂风→风狂 好心→心好 贪官→官贪 强国→国强

       (4)动宾式

       又称支配式。前后词素或词间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前者表示动作或行为,后者表示动作或行为所支配的对象;前者如动词谓语,后者如宾语。

       格式 动词+名词或代词 如:举重 滑冰 放心 签名 知己 爱人 恨谁 治国 读书 补课 过年 开花 防沙

       有些主谓式的合成词或词组,一经颠倒,就成动宾式的合成词或词组。如:花开→开花 沙飞→飞沙 客来→来客 国治→治国 天翻→翻天

       (5)动补式

       又称补充式。前后词素或词间有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经常以后者来补充说明前者,在整个词义上,以前者为主;前者如动词谓语,后者如补语。

       格式 动词+形容词或动词、副词 如:说明 说尽 改正 改好 提高 提前 抓紧 抓住 戳穿 赶跑 打痛 吃饱 穿暖 看清 望远 登高 美甚

       有些动补式的词或词组,中间可以插进“得”,以表示可能;插进“不”,表示不可能。如“吃得饱”、“望得远”、“提不高”、“看不清”。

       (6)介宾式

       介词把它所带的宾语介绍给主语,介词在前、宾语在后。介宾式可以短到两个字,长到好几个字。

       格式 介词+名词或代词 如:于此 以君之力 向前方 从南边 自海上

       △ △ △ △ △

       在山水间 为人民 对祖国 把亲朋好友 (△为介词)

       △ △ △ △

       以上,“式”即“结构”,联合式即联合结构,偏正式即偏正结构,以此类推。

       词、词组结构方式对照表

       结构各类

       例 词

       联合结构 国家 泥沙 良好 日月 东西

       偏正结构 大家 白沙 好花 明月 东海

       主谓结构 家大 沙飞 花开 月明 海啸

       动宾结构 爱国 飞沙 卖花 看月 观海

       动补结构 爱得深 飞起 卖完 看清 观遍

       介宾结构 为国 向沙漠 在花前 对月 自海上

       二 句子成分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单位。一个句子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说话和朗读中,句子有一定的语调,句子与句子中间有一个较大的停顿。

       对仗,必须词组对词组,句子对句子。为了做好对仗,除了理解、掌提词和词组的结构以外,需要再了解有关句子的知识。

       构成一个句子的主要成分是主语和谓语。句子可以有四种次要成分:定语,状语,宾语,补语。

       1.主语和谓语

       主语是谓语的陈述对象,表示谓语说的是“谁”或者“什么”。谓语对主语加以陈述,表示主语“怎么样”或者“是什么”。主语一般在前,谓语一般在后。用作主语的常是名词、代词。用作谓语的常是动词(包括“是”、“有”)、形容词。下例春联,名词作主语:

       山河壮丽;

       △△

       岁月峥嵘。

       △△

       下例春联,形容词作谓语:

       国家昌盛;

       △△

       人民安康。

       △△

       2.宾语

       宾语是动词的连带成分,一般在动词的后边,也可借助介词“把”、“对”等用在动词前边,表示行为的对象、成果、工具、处所或存在的事物等,常用名词、代词充任。如潘力生题人民大会堂联,名词作宾语:

       一柱擎东亚;

       △△

       群星拱北辰。

       △△

       3.定语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成分。被修饰或限制的词是中心词。定语指出中心词的属性、形状、数量及所属的人、地方、时间、范围等。定语用形容词、数量词、名词、代词充任,在中心词的前边。如张广建题甘肃崆峒山联,数量词作定语:(黑三角表示中心词)

       俯瞰河流,百尺楼台九曲水;

       △△▲▲△△▲

       凭临城郭,万家烟火四围山。

       △△▲▲△△▲

       4.状语

       状语是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成分。被修饰的动词或形容词是中心词。状语用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动量)、表示处所或时间的名词和介宾结构充任,一般在中心词的前边。如台湾剑潭古寺联,形容词作状语:

       古迹重修,成观光地;

       △▲

       寺名长播,结香火缘。

       △▲

       5.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的补充成分。被补充的动词或形容词是中心词。补语表示行为的结果、数量,或性状的程度。补语由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动量)充任,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边;有时要借助“得”来表示(如“美得很”)。如陕西药王山药王庙联,形容词作补语:

       医隐山林托迹远;

       ▲ △

       仁昭今古惠民深。

       ▲ △

       词组的功用大。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都可由有关词组充任。

       三 句子种类

       1.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句子的种类,按内容意思和语气划分,陈述事情的,叫陈述句,句末用句号;提出问题的,叫疑问句,句末用问号;要求听话人做或不做某种事情的,叫祈使句,句末用句号或感叹号;抒发某种强烈情感的,叫感叹句,句末用感叹号。

       2.完全句和不完全句

       按照句子成分来划分,有完全句和不完全句。

       完全句又称双部句,主语部分、谓语部分齐备,意思完整。如隆中三顾堂联:

       两 表 酬 三 顾;

       一 对 足 千 秋。

       └—┬—┘ └—┬—┘

       主语部分 谓语部分

       不完全句又称单部句,可分三种:

       (1)无主句 只有谓语部分,没有主语部分;说不出主语,或无需说出主语。一般由动宾词组造成。有的祈使句就是无主句。如*青年时代自勉联:

       ( ) 与有肝胆人共事;

       ( ) 从无字句处读书。

       └—┬—┘ └——┬——┘

       主语部分 谓语部分

       (2)省略句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对话,上下文)里,句子中某些成分可以不说。对联里,常省略主语“我”、“我们”,有时承前省,有时照后省,有时全联多处全省。如彭玉麟题黄鹤楼联,两处省“我”:

       我从千里而来,( )看江上梅花,直开到红羊劫后;

       谁云一去不返,( )听楼中玉笛,又唤回黄鹤飞高。

       (3)独词句 由单独一个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省略的成分多而难以确定,意思比较含蓄。如“九一八”事变后,沈阳出现了这样一副极短的对联:

       死;

       生。 (倒写)

       含义异常丰富:在日本侵略军的占领下,生离死别,生不如死;宁肯站着死,也不倒着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又如董必武挽谢觉哉联:

       长征老战士;

       病诗人。

       谢觉哉,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代表,后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对无法无天的“”毫无办法,只能做个“病诗人”,意余言外。

       3.单句和复句

       按照句子的个数来划分,有单句和复句。

       单句 又叫简单句。常由一个主谓词组构成,也可由一个词或其他词组构成。单句可以是完全句或不完全句。单句不一定文字都简短,单句可以因主要成分加上次要成分而复杂化,因而文字较长。

       复句 是意思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成的大句子。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在对联书籍中,为讲述方便,一般将逗号断开的词组都称作分句,和语法上的分句有所不同。)复句中各分句之间有联合关系、偏正关系。如李甲秾自勉联:

       吃苦是良图,作苦事,用苦心,费苦劲,苦境终成乐境;

       偷闲非善策,说闲话,好闲游,做闲事,闲人就是废人。

       上下联各由五个分句组成一个复句。中三个分句是联合关系,与最后那七个字的分句是偏正关系(因果);后四句与开头一句又是偏正关系(因果,倒装)。

       分辨单句、复句,要着眼于句子成分和结构,成分有省略的要加以补充(独词句、无主句除外)。如陶行知题联: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孰为夫子?

       小疑必问,大事必闻(的人),才算学生。

       上下联的主语,都是省略了的“人“。半联是单句。

       蔡元培挽鲁迅联:

       著作最谨严,(著作)非徒中国史;

       遗言太沉痛,(遗言)莫作空头文学家。

       上下联两句各有主谓语,下句主语是承前省略。半联是复句。

       四 成语结构辨析

       成语言简意赅,表现力强,写作中常用。了解成语结构,有助于对仗工整。

       成语绝大多数由四字组成。它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主谓语齐全,如“青出于蓝”、“胸有成竹”、“骄兵必败”、“蚍蜉撼树”等。它可以是一个省略主语或谓语的不完全句,如“想入非非”、“与众不同”、“为民请命”、“喜怒哀乐”等。

       成语,前两字和后两字的关系可以有种种不同。主谓关系如“玉石俱焚”、“人才辈出”。动宾关系如“煞费苦心”、“一改故辙”。偏正关系如“十万火急”、“娓娓动听”、“从宽发落”。

       成语,前两字和后两字是联合关系的最多。联合关系的成语,前两字、后两字各自彼此又有种种不同关系。

       1.联合+联合 如:

       繁荣昌盛 富贵荣华 冠冕堂皇 多快好省 谦虚谨慎 古今中外

       温良恭俭 激昂慷慨 麟凤龟龙 魑魅魍魉 酒色财气 风云月露

       成败利钝 喜怒哀乐 轻重缓急 青红皂白 悲欢离合

       2.偏正+偏正 如:

       三心二意 三坟五典 五洲四海 千方百计 万紫千红 山珍海味

       凤毛麟角 火树银花 火海刀山 花朝月夕 光风霁月 名缰利锁

       舌剑唇枪 冰天雪地 枪林弹雨 良辰美景 良师益友 青梅竹马

       明眸皓齿 国色天香 和风细雨 赤县神州 赤胆忠心 志士仁人

       坚甲利兵 严刑峻法 社鼠城狐 陈规陋习

       (以上偏正是“定语+中心词名词”)

       三令五申 七拼八凑 千变万化 千锤百炼 并驾齐驱 坐言起行

       条分缕析 高瞻远瞩 旁征博引 兼收并蓄 精打细算 潜移默化

       先忧后乐 露宿风餐 旁敲侧击 明争暗斗 冷嘲热讽 倒行逆施

       横征暴敛 阳奉阴违 道听途说 左顾右盼 长吁短叹 浅斟低唱

       (以上偏正是“状语+中心词动词”)

       3.主谓+主谓 如:

       龙吟虎啸 龙骧虎步 龙盘虎踞 凤鸣鸾舞 风驰电掣 鸟语花香

       心驰神往 耳闻目睹 眉开眼笑 功成名遂 珠联璧合 纲举目张

       家喻户晓 豕突狼奔 狼吞虎咽 蚕食鲸吞 手忙脚乱 风吹雨打

       众叛亲离 兰摧玉折

       (以上主谓是“名词+动词”)

       人寿年丰 民康物阜 民富国强 地大物博 地老天荒 年高德劭

       日新月异 花好月圆 心旷神怡 珠圆王润 冰清玉洁 顽廉懦立

       事半功倍 才疏学浅 口燥唇干 山穷水尽 脑满肠肥 羊狠狼贪

       灯红酒绿 凶多吉少

       (以上主谓是“名词+形容词”)

       4.动宾+动宾

       引经据典 求同存异 励精图治 披荆斩棘 披星戴月 披肝沥胆

       呼风唤雨 改天换地 废寝忘食 扶危济困 正本清源 厉兵秣马

       扬眉吐气 回肠荡气 抛砖引玉 沽名钓誉 见微知著 买椟还珠

       坐并观天 玩物丧志 贪赃枉法 弄虚作 吞云吐雾 折戟沉沙

       前后是联合关系的成语,其中许多可以前后颠倒使用,如:

       激昂慷慨→慷慨激昂 万水千山→千山万水

       龙吟虎啸→虎啸龙吟 花好月圆→月圆花好

       前后虽是联合关系,如果是前后两个行为有先后承接关系,一般不能颠倒,如“见缝插针”、“弄巧成拙”。

       好了,关于“成语的使用方法是什么”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成语的使用方法是什么”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