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朝为何在罢黜百家之后,独独选择尊重儒术?

2.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是谁提出来的

3.哪位皇帝纳了“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4.汉武帝刘彻“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算不算对其他思想的摧残?

5.哪位君主纳废黜百家

6.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废黜百家,他们怕人们记住什么?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读音_废黜百家

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说法要注意提到的是独尊儒术不是儒家,两者是有差别的儒家思想,是孔子孟子那群人提出来的,单纯是指他们提出来的。后面那些开创者,包括董仲舒之类的,他都是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良,更好的服务当时的统治者。

应该说儒家思想里面有很大一部分他是比较平和的,他讲究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平等中君,这些思想非常有利于统治者,但是这些思想里面它有一部分是偏向于个人的。也就是个人也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要自己去思考,那这个不好,对统治者来说不好,因为如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不听统治者的话,这天下不是要大乱吗?所以推行的时候一定的改良,从儒家思想里面摘取出来一些对于统治者有利的东西,称之为治国理政的儒术。

这些东西是真正对统治者有用的,因为他有很悠久的历史了,统治者宣传的时候,你说这是几百年前甚至说更久之前孔子提出来的东西。大部分民间普通人可能不太了解,之前那么多其他的思想家,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好多思想家,但是提到孔孟之道,大多数普通百姓都有了解,也更容易接受。所以就有了这个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是完全的推崇儒家的思想,只是取一部分对于统治者有用的思想去推行。

虽然历朝历代10个朝代,里面有8个朝代,从统治者所属的思想都是儒家思想,但是这些思想都经过了后世的改良那些所谓的儒家大生们,他们本身有文化,也确实学了之前好多儒家思想中精华的东西,但是为了更好的迎合统治者的需要,他们对此进行了一定的改良,董仲舒朱熹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汉朝为何在罢黜百家之后,独独选择尊重儒术?

儒家思想一直是秦之前的主流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与论由公开转向隐蔽,西汉前期,朝廷承认儒学的正统地位,但指导政治的却是黄老刑名之学,儒生与黄老刑名学者经常发生争论。加之这一时期朝廷与诸王国并立,各学派士人游诸王国求禄,助国王反抗朝廷。汉景帝时西汉平定了“七国之乱”,但在汉武帝刘彻十六岁登基时,西汉中央仍面临着地方候国的严重威胁。

汉武帝所尊的儒,在内容上已不单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他是汉大夫董仲舒提出的以儒学为主导,集百家之长形成的新的思想,是汉武帝肯定和发展的治国理政思想,并没有全盘否定、抛弃百家,也没有完全继承儒学全部内容,而是吸取其中之精华,剔除其中之糟粕。

边境动荡不安,匈奴人虎视眈眈,时刻威胁着北方边疆,南方因少数民族尚未完全归顺,时常有反叛发生。另:诸侯王势力日益坐大,直接威胁到汉中央,这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吕后,文帝,景帝时代都一直在解决,可惜都没有解决好,显然这两个新出现的问题只用清静无为来解决是没结果的。

儒家思想占据主流,汉朝建立后,尤其是汉惠帝废除了《挟书律》后,促使诸子百家学说得到复苏,尤其是曾遭遇秦始皇焚书坑儒政策摧残的儒学逐渐抬头并发展壮大,和道家并成为主流思想,吸引了更多的人学习、研究儒学,面对这种不可抗拒的学术思潮和学者群体,任何一位统治者,都会根据社会现实取适合自己统治的政策,汉武帝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策略,是当时的统治需要所决定的。

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是谁提出来的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汉代是怎么建立的,首先秦朝是汉代之前的朝代,秦朝秦始皇用了十年的时间才统一了六国,而这十年间连年的战争,让国家百姓都生活的比较艰苦,青壮年都投入到战争中。秦朝统一以后的十五年内,每年都在修建宫殿,皇陵,还有兵马俑,(始皇为他死后的事情耗费了很多财力,人力),修万里长城,孟姜女哭长城就是这个时候的事情。当时还实行着苛政,焚书坑儒,希望在精神上统一国名,可以说普通百姓过着艰苦而又担惊受怕的日子。始皇死后,秦二世更加变本加厉,导致了陈胜吴广起义,以及各方割据最终导致了秦朝灭亡。如果不是因为秦朝的法家思想导致的灭亡,汉朝反思,选择了适应当时社会的儒家思想来治国治民。

汉代以秦朝为前车之鉴,汉朝君王切实的知道亲王灭亡的原因,以法家治天下行不通,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议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其实与法家是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为了在思想上统一国民。儒家思想有包容和发展的特质,强调了封建皇权是受到上天眷顾,是天意。利用这种封建思想来统治国民,从而集中皇权确认君主的领导权利。

难道汉代就单单靠的儒家思想来治国理政吗?其实不是,儒家思想只是表象,还是靠法家思想来支撑,对一些对皇权不利的人同样用惩戒的手段。但是尊崇儒家思想这么做也是意义深远的,从此之后,中国古代的封建思想就开始确立了。

也是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汉朝在罢黜百家以后,独独选择尊重儒术。

哪位皇帝纳了“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废黜百家,独尊儒家的思想是由西汉的思想家、政治家董仲舒提出的。董仲舒为西汉思想家、哲学家,汉景帝时任西汉博士,他的这种思想,为后续的封建王朝统治,建立了一个主流文化思想观。

董仲舒简介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河北省景县西南部,景县、故城、枣强三县交界处)人,西汉哲学家。

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

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纳。

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著书写作。这以后,朝廷每有大事商议,皇帝即会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问他的建议,表明董仲舒仍受汉武帝尊重。

董仲舒一生历经四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约75岁。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

废黜百家,独尊儒家的影响

汉武帝在思想文化界首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政策,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使得专制“大一统”的思想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定型,而作为一种成熟的制度亦同样成为定型。

从此以后,在学术和仕进上,儒家被定为一尊,统治中国达两千年之久。

独尊儒术在最初起到了统一思想、统一舆论、稳定国家的作用,但后来却成为封建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禁锢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特别是个性思想。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以孔子思想为核心,兼容先秦诸子以及历代思想学派核心进步理念,指导中华民族二千多年以来国家治理,坚持“生命至上、传承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以“规范社会关系、指导生命、和谐人与自然、改善生存质量”为目的的综合人文思想体系。

“儒”最早是对古代主管祭祀活动的官员“祭司”的统称,到商周时期发展成对拥有知识文化为君王、贵族提供礼仪服务的读书人的统称了;“儒学”是秦汉时期社会对“儒者”学习和从事的学问的统称;

“儒家”则是后世对在儒学研究传播和发展上有贡献的读书人的尊称;孔子因为推崇周礼培养儒者而被后人称为“儒家”的开创者,“孔子思想”和他的弟子们以及数百代再传弟子们的思想,后世学者统称为“儒家思想”。而我们现在经常提及的“国学”和“传统文化”其实很多时候是被等同为“儒家思想”的。

汉武帝刘彻“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算不算对其他思想的摧残?

西汉汉武帝在董仲舒的建议下,开始“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就汉书的记载,董仲舒用一套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说服了按说英明神武(奸猾狡诈、唯利是图)的汉武帝。

个人看来,这很邪乎。我不相信,从小在政治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汉武帝,会被一大堆冠冕堂皇、大虚空的大道理所说服。这个的难度就相当于你用人民日报头版社论的道理,让国朝所有官员都感激流涕,从此不贪污、不受贿、不怠工一样大。

能够让汉武帝这样狡猾的枭雄接受的,只有利益,唯有利益。

那么,什么利益能够吸引汉武帝支持儒家独尊呢?

在我看来,无外乎两个

1 打仗

汉武帝想打仗,但是黄老派别反对打仗,声称国家财力难以支持。

儒家不懂打仗,更不懂怎么理财,完全不懂怎么管理战争组织。

但是下位者为了上位,是不会在乎自己懂不懂,能不能做好的,只要承诺支持打仗,承诺能帮助汉武帝打赢,承诺能给汉武帝提供足够军费,至于到底能否做到,谁在乎?

当董仲舒提供了这些承诺后,一心想着北伐匈奴的汉武帝,也就无可无不可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了。

2 名留青史

基本上,没有几个皇帝不想着名留青史的,汉武帝自然也想。而儒家擅长修史,更擅长编造历史(比如司马迁公将史记当写)。

董仲舒私下里可能提供给汉武帝在史书上一个漂亮的地位,考虑到董仲舒与司马迁等史官的极佳个人关系,汉武帝报以“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也就有可能了。

至于后来儒家在史书上拼命攻击汉武帝,不过是两个小偷一起偷东西,其中一个人死了另一个掌握绝对话语权,掌握话语权的自然将所有责任都推给那个已经死了没有话语权的替罪羊了。

需要注意的是,“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统治时期提出的,儒家的修史者也对此大书特书,但是汉武帝本人似乎并没有将其当回事,汉武帝用人上,并没有很重用儒家;即使汉武帝之后的西汉列帝,也大多对“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不大感冒。

于是乎,自觉被欺骗了的儒家来了一个绝地大反击,大儒王莽篡汉。

PS:

1 至于儒家没有做到承诺给汉武帝的事情,董仲舒后大儒们不知道、不承认董仲舒有这个承诺。

但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可以分析,汉武帝时期“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末年民生凋敝,而史书上,民生凋敝的所有责任都是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废黜了百家被独尊的儒家,没有一丁点责任。

2 关于史记的真实性,最简单的例子是著名的烽火戏诸侯。首先从情理上推断,周王朝的诸侯众多,但是远近不同,烽火点燃后,必然是根据看到烽火的时间,先后动员并出发,由于路途远近的不同,先后到达镐京。怎么可能众多诸侯同时赶到烽火台,被褒姒笑一笑?

史记以外的历史记载了西周之亡的真相。周幽王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是王后申后所生,一个是王妃褒姒所生。申侯(申后父亲)要求立申后子为王世子,但是周幽王认为褒姒子为长子,应立为王世子。于是申侯起兵攻伐周幽王,周幽王亦起兵讨伐申侯。

申侯不敌,周军打到申国,申侯于是勾连犬戎,突袭镐京,周幽王得知后大惊,率兵回救镐京,在镐京外被犬戎、申侯军联手攻击,周幽王兵败身死。

这个历史真相非常简单,但是不符合儒家世界观。儒家世界观认为,只有失德才会亡国。而这个史实中,周幽王并没有明显失德的地方,即史实不符合儒家理论。

为了让史实符合理论,司马迁公大笔一挥,发挥了他作为文学家、家、儒家文人、太监的无比创意,捏造出来了著名的烽火戏诸侯历史,让西周之亡国符合儒家理论。

3 褒姒的由来。真实历史上,褒姒是否来自褒国,无法考证。能够考证的是,褒姒早在周幽王姬宫湦继位前,就已经是姬宫湦的正妻了,但是在姬宫湦成为王世子后,申侯要求王世子姬宫湦娶自己的女儿为正妻,将褒姒贬为妾。由于申侯势大,姬宫湦被迫同意----而此时,褒姒已经为姬宫湦生了一个儿子。

这也是前面所说,周幽王认为褒姒子为长子,应立为王世子的原因。

哪位君主纳废黜百家

汉武帝刘彻?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一定程度上其实也是对其他思想的一种摧残。但是对于任何一个想要维持国家统一的皇帝都会这样做,尤其在治理国家的时候会选择一家的学说来进行推崇,其他的就得废掉,因为儒家的入世可操作性是非常强的,并且讲求的是中庸是比较符合当时的条件。

为什么汉武帝刘彻会选择儒家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学术思想最为活跃,但是对于社会真正能够产生影响力的也只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纵横家以及阴阳家这几家。其中兵家主要研究的是军事思想,而名家又侧重于逻辑推理,纵横家和阴阳家又不适合国家的管理,所以能够被统治阶级拿来当做治国理论的,还是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可是当时的秦国用的就是法家,而墨家当中主要倡导社会正义,对于统治阶级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再加上理论上也不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所以墨家也不适合汉武帝。汉武帝选择儒家思想也是有必然性的,当时的汉朝在初期也一直奉行的是无为而治的政策。

汉武帝刘彻独尊儒术只是幌子

汉武帝刘彻独尊儒术,其实也只是一个政治幌子,真正实行的是多种思想,因为儒家的思想主要讲究的是仁义合理的,但是汉武帝在继位之后就开展了征服东南的战争,完全没有符合儒家的仁义和礼让的政治思想。而且汉武帝在整顿朝纲的时候,也通过法家的方式来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才能够让汉朝强大起来。

最后如果从汉武帝的角度来进行更新的话,汉武帝本身并不是儒家思想传承者,不管汉武帝一生都重用儒生,力推儒学,但是汉武帝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故汉朝的统治作为目的的。

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废黜百家,他们怕人们记住什么?

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刘彻十六岁登基,为巩固皇权,汉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范围,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

刘彻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但在位后期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为其整体正面形象留下负面评价,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刘彻下罪己诏。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刘彻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因为这些书生的言论威胁到了秦朝的统治,汉武帝废黜百家是为了形成统一的思想,约束人们的行为,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就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但是他的统治非常的苛刻。底层人们的社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时候就有一些儒生站了出来,他们开始用笔用语言来攻击秦朝的朝政。秦始皇是一个脾气非常大的人,那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人。在听说这些书生造成了很大的舆论压力之后,秦始皇立刻下令焚书坑儒,任何一个人都逃不过秦始皇的屠刀。

思想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也是一种最可怕的东西。它最可怕之处就在于无形,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就会影响你,别人说的是什么,你接受的信息就什么。秦朝这些儒生的嘴堪比百万雄兵,他们已经在人们心中种下了一颗反抗暴秦的。如果再让他胡说八道下去。秦始皇的统治还真的可能被提早推翻。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为了维持大汉朝廷的稳定,维持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他要让天下的子民都有一种思想,那就是忠于朝廷,忠于君王。儒家思想还宣传君王的权力是被神授予的,是上天派他们来治理国家的,天子从生下来那一刻起,就有了一统天下的资格。当然这是一种非常迷信的说法,在那个文明并不发达的年代,人们是非常相信神明的存在的。

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废黜百家从本质上讲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只是他们取的手段不同,最后的结果也不同,事实证明秦始皇的决定给秦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企图通过暴力手段堵住人么的嘴是不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