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战役中的成语典故

2.各种成语出自什么战役,什么年代或什么人物,如“破

3.成语“四面楚歌”是关于哪场战役的典故?

战役与成语典故对应不正确的是哪项是错误的_战役与成语典故对应不正确的是哪项

“赤壁大战”可谓是《三国演义》中花费笔墨最多,描写得最为详细的战争,因此,它的虚构成分也是最多的。从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沦,单福新野遇英主”开始,到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为止,整整十六个章节,把曹操南取荆州,并图扬州,但在孙刘联军的抵抗下,最终铩羽而归的整个过程,描述得巨细靡遗,使读者无不血脉贲张,拍案叫绝。那么,首先让咱们先来回顾一下中这一大战的整个过程吧。

首先,屯扎在樊城的曹军将领吕旷、吕翔点军五千,进攻刘备防守的新野城,结果被单福设计,双双杀死。樊城大将曹仁大怒,不顾李典的劝阻,统军两万五千,二攻新野。单福不但斗阵赢了曹仁,复袭取樊城。曹仁逃归许昌。

曹操计赚单福也就是徐庶,徐庶走马荐诸葛。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得孔明出山相助。中间插叙江东故事:攻黄祖凌操战死,杀妫、戴徐氏报仇,锦帆贼甘宁投吴,战江夏黄祖殒命。然后刘琦问计,出守江夏。

曹操派夏侯敦等领兵十万来攻新野,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火烧博望坡。曹操遂点起五十万兵马,南取荆州,临出兵杀了谏阻的孔融。刘表惊死,蔡张弄权,拥立刘琮继位,并派宋忠往曹营投降。诸葛亮火烧新野,战败了曹军先锋曹仁、曹洪。

徐庶受命劝降刘备失败。刘备在襄阳被阻,走投江陵。曹操进入樊城,蔡张来献上“马军五万,步军十五万,水军八万,共二十八万”荆州军。然后就是著名的长阪坡赵云救阿斗,当阳桥张飞喝曹军。刘琦从江夏赶来接应,刘备军暂时稳定下来。

鲁肃引孔明过江,舌战群儒;孙权决意抗曹,从柴桑召回周瑜。诸葛亮智激周瑜,周瑜使诸葛瑾劝诸葛亮归吴遭到拒绝。周瑜欲使孔明劫曹军粮草,借刀,被识破,再想杀死刘备,幸有关羽保驾,也落了空。大战迫在眉睫,盟友先自内斗,写得精彩无比。

甘兴霸奋威三江口,蔡瑁、张允造水寨。蒋干过江说周瑜,反中计使曹操杀了蔡、张。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派二蔡用间,黄盖献苦肉计,阚泽送诈降书。蒋干二过江东,庞统献连环计。曹操横槊赋诗唱《短歌行》,酒醉误杀刘馥。两军二度接触,焦触、张南战死。

诸葛亮请借东风,周瑜南屏山筑七星坛。一场大战,到此才揭开序幕,但是作者不紧写战争,又岔开去——丁奉、徐盛往七星坛捉孔明,孔明得赵云接应离去,周瑜杀二蔡祭旗起兵,孔明在华容道层层设伏。越是紧要情节,越是不慌不忙地缓缓展开,真大手笔!

大战终于开始了,“三江口周瑜纵火”和“关云长义释曹操”,不过花了一章多点的篇幅。果然真正的大战,在战前就已经确定了胜负,两军对垒,不过一套热闹武戏,已经不需要费太多笔墨了。

这就是中的“赤壁大战”,中国古往今来的历史,描写的战争,以《三国演义》中的这一段,为其魁首。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也是相当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且听我们慢慢道来。

《魏书?武帝记》中,对赤壁之战的描写非常简略,只说:“(208年)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权闻憙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这不奇怪,所谓“为尊者讳”,对于曹操一生中罕有的败仗,大而小之,详而略之,轻轻巧巧一笔带过,也是旧史家惯用的手法。但关键问题是,这段记载有点故意混淆视听,似乎曹操根本没有打败,只是因为军中瘟疫流行,所以主动撤兵的,又似乎在赤壁与曹操对战的是刘备军,而没有孙权多少事儿。

《蜀书?先主传》中,则站在刘备的立场,描写稍微详细一点,说:“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这也和《吴书?吴主传》的记载基本相同。《吴书》说:“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相较之下,这还是比较可信的。

还是让咱们从头说起吧。首先,杀吕氏兄弟、烧新野,这都是家的虚构,烧博望却可能实有其事。刘备在建安八年(203年),也即曹操致力于解决袁氏兄弟的时候,奉刘表的命令,向北进攻许昌西南的叶县,曹操派夏侯敦、于禁迎战,刘备诈败,夏侯敦不听偏将李典的劝阻,追击中伏,幸被李典解救。另一种说法是夏侯敦奉命来击刘备,被刘备诈败破之于博望(没说是不是遭了火攻)——如果真有火烧博望坡,设计的也不是诸葛亮,而是刘备。从此直到曹操亲统大军南取荆州前,两势力基本上再没有什么接触。

刘表去世以后,刘备在荆州的势力迅速膨胀,当曹军南下之时,刘备已经占据了樊城。将此处作为自己的大本营,他是弃樊城南逃的,而非新野。“先主(刘备)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刘)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就这样,刘备带着大量老百姓逃跑,“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而曹操“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阪。”

刘备从樊城逃跑前,徐庶并没有投降曹操,所谓程昱伪书赚徐庶,徐母自尽等等情节,都是虚构的。在诸葛亮出隆中以后,徐庶和他两个,还一起辅佐了刘备一段时间,直到从樊城逃走以后,才因为一桩偶然事故而主动分手。刘备逃亡,“(诸葛)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关于长阪坡之战,《蜀书?先主传》中说:“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关于赵云单骑救主的事情,史书记载:“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确实很英勇啦,可是中夸张得太过了。演义说:“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前几句还靠谱,可是“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且不说曹操追击刘备,只有精锐骑兵五千人,合着平均每百人配一员名将……就说演义被赵云在这战中干掉的:淳于导、夏侯恩、晏明、钟缙、钟绅,以前根本面都没有露过,算哪门子名将?

张飞悍拒长阪桥,喝退曹兵,听着象是虚构,其实倒真有此事。史书的描写得非常简略,但勃勃英气,逼面而来,且看——“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关于赤壁之战的曹操方兵力,演义上说“马步水军共八十三万,诈称一百万”,当然是虚构啦。史书对此语焉不详,后人统计考证,其实曹军兵力,当在二十三万左右,除去曹操本队,还包括自汉水出征的北路军,即由护军都督赵俨、奋威将军程昱统率的于禁、张辽、张郃、朱灵、乐进、路招、冯楷、文聘七路,以及夏侯渊的运粮部队。所以在赤壁和孙刘联军对峙的,不会超过二十万人。

拉回来再说东吴,鲁肃在江东听说刘表死了,要求前往吊丧——多少年的仇敌,吊的哪门子丧啊,其实他别有用心。他对孙权建议说去查看一下情况,如果刘备和刘表的两个儿子可以联合一心,就暂时放下冤仇,联刘抗曹,否则,准备趁乱取利。没想到他才走到半路,就听说刘琮投降了,于是到处打听,终于见到了刘备。刘备其实也想联合孙权,却惺惺地说要去投靠吴巨(演义中误作“吴臣”)。吴巨是割据今天广东省部分地区的军阀,刘备说要千里迢迢去投靠他,摆明了准备退出中原逐鹿的舞台。鲁肃急忙劝说,刘备正中下怀,于是派诸葛亮过江去游说孙权。

“舌战群儒”的情节,是演义虚构的,但是虚构得非常精彩,诸葛亮的智慧形象和东吴诸臣的矛盾心理,跃然纸上。《江表传》记载,曹操给孙权送去一封书信,上写:“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孙权吓了个半死,幸亏鲁肃趁孙权上厕所的时候劝说他:“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你在想什么啊,我们投降了照样做官拿俸禄,你投降了想曹操把你往哪儿搁?

于是孙权往召周瑜,周瑜也主张与曹操一战:“瑜请得精兵三万人(另有记载,说他要求五万),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至于诸葛亮智激周瑜,当然也是虚构啦,“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这两句,有人认为是诸葛亮故意曲解,“二乔”当作“二桥”,不过是指两座飞桥而已。可这样解释就更含糊了,因为事实上,“乔国老”其实是“桥国老”,“二桥”指桥还是指人,谁知道呢?

哈哈,其实查查时间就一切明戏了,赤壁之战是在建安十三年,而曹操筑铜雀台是在建安十五年,也即赤壁之战两年后。除非诸葛亮真能未卜先知……

周瑜和诸葛亮的斗智,也多出于文学需要的虚构,但奇怪的是,连中都明显指出,周瑜是怕诸葛亮“后必为我国之祸”,而非出自私心,不知道为什么传来传去,大家都认为周瑜小心眼儿。很精彩的“草船借箭”也是子虚乌有的,不过史书上倒有孙权草船借箭的记载。时为建安十八年,即赤壁之战的五年以后,曹操进攻濡须,孙权来迎,《魏略》上说:“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据说就是在此战后,曹操感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拉回来再说赤壁,关于三江口的接触战,史载:“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于是扎水寨,连战船,准备长期对峙。这里没有庞统什么事儿,连环计估计是曹操自己想出来的。好了,下面就是被人津津乐道的“群英会蒋干中计”了……

最近突然想起前些天看到一篇报导,说某处几名小学生,看到语文课本上的《赤壁大战》一文,心生疑窦:“火烧战船明明是周瑜和诸葛亮定下的,怎么变成黄盖出的主意?而且,整场战役,怎么诸葛亮都没有出场?”诸葛亮确实没有出场,那篇课文是根据《资治通鉴》上的记述改写的,是历史而非演义。小学生没有看过正史,产生这种疑问很可以理解,但可笑的是,他们去问老师,老师除了夸奖他们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外,也是一头雾水——起码应该懂得回去翻翻书吧,这什么老师啊!

好,该阚泽献诈降书了,这段描写得尤其精彩,阚泽此人,虽然出场重头戏仅此一段,但其胆略智谋,跃然纸上。历史上的诈降书是谁献的,完全没有记载,也说不定根本没有这样一位信使,是两军阵前捆在箭上射入曹营的。阚泽字德润,是江东有名的大儒,精通礼仪,在东吴做到中书令,也是一等一的大官。他学问是很好的,是否象演义中所写那么有胆识,可就谁都不清楚了。

蒋干二过江东,请来了庞统献上连环计。这里就编得有点可笑,连周瑜都装模作样,又不去接他,又给他脸色看,完了还把他送去西山庵中软禁,可是曹操倒一听他说:“某前日空往东吴,未得成功,深怀惭愧。今愿舍身再往,务得实信,回报丞相。”就立刻“大喜,即时令蒋干上船。”曹操年纪大了,健忘吧,把这小花脸前两天做的“好事”都已经忘到爪哇国去了?还是京剧中编得靠谱,曹操本待不理,是蒋干一心立功,苦苦哀求,曹操才勉强应允。

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大战的序幕,开始紧锣密鼓地展开了。这里凸现出罗贯中的手法,翻看史书,此人无用,此人结果不详,既然情节需要,就干脆一刀干掉。演义上说曹操横槊赋诗,刺死了扬州刺史刘馥。其实刘馥是病死的,可惜他死的时候不对,正好是建安十三年,也就是赤壁之战那一年……罗贯中不拿他祭刀才奇怪哪。接着,两军再次接触战,袁绍降将焦触、张南又被作者随手砍掉。

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大战终于正式爆发了。诸葛亮借东风,大家都明白那是家言,历史上不可能有那么一回事,也就不用多说了。战争的过程,除去曹操未必败得有那么惨,其它虚构的情节不多,还算蛮写实的。这里咱们添一个有趣的插曲——

这章结尾说黄盖被张辽射翻落水,生死不知,留个悬念。下章开头乃叙述:“韩当冒烟突火来攻水寨,忽听得士卒报道:‘后梢舵上一人,高叫将军表字。’韩当细听,但闻高叫:‘义公救我?’当曰:‘此黄公覆也!’急教救起。见黄盖负箭着伤,咬出箭杆,箭头陷在肉内。韩当急为脱去湿衣,用刀剜出箭头,扯旗束之,脱自己战袍与黄盖穿了,先令别船送回大寨医治。”这段故事来源于裴疏引的一段《吴书》:“赤壁之役,盖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吴军人所得,不知其盖也,置厕床中。盖自强以一声呼韩当,当闻之,曰:‘此公覆声也。’向之垂涕,解易其衣,遂以得生。”注意,这个“厕”是“侧”意,并不是说把黄盖放在尿池里……

就是这一章——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虚构可了,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字,都是演义作者的文学创作,而和历史挨不上边。曹操是怎样从败仗中逃得性命的,史书上只引用了《山阳公载记》中一段不大靠谱的记载——因为这本书认为曹军战船是被刘备烧掉的,而不是周瑜——书上说:“公(指曹操)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刘)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

就算按这本书上说的,也没有诸葛亮设计多路埋伏,想要捉拿曹操的故事。确实是个故事,仔细想想看,就会发觉它很不合情理。既然可以三段埋伏,干嘛不把关、张、赵都埋伏在一起,或者干脆堵住前面的道路(不是说路途很险要吗?),那样曹操不就死定啦?明明知道关羽会放了曹操,又干嘛要派他设最后一路埋伏?演义中给出的答案非常可笑——“孔明曰:‘亮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留这人情,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刘备还高兴哪,说:“‘先生神算,世所罕及。’”我要是刘备,就一脚踹过去:“汝这妖人,莫非是曹贼的纤细?!”

有些朋友热爱诸葛亮,要给他圆谎。其实大可不必,这是虚构的情节,作者就那种玄之又玄的理由,你偏要使其合理化,有什么意义?这些朋友认为,曹操若亡,则北方必大乱,孙权就可趁胜追击,尽吞胜利果实,刘备就没有发展机会了,所以诸葛亮一定要把曹操放跑。

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东吴水军厉害,但是缺乏战马,北上平原作战的能力极差,这也就是后来为什么孙权数次亲征合肥,再往后陆逊和诸葛瑾也屡次北伐,却最好的结果也不过安全退回的主要原因。并且东吴诸将也缺乏平原作战的经验,比起半辈子纵横河北、淮东的刘备来,肯定要差得远了。当时周瑜有三万或五万人,估计全吴可调动的兵马也就这个数,而刘备合了刘琦,也有两三万,实力差距不大。一起争夺中原,正未知鹿死谁手呢。

何况,曹操若是死了,荆州降曹的诸郡,铁定跟刘备,而不是孙权——那是世仇啊。北边呢?中原基本统一,而且曹操多以宗族为大将,什么曹仁、曹洪、夏侯敦、夏侯渊,其他外姓将领可能离心,他们是不会反叛的,一定联合起来,南下报仇。就算诸子争夺继承权(也就曹丕、曹植、曹彰三个有这种能力),但想想看,袁绍死了以后,他几个儿子乱斗,连曹操都要费几年功夫才能全部平定河北,何况诺大一个中原。孙权、刘备抢着北上,谁能最后获得胜利,变数很大,这个险有什么不敢冒的?

刘备一辈子和曹操斗,就怕曹操,别人他哪里放在眼里?若说刘备同意这种说,为怕孙权坐大而放了曹操,更是没有可能。罗贯中为了描写关羽的义气,才虚构了这一段情节出来,何必去圆谎呢?根据这一段情节,倒是诞生了著名的益智游戏“华容道”,恐怕连作者也始料不及吧。

赤壁之战史书记载不详,并且疑点很多,但它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没有错的。周瑜的雅量高致,善于用兵,遂一时威震天下,曹操、刘备、孙权三个都有点害怕。史载,某次孙权送刘备回荆州,分手的时候欢宴痛饮,等到张昭、鲁肃等陪客都离开了,只胜这哥儿俩一对枭雄,谈起周瑜,刘备突然叹气说:“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竟然进谗言说周瑜功高震主,恐怕要造反。幸亏周瑜死得早,孙权自己还没来得及起疑心,否则公瑾的下场还不定怎样呢!

对于赤壁之战,曹操看起来是很窝火的,他一辈子胜仗无数,败仗也有一些,从来就不隐晦,光明磊落大丈夫气概,只有对这场仗,总羞得说不出口。后来他写信给孙权,谈到这一仗,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轻轻地想把败仗一笔带过。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周瑜这一仗打得有多漂亮了

古代战役中的成语典故

古代四面楚歌的典故出自哪场战役

四面楚歌,是中国经典的成语,用来形容处境危机,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窘困境地。四面楚歌这个成语典故最自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其中有描写“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就是发生在公元220年的楚汉争霸最后时期,刘邦和项羽的垓下之战,这场战役直接决定了刘邦统一江山,建立了大汉朝。

四面楚歌 项羽剧照

四面楚歌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的记载还只是一个字面意思,描写了在现今的安徽灵璧县东南进行的垓下之战的情况,当时围困项羽军队的刘邦,利用心理战,让士兵们唱起了楚国的民歌,用来动摇项羽的军心,果不其然,项羽在听到营帐外响起了楚国的民歌,以为周围已都被刘邦收服,信心大失,和仅剩的800余士兵突围,逃到了乌江边,面对后有追兵,前有波涛江水,项羽感到万分沮丧,想起了当初拜别江东父老过乌江,一路高歌争霸天下时的雄心壮志,陡然无存,心如死灰,自刎而死,而经过垓下一战的胜利,刘邦一统天下的愿望就实现了。

四面楚歌的典故出自哪场战役?就是这场决定楚汉争霸命运的垓下之战,随着西楚霸王的陨落,成王败寇,千古真理,能流传下来的就只有史官记载的有关西楚霸王的零星事迹了。

四面楚歌的故事简介

四面楚歌的故事,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其中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是描写公元前220年,楚汉争霸时期,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在最后一战时,四面围困项羽的故事。

四面楚歌 画像

在四面楚歌发生前的好多年,项羽和刘邦已经约定了在现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的东西边界,作为两方的边界,两分天下,互不侵扰,但是后来项羽的势力衰弱,而刘邦正在势头上,被手下谋士进言,应该趁项羽式微时消灭他,一统天下,于是刘邦就派兵围攻项羽,把项羽的部队赶至现今的安徽灵璧县东南,也就是著名的垓下,项羽的部队被打的七零八落,而且士气低心,补给短缺,夜晚听见围攻的刘邦军队中传来楚国的民国,心中大惊,误以为刘邦已经收服了楚地,这就是四面楚歌的真实含义。

项羽灰心丧志,一路奔逃到乌江畔,自刎而死,宋朝的李清照曾写诗咏过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当时项羽的部下曾劝过项羽,跨过乌江,卷土重来,东山再起,天下大定不一定是刘邦的,但是项羽觉得已没脸面面对江东父老了,只能自刎谢罪。

从此以后,四面楚歌就用来形容人已经到了绝境,孤立无援,风险万分。四面楚歌的故事,也因为有西楚霸王穷途末路的悲剧色彩,而具有了生动形象的表现力,成为了一个经典成语。

讲述为啥项羽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作为一个经典的故事成语,最早出处是来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这里司马迁用白描的手法,叙述了战争的情况,而四面皆楚歌则是真的按字面意思来理解,只是在后世运用中,四面楚歌的象征意义更广泛实用,形容处境艰难,孤立无援。

四面楚歌 项羽剧照

至于项羽为什么沦落到四面楚歌的境地,就要从人物性格说起,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这是千古真理,项羽为人天纵英才,自视过高,刚愎自用,这和他的出身有关,项氏一族为楚国的贵族,一门将才,他的父亲是楚国的大将军,项羽从小受到严格的军事教育和贵族教育,而且项羽的自身条件也非常好,传说他少年时期就已有千斤力气,非常勇猛,出身高贵加上天资禀赋,让项羽注定高人一等,他的自负自大也就不难理解了,而这也是他和刘邦的致命差距,刘邦出身草根,市井气浓重,非常能体会社会底层的人情百态,这为刘邦后来笼络人心非常关键,而且刘邦的出身也更能赢得占社会大多数的平民阶层的拥护。

所以说,为啥项羽四面楚歌,这和项羽的本身性格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在垓下之战中,败逃乌江,如果换作刘邦,说不定就会渡过乌江,以图东山再起,但是对于自负的项羽来说,失败的绝望已打击了他的信心,宁可自刎,也不要苟且,真是可悲可叹,这在这世上,从来就是成王败寇,虽死犹荣这种心灵鸡汤似的话,也只能仅仅是旁观者的慰藉。

历史上的四面楚歌是谁出的计策

四面楚歌,是用来形容形势危急,孤立无援的困境,这个著名的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中的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这是描写刘邦和项羽的垓下之战的场景,而四面皆楚歌,则是刘邦施展的一个心理战。

四面楚歌 项羽剧照

四面楚歌是谁出的计策,据史书考据,四面楚歌应该是刘邦旗下谋士张良出的计策,张良这个人,大家都知道,聪明异常,他本是儒家出身,便是好学广泛,熟读诸子百家,自然也对兵书有所涉猎,在垓下之战时,张良深知项羽的性格缺点,他推测出项羽的最后希望在于,重返江东,图谋再起,于是他向刘邦进言,要攻心为上,让项羽不能逃回江东,自取灭亡对于自负自大的项羽来说,不是难事,于是,刘邦纳了张良的计策,让围困项羽的军队唱起了楚国的民歌,果然如张良所料,在听到四面传来楚国的民歌后,项羽以为江东已经被刘邦收服了,自知已经无力再图霸天下了,项羽的雄心壮志在战役中也被打击的十分低落,再受到四面楚歌这一击,信心无存,心灰意冷,逃到乌江,面对江东就是自已的家乡,更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提剑自刎,一代枭雄就这样被四面楚歌的攻心计打败了,所以说,信心对于一个人很重要,要打击一个人最有力的伤害,莫过于打击他的信心,张良是深知此道,而对于自负甚高的性格更是好用,项羽就是典型的例子。

古代成语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就是大名鼎鼎的西楚霸王项羽,四面楚歌这个故事实在是太经典了,即使流传了一千多年,现在还在用这个成语,它用来形容人到了孤立无援的困境,生死一线。

四面楚歌 项羽剧照

四面楚歌的最早出处,根据《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这是司马迁对垓下之战的描写,四面皆楚歌实际意思就是四面都响起了楚国的民歌,这是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最后一战,刘邦的军队把项羽的军队层层围困住,并利用心理战术,让士兵唱起了楚国的民歌,想要动摇项羽的军心,这招果然奏效,不仅动摇了楚军的军心,更严重打击了项羽的斗志,项羽在听到楚歌后,连夜带领只剩800多人的军队逃到了乌江边,在属下劝他过江时,项羽觉得无颜面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一代枭雄就此陨命,可叹可叹,后世就用四面楚歌来形容人已经到了绝境,形势十分危急,也因为有西楚霸王项羽的亲身事迹,四面楚歌具有了史诗的意义,成为了经典的成语。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就是被刘邦围困的西楚霸王项羽,关于他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作为成王败寇的失败一方,他总是容易引起大家的感叹,宋朝的李清照还曾写诗咏过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历史上的四面楚歌发生在那个历史时期

四面楚歌,中国经典的成语故事,是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其中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描写了刘邦和项羽的垓下之战中,刘邦利用四面楚歌的攻心战术打击了项羽心中仅存的信念,最终导致项羽拔剑自刎。

四面楚歌 项羽剧照

四面楚歌发生在那个历史时期,从《史记·项羽本纪》可以推测中,四面楚歌发生在楚汉争霸时期,垓下之战的具体时期应该是在公元前220年,秦朝末年,民不聊生,国内生灵涂炭,民间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一波不平一波又起,发展到了公元前220年左右,只剩下刘邦和项羽两支队伍,而早在秦朝灭亡时,项羽一把火烧了咸阳宫时,天下基本一分为二了。在四面楚歌时的垓下之战还末打响前,刘邦和项羽约定以现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的东西即鸿沟为界,互不侵犯,各自为政,只是后来形势有变,刘邦手下的谋士提议趁项羽势力虚弱的时候消灭他,独分天下有何不可,于是刘邦率兵攻打项羽,在现今的安徽灵璧县东南即垓下 ,展开生死一战。

面对刘邦军队的层层围困,项羽一方不仅士兵纪律溃散,军心更是低沉不稳,再被刘邦施以攻心战,在夜晚唱起楚国的民歌,一片熟悉乡音传来,闻者无不戚戚落泪,面临四面楚歌的项羽,带着残兵败将,连夜突围到乌江,至此已经无路可逃了,心灰意冷之下,拔剑自刎,一代西楚霸王,就此陨命了,而刘邦做为战役胜利的一方,赢得了天下,终于一统江山。四面楚歌也随着西楚霸王的穷途末路而引申为经典的成语故事。四面楚歌发生在那个历史时期,本就是风起云涌,成王败寇,千古真理,再历害的英雄也会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各种成语出自什么战役,什么年代或什么人物,如“破

一、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故事梗概

赵国将军赵括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他。他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也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并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战争是以命相搏的地方,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了。” 秦国和赵国开战后,赵孝成王忌惮廉颇,决意用赵括代替廉颇担任主将,赵括母向赵王请辞,赵王不允。赵括上任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撤换并重新安排军官。秦将白起听说了这些事,出动变化莫测的军队,装败退,截断了赵军运输军粮的道路,把赵国的军队一切为二,经过四十多天,军中兵士饥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秦军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于是几十万兵士投降于秦国,白起下令将他们全部活埋了。长平之战后,赵国青壮尽失,国力大败,从战国七雄中的一线地位退下来了。但事实上,秦国损失也相当惨重,秦将白起评论这场战役认为秦国仅仅是惨胜,甚至可以说秦国之所以说胜利,只是因为主将没有死而已。

二、淝水之战——草木皆兵

故事梗概

东晋时,前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亲自率领九十万大军,去攻打晋国。晋国派大将谢石、谢玄领八万兵马迎战。苻坚当然很傲慢,根本没把力量悬殊的晋军看在眼里。

可是,谁料到先头部队的前锋同晋军首战便被打败,苻坚慌了手脚。他和弟弟苻融趁夜去前线视察,他看到晋军阵容严整,士气高昂,连晋军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绰绰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呢!接着,在淝水(今中国安徽瓦埠湖一带)决战,秦军被彻底击溃,损失惨重,秦王苻坚自己受伤,弟弟苻融也阵亡了。苻坚仓皇而逃,他听到风风吹树木的声音也以为是敌人追兵又到了。

三、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四、淝水之战——投鞭断流

成语“四面楚歌”是关于哪场战役的典故?

"四面楚歌"出自垓下之战.当时项羽被围困在垓下,为了打击项羽军的士气,刘邦军命令军中会唱楚(项军多数士兵的故乡)地歌曲的士兵放声大唱楚地的歌.听到歌声,楚军将士纷纷溃散,从三三两两的开小差发展到大批逃亡.士兵走了十之八、九.而项羽听到歌声也认为楚地已经投降了汉,故没有了战心.

"草木皆兵"出自淝水之战.公元383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东晋王朝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8万精兵迎战.谢石出兵偷袭秦营,结果大胜.晋兵乘胜向寿阳进军.苻坚得知洛涧兵败,晋兵正向寿阳而来,大惊失色,马上和苻融登上寿阳城头,亲自观察淝水对岸晋军动静.向北望去.那里横着八公山,山上有八座连绵起伏的峰峦,地势非常险要.晋兵的大本营便驻扎在八公山下.随着一阵西北风呼啸而过,山上晃动的草木,就像无数士兵在运动.苻坚顿时面如土色,惊恐万分.不久,苻坚中谢玄的计,下令将军队稍向后退,让晋兵渡过淝水决战.结果,秦兵在后退时自相践踏,溃不成军,大败北归.

"不谋而合"出自三国,至于是不是赤壁之战,我不敢肯定.我查到的是出自《三国志·魏书·张既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

"前徒倒戈"(你好像打错字了)出自牧野之战.周武王出兵伐纣,虽然纣王军队众多,但由于纣王不得人心,交战之时,他的军队纷纷倒戈.他走投无路,跑到鹿台,自焚而死.

破釜沉舟公元前206年的巨鹿之战,当时项羽大败章邯.这场战争有两个意义:一是消灭了秦军主力,农民军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二是项羽由一个将军一跃成为联军统帅,战争开始由灭秦之战逐渐向楚汉战争转变.

坚壁清野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傕(yù)传》.

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军占领了兖(yǎn)州地区后,雄心勃勃地准备夺取徐州要地.

那时,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有个名叫荀傕的人,非常有才能,为避董卓之乱迁居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他看出袁绍不能成就大事,就投奔到曹操门下.曹操大喜,任命他为司马.从此,他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出谋划策,深得曹操的信任.

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谦病死,死前将徐州让给了刘备.消息传来,曹操夺取徐州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忙着要出兵徐州.荀傕知道了曹操的想法,说道:“当年汉高祖保住关中,光武帝刘秀据有河内,他们都有一个巩固的根据地,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所以成了大业.如今将军不顾兖州而去攻打徐州,我方留守兖州的军队留多了,则不足以取得徐州;留少了,倘若吕布此时乘虚而入,又不足以守住兖州.最后,一定是弄得兖州尽失,徐州未取.”他还指出,“眼下正值麦收季节,听说徐州方面已组织人力,抢割城外的麦子运进城去.这说明他们已有了准备,一旦有风声传来,他们必然会加固防御工事,转移全部的物资,一切准备就绪迎击我们(原文为:‘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这样,你的兵马真的去了,城攻不下,什么东西也得不到手,不出十天,你的军队就会不战自溃.”

曹操听了荀傕的话,十分佩服,从此集中兵力,很快打败了吕布.后来,又打败了刘备,占据了徐州.

“坚壁清野”:坚壁,是加固城墙和堡垒;清野,是将野外的粮食、财物收藏起来.加固防御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资全部转移,叫敌人既打不进来,又抢不到一点东西,因而站不住脚.这是对付优势之敌的一种作战方法.

揭竿而起这个成语出自西汉贾谊的《过秦论》,讲的是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事情.

公元前209年7月,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派出两名差官押着九百名贫民壮丁,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去防守边疆.这两个差官又从壮丁里挑选出两个身强力壮的人作屯长,让他们再去管理其余的壮丁.这两个屯长一个叫陈胜(字涉),是个雇农;另一个叫吴广,是个贫农.他俩原来并不认识,现在碰在一起,共同的命运,很快就使他们成了好朋友.

陈胜、吴广一行往北拼命赶路,一点也不敢耽误.因为按照秦王朝的法令,误了日期,是要砍头的.可是,他们刚刚走了几天,才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南),正赶上下大雨,只好扎了营,待天晴再走.雨又偏偏下个不停,眼看日期是耽误了,陈胜同吴广商量,说:“咱们即便走,误了日期,也是死;逃,给官府抓住,也是个死.反正是个死,不如大家一起反了,推翻秦二世,为老百姓除害.”

吴广也是个有见识的人.他同意了陈胜的意见,并商定借着被秦二世害死的太子扶苏和深得群众拥戴的原楚国大将项燕(项羽的祖父)的名头,以号召天下,去攻打秦二世.

于是陈胜和吴广就带着几个心腹首先把那两个差官砍死,然后提着他们的头,向大家讲明了不起义造反就得白白地送死的道理.这几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愿豁出性命跟着陈胜、吴广一块儿干.大伙砍伐树木为兵器,高举竹竿为旗帜,对天起誓,同心协力,推倒秦二世,替楚将项燕报仇.大家还公推陈胜、吴广做首领,一下子就把大泽乡占领了.大泽乡的农民一听陈胜、吴广他们起来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纷纷拿着锄头、铁耙、扁担、木棍来营里投军.

人们将“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简化成“揭竿而起”这个成语,比喻高举义旗,起来反抗.多泛指人民起义.

朝秦暮楚

拼音: zhāo qín mù chǔ

典故: 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出处: 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例子: 叹~,三载依刘.(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九出)

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

出奇制胜战国时期,齐国将领田单用火牛阵出击燕军,使燕军大败.这就是孙子兵法势篇中“凡战者,以奇胜.”

兵荒马乱

bīng huāng mǎ luàn 成语典故: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例句: 此时四处兵荒马乱,朝秦暮楚,我勉强做了一部《旧唐书》,那里还有闲情逸志弄这笔墨.”(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

兵戎相见

bīng róng xiāng jiàn 成语典故: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烽火连年

fēng huò lián nián 成语典故: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成语出处: 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穷兵黩武

qióng bīng dú wǔ 成语典故: 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成语出处: 《三国志·吴书·陆抗传》:“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见我已大病矣.”

枕戈寝甲

zhěn gē qǐn jiǎ 成语典故: 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成语出处: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朕无拔乱之才,不能弘济兆庶,自枕戈寝甲,十有二年,而四海未同.遗寇尚炽.”

祸结兵连

huò jié bīng lián 成语典故: 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成语出处: 《汉书·匈奴传》:“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 例句: 一去故乡音耗绝,祸结兵连,娇凤雏鸾没信传.(元·无名氏《梧桐雨》第一折)

化干戈为玉帛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成语典故: 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成语出处: 《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龙血玄黄

lóng xuě xuán huáng 成语典故: 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成语出处: 《易·坤》:“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草木皆兵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己过于轻敌了.

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他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苻坚暗笑晋军将领不懂作战常识,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难于作战之机,给它来个突然袭击,于是欣然接受了晋军的请求.

谁知,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

势如破竹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 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如火如荼

春秋时代末期,吴国国王夫差连续征服了越国、鲁国和齐国,雄心勃勃,又继续向西北进军,打算一鼓作气征服晋国.

可正在这个时候,越王勾践抄了吴王的后路.他带领军队一直打到吴国的国都姑苏(苏州),又派人马占据淮河,把吴王的退路切断了.

这消息给吴王夫差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非常震惊,立即召集文臣武将商量对策.大家说,现在退回去等于两关打了败仗,还会两头挨打;如果能打败晋国,就等于在诸候国中当定了霸主,再回去收拾越王勾践也不算晚.

大主意已经拿定,当务之急是尽快征服晋国.考虑再三,决定出奇制胜.

一天傍晚,吴王下达了命令.全军将士吃得饱饱的,马也喂足了草料.从全军中挑出三万精兵强将.每一万人摆成一个方阵,共摆三个方阵.每个方阵横竖都是一百人.每一行排头的都是军官司.每十行,也就是一千人,由一个大夫负责.每项一个方阵由一名将军率领.中间的方阵白盔白甲,白衣服,白旗帜,白弓箭,由吴王自己掌握,称为中军;左边的方阵,红盔红甲、红衣服、红简直就像深不可测;右边的方阵则一水儿黑色.半夜出发,黎明时分到达离晋军仅有一里路的地方.天色刚刚显出亮色,吴军鼓声大作,欢呼之声震天动工地.

晋军从梦中醒来,一看吴军那三个方阵和声威气势,简直都惊呆了:那白色方阵,“望之如荼”——像开满白花的茅草地;那红色方阵,“望之如火”——如像熊熊燃烧的火焰;而那黑色的方阵,简直就象深不可测的大海.

退避三舍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一夫当关 故事:《史记》载:公元前207年刘邦入咸阳,“守函谷关,项羽至,不得入.”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形势,由此可见.古代,还有几个与函谷关有联系的成语故事.

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

出奇制胜战国时期,齐国将领田单用火牛阵出击燕军,使燕军大败.这就是孙子兵法势篇中“凡战者,以奇胜.”

四面楚歌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儿,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马革裹尸

东汉马援自南方还军,故人多迎劳他,号称有计谋的孟冀也向他祝贺.马援说:"你怎么也同一般人一样呢?方向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我想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死在儿妇女婢中呢?"见《后汉书·马援传》.后以"马革裹尸"等指为国而战死沙场.清张贷《西湖梦寻·岳王坟》:"但恨和一成,国家日削,大丈夫不能以马革裹尸报君父,是为叹耳!”

战无不克: 攻战没有不取胜的.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

出处:清·昭梿《啸亭续录·转庵和尚》:“将军之事吴王亦至矣,为之辟地攻城,战无不克,数月之间招来数郡.”

百战百胜: 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出处:《孙子·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百战不殆: 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出处:《孙子·谋攻》:“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连战皆捷: ①打仗接连取得胜利.②今多指体育比赛或考试等接连取得好成绩.

屡战屡败: 屡:多次.多次打仗多次失败.

出处:《晋书·桓温传》:“殷浩至洛阳修复园陵,经涉数年,屡战屡败,器械都尽.”

速战速决: 用快速的战术结束战局.也比喻用迅速的办法完成任务.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五一:“战争已拖了一年多,而一点看不出速战速决的希望.”

血战到底: 血战:非常激烈地拼死地战斗.指激烈战斗到最后时刻.

出处:唐·杜甫《送灵州李判官》诗:“血战乾坤赤,氛迷日月黄.”

以战去战: 用战争消灭战争.

出处:《商君书·画策》:“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

背城一战: 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出处:《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背水一战: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成语“四面楚歌”是关于哪场战役的典故?

1.官渡之战

2.楚汉战争

正确答案:楚汉战争

四面楚歌是楚汉战争最后结束时的境况,《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