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经博士是谁设立的

2.汉武帝为什么要设置“五经博士”

3.解释一下“五经十四博士”是什么?

4.“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

5.五经博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6.汉武帝五经博士为何种礼?

五经博士名词解释_五经博士

——《诗》、《书》、《礼》、《易》、《春秋》

独尊儒术的结果是经学兴起。经学是儒家经典之学,有"六经""五经""七经"之分("六经"为诗、书、礼、乐、易、春秋;因古乐失传而成"五经";至东汉增《孝经》《论语》而为"七经")。

后南宋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加上《论语》《孟子》编为"四书",与"五经"合称为"四书五经"。

又以"五经"取士,立"五经博士",以"五经"选官。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兴太学”。“五经博士”就是主持研究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的学官,也是博士弟子太学生的教授;“太学”就是国立大学,是古代文化世代传承的主要场所,也是汉朝文官的摇篮。

《汉书儒林传》说:“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枝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盍禄利之路然也。”

五经博士是谁设立的

答案:C

本题考查有关汉代教育改革的历史史 实: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于建元五年 (前136)废除了诸子各家博士,专设《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这是中国历史上“狨 尊儒术"的标志。

汉武帝为什么要设置“五经博士”

汉武帝。

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汉武帝设立了五经博士,这是汉代学术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不过,这个时候的五经博士还依然只是朝廷的顾问官。朝廷除了五经博士以外,也还有其他的学派所占据的博士官。从元光元年以后,朝廷里的博士官就逐渐被儒生所独占。这个时期,儒家的确做到了“独”,但是还远没有到“尊”的地步。

解释一下“五经十四博士”是什么?

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根据董仲舒的策略,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加强他对儒生的政治利用。

讲经、读经和传经,是汉代思想界的主流。所谓经,就是儒家的经典,据儒家内部的看法,都是经孔子删定后,由孔子弟子代代相传的。汉代的经学有“今文”和“古文”之别。今文是由经师们代代相传,用当时的文字记载下来的经典;古文则是用秦以前文字写成。在汉武帝的时代,今文经学占据上风,他下令设置的五经博士,即研究《诗》、《书》、《礼》、《义》和公羊《春秋》的学者,都是宗今文之学的

“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

汉武帝时立五经博士,每一经都置若干博士,博士下又有弟子。博士与弟子传习经书,分成若干“师说”,也就是若干流派。武帝时的五经博士共有七家。武帝以后经学日益兴盛,博士的数量也逐渐增加。到了东汉光武帝时期,确定了十四家博士。据《后汉书?儒林列传》记载:“于是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韩,《礼》,大、小戴,《春秋》严、颜,凡十四博士。”这十四家都属于今文经学,其官学地位一直保持到东汉末年。

五经博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

A、汉武帝B、秦始皇C、周文王D、唐太宗

答案A~

五经博士 ,学官名。博士源于战国。秦及汉初,博士的职务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汉武帝设五经博士,教授弟子,从此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

汉武帝五经博士为何种礼?

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员。

1、五经博士作为汉代最高学府太学的重要官员,地位和权力也与现代研究员在学术机构中的地位相似,都是机构的核心成员之一。

2、五经博士和现代研究员都需要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和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具备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以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

汉武帝时立五经博士,每一经都置若干博士,博士下又有弟子。博士与弟子传习经书,分成若干「师说」,也就是若干流派。武帝时的五经博士共有七家。武帝以后经学日益兴盛,博士的数量也逐渐增加。到了东汉光武帝时期,确定了十四家博士。据《后汉书·儒林列传》记载:「于是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 ,齐、鲁、韩,《礼》,大、小戴,《春秋》严、颜,凡十四博士。」这十四家都属于今文经学,其官学地位一直保持到东汉末年。

五经博士是中国古代的学官名。西汉建元五年(前136年),汉武帝为《易》和《礼》增置博士,与汉文帝、汉景帝时所立的《书》、《诗》、《春秋》博士合为五经博士。自此之后,博士专门负责经学的传授。五经博士的设置,使得通晓儒家经典成为做官食禄的主要条件,从而确立了儒学和儒学经典的权威地位。五经博士开始设置时,人数不详。汉宣帝末年,五经博士有十二人。东汉时期,有十四人。博士的弟子,在汉武帝时为五十人。后世不断增减。至汉末,博士弟子达三万余人。在百济也有五经博士。

五经是《诗经》(《诗》)、《尚书》(《书》)、《礼记》(《礼》)、《周易》(《易》)和《春秋》等五本儒家经典的合称,是「六经」、「七经」、「九经」、「十二经」、「十三经」的一部分。

《礼记》,儒学经典之一,所收文章是孔子的学生及战国时期儒学学者的作品。汉朝学者戴德将汉初刘向收集的130篇综合简化,一共得85篇,称为《大戴礼记》,后来其侄戴圣又将「大戴礼记」简化删除,得46篇,再加上《月令》、《明堂位》和《乐记》,一共49篇,称为《小戴礼记》。「大戴礼记」至隋、唐时期已散逸大半,现仅留传39篇,而「小戴礼记」则成为今日通行的《礼记》[1]。

《仪礼》内容记载着周代的各种礼仪,其中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秦代以前篇目不详,汉代初期高堂生传《仪礼》十七篇。另有《古文仪礼》五十六篇,已经遗失。

汉代五经中的《礼经》即为《仪礼》,「仪礼」一名最早出现在范晔所著的《后汉书》中。晋代正式称《仪礼》,当时门阀为宗法需要,特别重视《丧服》、《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等四篇记丧葬之礼。在唐代时「礼」为《小戴礼记》,后来才逐渐地转变成现今十三经中的《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