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齐桓公改革了哪些政策

2.管仲用了哪些改革措施,帮助齐桓公实现了

3.什么是管仲改革

4.管仲改革的时间?

5.管仲辅佐齐桓公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6.管仲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7.齐国管仲改革的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8.管仲改革的内容

管仲改革_管仲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在政治方面,管仲通过行政区划,把国都划分为6个工商乡和15个士乡,共21个乡。15个士乡是齐国的主要兵源。齐桓公自己管理5个乡,上卿国子和高子各管5个乡。

管仲又把行政机构分为3个部门,制订三官制度。官吏有三宰。工业立三族,商业立三乡,川泽业立三虞,山林业立三衡。郊外30家为一邑,每邑设一司官。10邑为一卒,每卒设一卒师。10卒为一乡,每乡设一乡师。3乡为一县,每县设一县师。10县为一属,每属设大夫。全国共有5属,设5大夫。

齐桓公改革了哪些政策

管仲改革的一个特点,就是富民强国的策略,先让国民富裕起来,然后在通过一系列改革是公家强大起来。之所以按照他的思路改革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齐国减少了与周边国家的战事,身处七国的最东边,这是一个发展的先天优势。管仲具体是如何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呢,方法有三:一是首先富民,二是收归行政权和军事权,三是收归盐铁专卖权和铸币权。

一、富民容易强国难,在改革前十年,齐国一直处于民富而国家弱的局面,但齐国敢于面对这样的局面,因为这是齐国有长期战略构想和战略定力的体现。

二、收归行政权和军事权,加强中央集权。在内政上实行?叁其国而伍其鄙?的政策,使人民大众各有所居,各有所事,不允许大规模随意迁徙人口,大大削弱奴隶社会时期贵族的权力。军事上实行?作内政而寄军令?。军令和内政联系起来,军事组织和行政组织结合起来,打破原来贵族养兵屯兵的局面,削弱了贵族的军事权,增加了国君的军事权,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这重大的改革后来被各个大国学习并深化,为战国后期出现大规模的国家级的战争提供了支持。

三、将盐铁专卖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进一步缩减奴隶社会时期贵族手中的权力,从而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君主手中权力的目的。

综上所言,管仲的改革是一种冒进的改革方式,但是结合当时齐国的处境,算是最优化的改革了,他的改革让齐国十年间一跃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国家。

管仲用了哪些改革措施,帮助齐桓公实现了

政治:实行国野分治的方法,国都为国,其他地方为野.

军事: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的制度.规定士乡的居民必须服兵役.

经济:通过减少税收

主要还是不计前嫌,任用了管仲为相,最为明知.

齐桓公在位期间,以管仲为代表的一批贤臣良将策划下,着重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牢牢掌握齐国军队的·组建权和指挥权。齐桓公与管仲充分利用齐国自姜太公以来在政治上的优势地位,根据春秋时期客观的形式的最新变化,将本国军队的组建权和指挥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他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在历次战争中不断地充实齐国军队的实力。史书记载,齐桓公在位期间已摆脱了周礼的束缚,建立了“三军”的编制,每一军为一万人。而实际上,当时齐国军队的总兵力远远超过三万人,很可能已有十万人之多。

其次,在武装力量体制方面较好地实行了“民军制”与常备军制的结合。这也是桓管时代·军事改革中值得注意的成功经验之一“民军制”的好处是,确保平时有人务农,战时有人出征,既可以处理好劳动力的分配问题,又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减轻国家在军事后勤方面的巨大压力,使军队的武器装备和衣食给养得到较好解决,常备军制的好处是,将吏与士卒间比较熟悉,平时便于加强训练,战时便于指挥调动,使其能保持比较强大的·战斗力。而这两种体制的结合,是符合当时军事制度的发展实际的,他们各自长处的有效互补,更有利于齐国军队战斗力的加强。除此之外,这两者并存的军事体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对齐国军队的真实实力起到了隐蔽作用,不致引起周王室及其他诸侯国过多的注意和警惕。

再次,齐桓公与管仲在改革中强调士卒的军事训练,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当时齐国军队的训练同其他诸侯国相比,虽然在方式上并无多少创新之处,但是在训练的经常化和正常化方面却居于比较领先的地位。桓管时代齐国军事力量的盛极一时,与经常性的军事训练是分不开的。

另外,齐桓公与管仲在所进行的军事改革中,对武器装备的管理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军队武器装备的管理体制是否完善 合理,直接影响到其战斗力的强弱。桓管时代,齐国军队的武器装备不仅以制作精良 锋利耐用而闻名天下,在武器装备的管理方面也有值得称道之处。在管仲的建议下,齐桓公相继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关政策和办法·,使齐国“甲兵大足”

齐桓公 管仲等人在齐国进行的军事改革,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这次军事改革有比较周密细致的组织安排,将“叁其国而伍其鄙”的行政区划与军事体制相配套,促进了“国”“野”之间的联系,缩小了“国人”与“野人”地位的差距,扩大了征兵的范围,使兵员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不仅加强了齐国的军事力量,而且开创了春秋时期富国强兵的先河。

第二,注意将军事改革与赋税改革联系起来。桓管时代,随着齐国军队的大肆扩充,其军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如何使军队在训练和作战中的军需之用得到保证,是军事改革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管仲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建议齐桓公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即对全国的土地进行普遍调查定级后,按土地质量的好坏收取实物,使土地租赋的收入直接提供军需之用。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齐国频繁军事行动的顺利进行。

第三,把军事改革纳入政治体制改革之中。军事改革的成效如何,同当时的政治体制是否合拍往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改革的举措仅仅限于纯军事的范围内,那么其影响和意义就会大打折扣,最终其成败与否也会存在疑问。齐桓公与管仲不同于前人的特点之一,就是把军事改革巧妙的纳入到整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中,这样做好处有二:一是使军事改革有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政治环境;其二是避免引起周王室和其他邻国过多注意。

第四,齐桓公和管仲进行的这次改革注重发挥军事思想的指导作用,把理论运用与实践之中,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为弘扬齐国悠久的军事学传统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五,管仲等人在军事行动中,处处以“周礼”为依托,而实际又“善变周公之法”,在取得周王室支持的情况下,迅速扩大了齐国的势力范围,得以称霸诸侯。再加上使用打 拉两手相结合的军事外交手段,把周边各诸侯国基本拢络到齐国的周围,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改革的外部阻力,确保了争霸大业的成功。

除上述五点外,齐桓公与管仲主持的军事改革,还有注重谋略,较少迷信,“修明法术”,重用人才等特点,也都是值得肯定的。

在管仲等人的策划和具体主持下,通过在军事上以及其他领域的不断变革,齐国实现了·“一匡天下” 春秋首霸的目标。四十多年中,九合诸侯,常执牛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中原地区基本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及文化的恢复和发展,其积极的历史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什么是管仲改革

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一时间齐国大治。

政事方面

实行国野分治的方法,国都为国,其他地方为野。国中设二十一乡,其中工商六乡,士十五乡。每五家为一轨,轨设轨长。每十轨为一里,里设里司。每四里为一连,连设连长。每十连为一乡,乡设良人。再为臣设三卿,工设三族,商设三乡,泽设三虞,山设三衡,加强管理。对于野,以三十家为一邑,邑设邑司。十邑为一卒,卒设卒帅。十卒为一乡,乡设乡帅。三乡为一县,县设县帅。十县为一属,属设大夫。全国共有五属,设五属大夫分别治理。并划分各级官员的职权范围,属大夫管形狱,县帅管划分田界,乡帅管一般政事,要求他们兢兢业业,不许荒废政事,不然处以刑罚。每年正月,五属大夫要向桓公汇报述职,桓公根据政绩来进行奖惩。

军事方面

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的制度。规定士乡的居民必须服兵役。每家出一人为士卒,每轨为一伍,伍由轨长率领。每里五十人为一小戎,小戎由里司率领。每连二百人为卒,卒由连长率领。每乡两千人为一旅,旅由良人率领。五乡一万人为一军,十五乡共三军,桓公、国子、高子各率一军。农闲时训练,由战事时出征。这样既提高了士兵战斗力,也不必支付养兵的费用。另外,为解决武器不足的问题,规定犯罪可以用兵器赎罪。犯重罪可以用甲和戟赎罪,犯轻罪的可以用盾和戟赎罪,犯小罪可以用金属赎罪,铜用来铸兵器,铁用来铸农具。诉讼成功则要交一束箭。从此,齐国的兵器也渐渐充足起来。

经济方面

通过减少税收,增加人口的生育水平。从而提高齐国的总体人口数量。对商业特别是盐商加以重税,以补足税收的差异。并实行了粮食,“准平”的政策,避免富人抢夺穷人的粮食,进一步限制贫富的差距。也间接承认了农民自由买卖粮食的权利及自由私田的合法性,并且还保障了私田农的生产利润。这种经济政策,亦为经济层面的国君集权。并在齐国各处设立“女闾”,将战犯或罪犯的寡妇充于其间,并抽以税收。这样的做法导致了许多秦人、晋人慕名而来到齐国,大大地充实了齐国的国库

管仲改革的时间?

管仲改革是春秋齐国的一次改革。

管仲改革介绍:

管仲改革,又称管仲变法,是指春秋时期齐国国相管仲在齐国实施的一系列改革。管仲改革中“相地而衰征”的实质即承认土地私有。管仲的重商政策,使齐国工商业繁荣发达,依靠国家垄断商业及经营(计划经济)而致富成为强国。

改革背景:

西周灭亡:春秋之前,只有“天下”,而没有“国家”。春秋争霸:春秋时期,列国并峙,征战不休。此时,边境各族也发展起来。北方狄人南下,西方戎人东进,南方蛮人也想北上。各国开始火拼,争强求富就成了新的时代主题。

齐国危机:当时,齐国已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国库空虚;同时,齐国面临着复杂的外部形势严峻,各邻国之间不断发生战乱,对齐国也是虎视眈眈。国家倒悬之际,非常需要站在历史前沿的改革者出现。

管仲改革评价:

1、政治思想

管仲不仅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还给后世留下了一部以他名字命名的巨著——《管子》。书中记录了他的治国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管仲是位思想家,他主张法治。全国上下贵贱都要守法,赏罚功过都要以法办事。他认为国家治理的好与坏,根本在于能否以法治国。

2、经济评价

管仲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经济学家。他提出的“国富论”,比西方的经济学家早了将近两千三百多年,堪称世界范围内经济学的鼻祖。管仲对中国文化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就是发现了“水”。正因为认识到“水”的种种特性,才有对商品经济和国家兴衰的独特认识。

3、现代意义

管仲的经济思想,虽然有“重商”的特色,却是在把商业视为最末的基础上。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核心还是在于农本以及富国,更倾向于经世济民之含义,虽其策术之实用多取于商业,但究其目的是为治民富国平天下。

管仲辅佐齐桓公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春秋前期,齐桓公(前685年-643年在位)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使齐国在争霸中率先成为中原霸主,史称春秋五霸之一。

他借助先王成法的名义,减少旧贵族的反对而造成的阻力,在旧有的口号下,注入新的内容,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管仲先振兴实业,对贫困无财产的国人慈育救助,敬重百姓、贵族,很快实现了国内安定,秩序晏然,民生治理蒸蒸日上。

同时,管仲大胆把军政改革与行政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借内政而寄军令”,借建立行政机构之机,富兵于民,把全国人民群众组织起来,纳入军事编制,建立军政合一的体制。

扩展资料:

管仲的一生,不仅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还给后世留下了一部以他名字命名的巨著——《管子》。书中记录了他的治国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管仲是位思想家,他主张法治。全国上下贵贱都要守法,赏罚功过都要以法办事。他认为国家治理的好与坏,根本在于能否以法治国。

管仲非常重视发展经济,他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也就是国家的安定与不安定,人民的守法与不守法,与经济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管仲思想中有不少可贵的地方,如他主张尊重民意,他说顺民心为本。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管仲改革

管仲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他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颇得唯物论中“物质决定意识的”精髓.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授权让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管仲改革的实质,改革土地和人口制度.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对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这一外交战略也获得成功.后来孔子感叹说:“微管仲,吾披发左衽已!”.

齐国管仲改革的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相邦,他根据当时形势,对齐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选贤任能,扩大了人才来源。管仲在齐桓公支持下,于丞相任位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重视商业。《国语·齐语》、《管子》、《左传》等都有记载他的生活传记。

管仲提出“相地而衰”的土地税收政策,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还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对外,提出“尊王攘夷”,联合各诸侯国,共同抵抗戎、狄等部族对中原的侵扰。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还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对外,提出“尊王攘夷”,联合各诸侯国,共同抵抗戎、狄等部族对中原的侵扰。

管仲改革又称管仲变法。管仲(约公元前723年或前716年-公元前645年),姬氏,名夷吾,字仲,谥敬。管敬仲,颍上人,周穆王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经济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后世誉为“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管仲改革的内容

管仲站在历史的前沿,以一个改革者的魄力,对齐国的内政?军事?经济和外交实施了全面性的改革?

在政治方面,管仲通过行政区划,把国都划分为6个工商乡和15个士乡,共21个乡?15个士乡是齐国的主要兵源?齐桓公自己管理5个乡,上卿国子和高子各管5个乡?

管仲又把行政机构分为3个部门,制订三官制度?官吏有三宰?工业立三族,商业立三乡,川泽业立三虞,山林业立三衡?郊外30家为一邑,每邑设一司官?10邑为一卒,每卒设一卒师?10卒为一乡,每乡设一乡师?3乡为一县,每县设一县师?10县为一属,每属设大夫?全国共有5属,设5大夫?

每年初,由5属大夫把属内情况向齐桓公汇报,督察其功过?于是全国形成统一的整体?

管仲整顿行政系统的目的是“定民之居”,使士?农?工?商各就其业,从而使部落的残余影响被彻底革除,行政区域的组织结构更加精细化,并且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在军事方面,管仲强调寓兵于农,规定国都中5家为一轨,每轨设一轨长?10轨为一里,每里设里有司?4里为一连,每连设一连长?10连为一乡,每乡设一乡良人,主管乡的军令?

战时组成军队,每户出1人,一轨5人,5人为一伍,由轨长带领?一里50人,50人为一小戍,由里有司带领?

一连200人,200人为一卒,由连长带领?一乡2000人,2000人为一旅,由乡良人带领?5乡1万人,立一元帅,1万人为一军,由5乡元帅率领?齐桓公?国子?高傒3人就是元帅?这样把保甲制和军队组织紧密结合在一起,每年春秋以狩猎来训练军队,于是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管仲又规定全国百姓不准随意迁徙?人们之间团结居住,夜间作战,只要听到声音就辨别出敌我;白天作战,只要看见容貌,大家就能认识?

为了解决军队的武器,管仲规定犯罪可以用盔甲和武器来赎罪?犯重罪,可用甲与车戟赎罪?犯轻罪,可以用值与车戟赎罪?犯小罪,可以用铜铁赎罪?这样可补充军队的装备不足?

管仲的军事改革,不仅实行了军政合一,也达到了利用宗族关系来加强国家常备军事力量的目的?

在经济方面,管仲提出了“相地而衰”的土地税收政策,就是根据土地的好坏不同,来征收多少不等的赋税?这一政策,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管仲又提倡发展经济,积财通货,设“轻重九府”,观察年景丰歉,人民的需求,来收散粮食和物品?又规定国家铸造钱币,发展渔业?盐业,鼓励与境外的贸易,齐国经济开始繁荣起来?

改革初见成效,这时齐桓公认为,现在国富民强,有资格会盟诸侯了?但管仲谏阻道:“当今诸侯,强于齐者甚众,南有荆楚,西有秦晋,然而他们自逞其雄,不知尊奉周王,所以不能称霸?周王室虽已衰微,但仍是天下共主?东迁以来,诸侯不去朝拜,不知君父?您要是以尊王攘夷相号召,海内诸侯必然望风归附?”

管仲说的“尊王攘夷”,就是尊重周朝王室,承认周天子的共同领袖的地位;联合各诸侯国,共同抵御戎?狄等部族对中原的侵扰?攘夷于外,必须尊王,顺应了当时戎狄内侵?中原各国关注如何抵御的态势?尊王成为当时一面正义旗帜?

在管仲“尊王攘夷”的建议下,齐国先是与邻国修好:归还给鲁国以前侵占的棠?潜两邑,让鲁国作为南边的屏障;归还卫国以前侵占的台?原?姑?漆里4个邑,让卫国成为西边的屏障;归还燕国以前侵占的柴夫?吠狗两邑,让燕国成为北部的屏障?

公元前681年,在甄召集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盟?通过会盟,齐桓公在诸国间获得了极高的威信,最终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此外,作为一个思想家,管仲推行礼?法并重,也就是推行道德教化,也可以称之为“德治”,形成了“霸业”和“礼治”相结合的思想体系?这就是他的礼?法统一理论?

管仲曾经说:“仓库充实了,人才知道礼仪节操,衣食富足了;人才懂得荣誉和耻辱?君主如能带头遵守法度,那么,父母兄弟妻子之间便会亲密无间?礼义廉耻得不到伸张,国家就要灭亡?国家颁布的政令像流水的源泉一样畅通无阻,是因为它能顺应民心?”

管仲的礼?法统一理论认为:在治国的过程中,礼义教化与厉行法制是相辅相成的?这一理论较之儒家的重礼教轻法制,较之秦晋法家的严刑峻法,较之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无疑是一种更全面,更有价值的理论?

齐桓公

管仲改革的内容如下:

管仲为齐相后,根据当时形势,对齐国进行了了一系列改革。管仲改革是从经济改革入手,通过发展经济带动政治、军事、外交的全面改革。即把全国人口按职业划分为土、农、工、商四民分别居住,并提供职业保障。

“相地而衰征”的新的田赋制度。保护自然资源,禁止奴隶主抢掠平民的牛羊去作祭祀用,保护牲畜的繁殖。大力发展商业贸易。由官府专卖盐铁。基础还是奴隶制度。

1、在行政方面划分和整顿行政区划和机构,把国都划分为六个工商乡和十五个士乡,共二十一个乡。把国政分为三个部门,制订三官制度,使全国行政效率大大提高。

2、军队方面,管仲强调寓兵于农,规定国都中五家为一轨,每轨设一轨长。十轨为一里,每里设里有司。把保甲制和军队组织紧密结合在一起,每年春秋以狩猎来训练军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又规定全国百姓不准随意迁徙。

3、经济方面,管仲提出“相地而衰”的土地税收政策,根据土地的好坏不同,来征收多少不等的赋税。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