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气一元论_体现气一元论的成语典故是什么
1.“气者,理之依也”这句话什么意思?
2.关于儒家思想的事例
3.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这是什么意思?
4.中华文化为什么博大精深
5.气一元论的气的学说
6.道教术语中“元气”的意思是什么?
7.凡可状皆有也,凡有象皆象也,凡有象皆气也 是什么意思? 翻译一下
张载批判了佛、道两家关于“空”或“无”的本体论思想,出佛人儒,提出气一元论。他认为气是充塞于宇宙的物质实体,“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气的本然状态叫作“太虚”,“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太虚即气。”太虚和气是同一概念。气是万物的本原,万物产生于气,复归于气。“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他打比方说,气在太虚中聚与散,就像冰在水中凝结与融释一样,气聚合而形成具体事物,气消散而归复于太虚。他否认有脱离气的绝对的虚无状态。“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张载以气为核心把天、道、性、心等儒学范畴连成一个体系,认为“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张载的气一元论真正扬弃了佛、道的本体论,为儒家人世哲学奠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气者,理之依也”这句话什么意思?
气一元论的早期概念是:宇宙中所有事物都由一种基本物质构成,这种物质被称为气。
1.概念起源
伏羲氏与黄帝时期:气一元论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伏羲氏与黄帝时期。伏羲氏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依存,而自然界由无形的气构成。
周朝先贤思想家:在周朝,一些先贤思想家如老子和墨子进一步发展了气一元论。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皆由道组成,道即是气的本体。墨子则将气理解为一种本原的物质,它具有普遍存在的特性。
2.气的属性与运动
气的属性:早期气一元论认为气具有多种属性,包括温、凉、浊、清、轻、重等。这些属性不仅存在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也体现在人的情感和行为中。
气的运动:气一元论主张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气的运动所引起的。气的运动分为上升、下降、离散和聚集等,这种运动形式决定了物质的变化和事物的发展。
3.形而上学思考
气的本体论:在早期气一元论中,气被看作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气不仅是形而上学上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哲学思考的对象之一。
宇宙与人的关系:气一元论强调宇宙与人的相互关系。宇宙是由气所构成的整体,而人则是宇宙的一部分,与宇宙内的万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4.医学应用
中医理论:气一元论对中国传统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医认为健康与疾病是由气的平衡或失衡所决定的,通过调理气的流动,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气功与气场:早期气一元论的概念也延伸到气功和气场领域。气功通过练习特定的呼吸和动作来调理气的运行,增强身体健康。气场则指个体周围所散发的能量场,不仅影响个体的健康,也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
总结:早期的气一元论概念是指宇宙中所有事物都由一种基本物质——气所构成。这一概念起源于古代中国的思想家,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探索,对于宇宙形态、人与自然关系以及医学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于儒家思想的事例
气者,理之依也的意思是: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
这是王夫之的哲学理念,他解释说:“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以为“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则为客观规律。
意思是说在整个天地之间,没有不是表现出阴阳变化的实体“气”的,也就没有不是体现出变化过程所呈现出的规律性的“理”的。
王夫之是在强调“气”是阴阳变化的实体,“理”乃是变化过程所呈现出的规律性.理是气之理,理外没有虚托孤立的理。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
1、反禁欲主义,提倡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王夫之在其《周易外传》、《尚书引义》等书中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了批评。
2、均天下、反专制、爱国理想。
3、气一元论,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王夫之认为“形而上”与“形而下”虽有上下之名,但不意味着上下之间有界限可以分割开来。
4、心物(知行)之辩——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主张凭借感官心知,进入世界万物声色之中,去探寻知晓事物的规律,这才是认识世界的途径。也就是说,知识是后天获得的,非生而知之也。
5、揭示“名”、“辞”、推的辩证性质。王夫之认为,真知识一定是名与实的统一“知实而不知名,知名而不知实,皆不知也。”王夫之把概念看作一个过程,既不可执着概念而使之僵化,也不可把概念的运动看作是刹那生灭,不留痕迹。
6、理势合一的历史观。王夫之提出“理势合一”,并在其著作《读通鉴论》对前人所提出的“复古论历史观”、“循环论历史观”等历史形式进行全面的批判和反思。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这是什么意思?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宋明理学
惠帝四年(前191年)废除《挟书律》,进一步促使诸子学说复苏,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比较活跃,其中儒、道两家影响较大。
汉初,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在思想上,主张清静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
武帝即位时,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
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触;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于是,在思想领域,儒家终于取代了道家的统治地位。
建元元年(前140年)武帝继位后,丞相卫绾奏言:“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得到武帝的同意。
太尉窦婴、丞相田蚡还荐举儒生王臧为郎中令,赵绾为御史大夫,褒扬儒术,贬斥道家,鼓动武帝实行政治改革,甚至建议不向窦太后奏事。窦太后对此不满,于建元二年罢逐王臧、赵绾,太尉、丞相也因此被免职。
建元六年,窦太后死,儒家势力再度崛起。
元光元年(前134年)武帝召集各地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到长安,亲自策问。
董仲舒在对策中指出,春秋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现在师异道,人异论,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统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数变,百家无所适从。
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指出的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思想统治政策,很受武帝赏识。
儒术完全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而道家等诸子学说则在政治上遭到贬黜。
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宋、明儒家的哲学思想。汉儒治经重名物训诂,至宋儒则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因有此称。北宋初胡瑗、孙复、石介,称为“理学三先生”。然理学实际创始人为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兄弟,至南宋朱熹而集大成。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提出“理”先于天地而存在,将上的地位。其为学主张“即物而穷理”。与朱熹对立的为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提出“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题。明代,王守仁进一步发展陆九渊的学说,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断言心之“灵明”为宇宙万物的根源。为学主“明体心”、“致良知”。此外,北宋张载提出的气一元论,与二程截然不同。明代王廷相以及清初的王夫之、颜元等,对程朱、陆王皆持反对态度。至戴震著《孟子字义疏征》,得出“理存于欲”,指出“后儒以理”,则更给予了“理学以有力的批判。
宋明理学,理学一名始称于南宋,朱子曾说“理学最难”,陆九渊也说“惟本朝理学,远过汉唐”。明代,理学成为专指宋以来形成的学术体系的概念。
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理学就是指宋明以来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包括:(1)在宋代占统治地位的以洛学为主干的道学,至南宋朱熹达顶峰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后来习惯用“理学”指称其思想体系。(2)在宋代产生而在明代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的以“心”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狭义理学则专指程朱学派。
代表人物:北宋: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即北宋五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代:王阳明。就主导思潮而言,理学代表人物可概括为“程朱陆王”。
主要派别:按现代学术界的通常做法,可以把宋明理学体系区分为四派:气学(张载为代表)、数学(邵雍为代表)、“理学”(程朱为代表)、心学(陆王为代表)。
宋明理学所讨论的问题随不同时期、不同流派而有所不同。理学与唐以前儒学尊《五经》一个重要不同之处,《四书》成为尊信的主要经典。价值体系和功夫体系都在《四书》。《六经》为粗米,《四书》为熟饭。理学的主要根据和讨论的问题都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紧密相关。理学讨论的主要问题大体是:理气、心性、格物、致知、主敬、主静、涵养、知行、已发未发、道心人心、天理人欲、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等。
宋元明时期,是中国文化和哲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由于宋明时期中国哲学的主要代表形态是理学,人们习惯上多以“宋明理学”的概念来称呼这一时期的哲学。
宋明理学是儒学的一种历史表态,是继魏晋把儒学玄学改造之后,对儒学的佛(佛教)老(道教)化改造;宋明理学是对隋唐以来逐渐走向没落的儒学的一种强有力的复兴。这个复兴儒学的运动,由隋唐之际的王通发其先声,由唐代中期以后的韩愈、李翱、柳宗元诸人继其后续,而至两宋时期蔚为大观,形成一场声势浩大、波澜壮阔而又影响久远的儒动。在时间上,这场儒动持续到明清之际,影响直至当代;在空间上,这场儒动不限于儒学的故乡,还牵涉到受儒学影响的东亚诸国,以至于在这些国家,所谓的儒学主要就是理学(或称性理学);宋明理学是当时中国有抱负有思想的学术群体对现实社会问题以及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文化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他们在消化吸收佛道二教思想的基础上,对佛道二教展开了一种与孟子“辟杨墨”相类似的所谓“辟佛老”的文化攻势,力求解决汉末以来中国社会极为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
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的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后半期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现代的中国人仍然不得不面对由它所造成的社会及文化后果。然而也正是这个智慧成果,其在成功地回应佛老而使儒学重新走上正统地位。
我们研究理学哲学智慧,不仅在于了解它对回应与解决当时社会与文化问题作了怎样的解答,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对其的分析来帮助我们思索一些诸如“什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如何正确回应外来文化”、“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社会成员中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等对当代仍至为重要的哲学问题。从新树立国人的信仰,正是理学智慧的意义所在。
中华文化为什么博大精深
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之间充斥着的除了阴与阳这两种气体,就没有其他东西了,万事万物都由阴阳构成。
这句话是清朝著名的理学家王夫之提出的。
王夫之认为宇宙充满着气,“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范围也。”意即宇宙之间充斥着的除了阴与阳这两种气体,就没有其他东西了,万事万物都由阴阳构成。天地的形象,也包含在气理之中。
气无处、无时不在,气是无限、普遍的。气是极其微细的物质。
气是运动变化的,气有阴阳。运动是绝对的,静只是动之静,是相对地气的运动原因来源于自身,运动是气固有的属性。
王夫之哲学中“有”是无限、绝对的。除物质的气之外,本体上没有如宋儒所的“理”。“理”在王夫之哲学中只是气的一种属性,理气又是统一的,所以王夫之提出了有名的论点——“理在气中”。
扩展资料:
王阳明的“气一元论”对于中国古代的哲学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气一元论”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理论范畴。提出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源,气的运动是物质世界存在的基本形式。
气是阴阳之气,阴阳二气交感变化而产生万物,具体的物也就是“器”。道不可离器而独存,而且道只是器的道。王夫之“理在气中”、“道不离器”的理论,抹去佛老以及宋思想中飘忽、虚无的道,一变而成实在的、物质的、变化的世界。
客观来讲,王夫之的气理思想属于唯物主义范畴。主张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承认世界本源是物质,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百度百科——王夫之
百度百科——唯物主义
气一元论的气的学说
历史文化是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总结、积累下来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那么,这种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便是此种文化的主流。这种文化主流的精髓,便集中地表现在这个民族历史的哲学观点方面。
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受中华文化历史熏陶而形成的中华民族具有勤劳、智慧、团结、勇敢的精神,就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一种极其古老的哲学思想——道学。这种哲学的最基本特点是一元论,而以阴阳形象地表述一事物中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辨证统一关系,以阴阳同性相斥、异性相引、消长、平衡推动事物变化而论述其客观规律。中国古典哲学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然辨证法和相对论。
由于中国古典哲学是产生在尚无文字为载体以行表述和传承的上古时代,为着教授人们学习,就画出了一事物之中存在阴阳两势消长变动的“太极图”表示,再以阴阳符号组成象征天、地、人、时,且阴阳不能形成静止性平衡的八卦图,进行传授。这就是伏牺时代创八卦的历史记载。
此后,当中国的历史上有了文字以后,人们就会很自然地给这种传授哲学的专用图案画注以文字,以帮助记忆。对于这种有了文字的哲学经典,就不能再以卦画相称,而须称之以书了。书名就依此书是专讲事物变易、所用的方法简易、而其所讲的哲学道理千古不易这三方面的意义,定书名曰《易》。
中国哲学由于产生在以畜牧为主要经济生产特点的时代,其时,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上,是以山地为获得的生存根本,这就很自然地将代表山的《艮》卦置于六十四卦之首;在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以农耕为主要经济生产后,人们的认识观念自然也要产生变化,认为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这时候的人们又将代表大地的《坤》卦放在六十四卦之首。为了区分这两种不同的版本,就将以《艮》卦为首卦的《易》经,按首卦上山、下山、山山相连之象,称作《连山》;而对以《坤》卦作首卦的版本,就依“大地生发万物,而万物又莫不归藏于大地之中”的象征性意义,定书名为《归藏》;商末周初,周文王父子删改哲学经典,用作卜筮,为其贯彻“神道设教”、以治方略服务的,就是今还保存且流传于世的通行本《周易》。
中国哲学不仅产生极早,而且,其学习、运用、传播和传承,从其一开始就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重视。正由于如此,中国哲学就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上古的政治、经济、思想、语言、文字等各个方面。
如称道学理论为“道理”;将一定的思想、方法、规律、法则都统称之为“道”。讨论问题谓之“论道”,用心体会哲理并融会贯通命之曰“悟道”,学道而有所心得便谓之以“得道”,得道者符合哲学思想的行为体现,就谓之曰“道德”,将以法治国者称作“执道者”,评论治国者的政绩,论之以“有道”或“无道”……至于中国古典哲学名词、术语中的许多专用字,也都是按着哲学原理和学哲学、用哲学的当时实际情况而创造出来的。
例如,学习的“学”字,在甲骨文中,是依“双手”弄“爻”于“屋”中之形而为字。在稍后的金文中,又于“屋”中增添了一个学子的“子”字。这个字直到汉字简化前的繁体“学”字,字形还一直保持着原样而未改变;教学的“教”字,是画一只“手”,持以教“鞭”,指着“爻”给学“子”看的简明图形而成字。“教”字的字形至今基本未变;道学的“道”,道德的“德”等中国古典哲学名词、术语及与其有关的文字之造,莫不如此。在上古时代,正是由于学者们都学哲学、用哲学于自己的职业或学术研究之中,这就使得中国的古典哲学思想深深地渗透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礼仪、教育、天文、地理、音乐、建筑、书法、绘画等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同时也产生了充满哲理的成语典故,这就是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的历史根源。
一个人,如果思想上重唯物,明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最基本道理,他就会在行动上表现出勤于实践、热爱劳动、奋发有为的精神。思想上不仅重唯物,而且讲辨证,就不会死搬教条,就懂得变通,就聪明智慧。
既勤奋而又智慧的人,其办事情成功的机率就比较大,这就是勇于实践,敢于斗争,以及具有创新精神的根源。
中国古典哲学是天、地、人、时四维一絷的哲学思想体系,它认为研究和解决任何问题,都必须从全局出发,作为社会问题,就要注意从国家、社会、家庭等总体观念上研究和进行处理,这是中国古典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根本不同之处。所以,受这种哲学熏陶的人就表现出爱国、爱家,懂得关爱他人,懂得团结和凝聚力量对于保家卫国、维护社会和平、安定的重要性,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道理。一个个人是如此,一个民族也同样是如此。中华民族之所以勤劳、智慧、勇敢,之所以表现出民族团结的精神,数千年以来一直具有极其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保持着国家的统一,就是因为在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下,形成了一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并在此种文化长期的历史熏陶之下而所致。
我们说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是就总体上、主流上比较而言,是相对于其它历史文化而言。并非说中华文化之中就没有糟粕。任何事物从其产生之后,都是不断变化的。其变化虽然纷纭复杂,但不外于两种倾向:一种是发展,提高,完善;一种是嬗变,蜕化,衰落。
中国的古典哲学思想,自夏禹建立父传子、家天下的君主独裁政治体制以后,统治者先是“神道设教”,对它极力神化、歪曲,以为其鼓吹君权神授、祸福天定等唯心思想,而达到以治的目的服务。
接着,商末周初,周文王父子就以篡改哲学经典作卜筮用,使中国古典哲学理论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春秋之际,管仲以中国古典哲学为指导而阐述治国之道;孔子极力阐发、宣传《易》经的哲学思想,虽然,其间有老子抄袭并竭力歪曲《黄帝经·道原经》而成其《道德经》,以为统治者的之治服务,春秋战国之际的百家争鸣也并没有从根本上拨乱反正,使中国古老的哲学经典恢复其本来面目。但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又曾有过一定程度上的恢复。
“百家争鸣”之中,学者们以哲学思想为指导,研究、探讨、阐述治国观点者多,谈神弄鬼者较少。但至秦汉以后,随着封建君主独裁统治制度的巩固、董仲舒神学思想理论的炮制与宣传,中国古典哲学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便逐渐含垢蒙尘,失去了光彩,不为世人所知了。而宋明虽然又有“理气”哲学的兴起,但终归去中国古典哲学博大精深较远,影响不是很大。同时,这些宋、明之际的“理气”之说者,对封建纲常倒是发挥到了极致的程度;此后,随着中国的日趋落后、外国列强的入侵、西学东渐的影响,有的人甚至认为中国历史上无哲学,事实上到了谈中华历史文化竟不知其本为何的地步。
作为一个人,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或改变,是由其接受教育、环境影响等多方面的客观因素造成的,这种形成或改变,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但是,一个人的思想观念一经形成或改变,就将对其社会行为产生长久、乃至一生的深刻影响,或祸或福;而对于一个民族、一国的国民来说,也同样如此。只不过,一种民族性、社会性的思想精神形成或改变,是受历史上社会政治制度、思想道德教育、民族和国家兴衰等更为复杂的因素所造成,所经历的时间要更长一些罢了。但一种民族思想一经形成或改变,就将对这个民族或国家产生更加深远的历史影响,或走向兴旺发达,或渐趋衰落乃至灭亡。
所以,纵观历史,一部中国四维一絷唯物辨证哲学的发生、发展、嬗变史,所引起的结果,就是中华民族的兴衰史:
中国上古,由于中华先民繁衍发展主要地域的地形变化、气候变化、自然条件变化,并因此而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得不随之发生变革的客观情况,引起了中华先民对自然规律的高度重视,并进行研究探索,不断总结,产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唯物辨证哲学——道学。
道学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明历史的发展进程,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
五帝时期,又以中国古典哲学为指导思想,指导国家政治、经济、科研、法律、道德等各方面的文化建设,使中华民族从其立国之始,就形成了一个具有民主与法制雏型的社会。孔子称其为中国历史上的“大同”时代;现代史学家郭沫若先生评论为“我国实行共产主义之最初的历史”。其时,社会经济已经相当发展,医学、音乐、天文、历法等各方面科学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黄帝历》、《颛顼历》都已经是“四分历”。天文观察方面,能够知道太阳经过四象四仲中星的准确时间,使历法中的二十四个农时节令准确无误。正由于有了这样一个好的基础,就是到了商、周时代,虽然迷信思想充斥了整个社会,但在天文观察方面仍然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公元前614年7月发现并详细记载的“哈雷彗星”,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于1682年发现它和命名早2294年。自从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敬事鬼神、董仲舒炮制封建神学理论以来,中华民族就不断在科学技术方面走向落后,至明代开始受到倭寇之扰,清代西方列强入侵,这是一个不能不承认的客观历史事实。
中华民族由原来的科技发展居于世界遥遥领先地位,转变为被吸收了中国发明创造出的科技成果、而后来居上的外国列强所欺,这不能不引起爱国志士们的思考与探索,纷纷从历史上、文化上寻找原因。但是,研究的观点,探索的方法各有不同,其结论也自然相异:有的以后世中国的落后,去机械地推论古代历史,认为史书所记载的中国古代文明进步、科技发展历史“不可靠”,“是传说”,“是神话”。这就是疑古思潮出现并风靡一时的原因;有的,又以中国古代由于有重唯物求辩证的哲学思想影响,重历史记载而神话传说少的情况,以中国古代神话“不能和希腊各民族的神话媲美”而遗憾,于是就骂孔子,批评司马迁,硬说他们“把神话历史化”了,因此就要“理直气壮”地将五帝时期、夏、商、周、秦、汉的许多史事,都要“还原”为神话;还有人以中国近代的落后,不分青红皂白地批判中华文化,对其称之为“陈腐的渣滓,时代的废物,前进的负累”,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
于是,全盘否定中华文化的口号便提了出来:“欲使中华民族成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的)妖言之汉字,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这就是后来为废除中国汉字所取一切行动的思想根源,更是提出使中华文化“全盘西化”的理论依据;在讨论到中国古代有无哲学的问题上,“西方专业哲学界不承认中国古代有哲学,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而我们中国的学者呢,即使是致力于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学者们,也只是将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之类视为哲学。到了现在,也是最早上溯到了老、庄,并不认为在此以前有哲学。这当然是很不准确的认识。
道教术语中“元气”的意思是什么?
气一元论,即天地万物即是一气所生,元自一炁也,而又天地万物无非是炁,是曰气一元论。而又有关键,心气也,心与气对,心与气相应相感。粗心有粗气,冷心有冷气,细微心有细微气,而浊气能令心浊,躁气能令心躁。
凡可状皆有也,凡有象皆象也,凡有象皆气也 是什么意思? 翻译一下
道教的常见用语:
1、元气
“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始见于先秦哲学著作《鹖冠子》。元,通“原”,“始也”(《说文》),指天地万物之本原。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元气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于战因时期宋钘、尹文的“心气说”(即“气一元论”),发展于东汉末年王充的“元气自然论”及北宋张载所倡之“元气本体论”。
2、太清
道家言“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者神仙也”。“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就是认为在“三界”和“五行”这个范围里虽然也可以超脱生死,但是有约束,不如意的,跳出三界五行就是要脱离这个范围,不受这个范围约束,最终超凌三界,逍遥太清境,就是真正的自由自在,长生不老。
3、三界
道家言“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者神仙也。“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五行”指金,木,水,火,土。总的来说,道教的思想中“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就是认为在“三界”和“五行”这个范围里虽然也可以超脱生死,但是有约束,不如意的,跳出三界五行就是要脱离这个范围,不受这个范围约束,最终超凌三界,逍遥太清境,就可以真正的自由自在,长生不老。
4、六神
六神指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故称为“六神”。六神也指神兽,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腾蛇、勾陈麒麟神兽。
5、丹田
丹田分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对于上,中,下丹田的位置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我们平常所说的丹田是下丹田。有一种说法是:上丹田指的是眉心的位置中丹田指的是心窝的那部分区域,而我们通常所说的下丹田的准确位置就是神厥穴,大体就是肚脐周围的部分,准确点说就是脐下一寸半。
百度百科-元气 (道教术语)
百度百科-太清 (道教术语)
百度百科-三界(道教术语)
百度百科-六神(道教术语)
百度百科-丹田(道教术语)
意思是:凡是有形态看得见的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一些大自然现象的表现,而这样现象,都可以解释为灵气驱动的使然,即万物有灵有性的意思。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
出处:北宋张载《正蒙·乾称》:“凡可状者,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气之性本虚而神,则神与性乃气所固有。此鬼神所以体物,而不可遗也。”这句话意指气本身没有固定形态,其运动变化神妙英测。就易学上说,“气”指阴阳二气,在哲学上引申为极微的物质之气,张载以之作为万物的本原。“神”,指气的运动变化神妙莫测。
《正蒙》,一名《张子正蒙》,张载是北宋五子之一,是宋明理学史上不可绕开的人物。约成书于熙宁九年(1076)。《蒙》是《周易》的一个卦名,该卦彖辞中有“蒙以养正”语。蒙,即蒙昧未明:正,即订正。意即从蒙童起就应加以培养。张载说:“养其蒙使正者、圣人之功也。”书名由此而来。
张载《正蒙》一书为其晚年定论之作,完全彰显他的理论全貌,历来著述不少,王船山即著《张子正蒙注》,基本上完全继承并发展张载的气论哲学体系,船山学堪称中国儒学史上最后且最大之一家,其思辨力深隧,思想特色鲜明至极,他诠释全书,视《正蒙》为儒学立论养分之来源,可见该书在哲学理论建构上的深度与强度。比较好的诠译有周赟著《正蒙》诠译。
扩展资料:
1、作者介绍:
张载 (1020年—1077年12月6日),北宋关学学派创始人,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
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青年时喜论兵法,上陈《边议九条》。交好范仲淹,研读儒家《六经》。进士及第,拜祁州司法参军,授云岩县令,迁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郎。辞官归家后,讲学于关中,建立学派称为“关学”。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病逝于临潼,时年五十八,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三十八位,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因其言简意赅,历代传颂不衰。著有《正蒙》、《横渠易说》等著述留世。
2、内容介绍:
张载著《正蒙》的主要目的,是用儒家学说批判佛、道思想,建立气一元论的哲学体系。他在《正蒙》中,以《易传》为根据,论证了物质的气是世界的本原,批判了佛教“以心法起灭天地”、“诬天地日月为幻妄”及老子“有生于无”的思想。
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从世界观的高度揭示了佛教唯心主义哲学的实质。《正蒙》提出的 “一物两体”思想, 对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正蒙》一书所奠定的气一元论哲学,开辟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发展的新阶段。罗钦顺、王廷相、王夫之、戴震等都继承和发挥了《正蒙》的思想。
《东铭》和《西铭》原是张载写在书房双牖上的两段铭文,称为《砭愚》和《订顽》,后经程颐提议改为《东铭》和《西铭》,编入《正蒙》。《西铭》宣扬儒家的“仁孝”思想,受到程颢、程颐和朱熹的推崇,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张载逝世后,《正蒙》一书由其门人苏炳“离其书为十七篇”,分《太和》、《参两》、《天道》、《神化》、《乾称》等篇目,刻印流传,关中一带几至“家弦户诵”。现存最早版本见于宋本《诸儒鸣道集》中。《正蒙》注解较多,以王夫之的《张子正蒙注》最为著名,古籍出版社1956年出版校点本。
百度百科—正蒙
百度百科—张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