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文化的成语_外来文化的成语有哪些

       非常感谢大家对外来文化的成语问题集合的关注和提问。我会以全面和系统的方式回答每个问题,并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思路。

1.“胜券在握”这个成语跟谁有关,有什么历史典故??

2.《诗经》中成语产生的原因

3.来自古典作品的成语

4.成语的来历急呀~~~~~~~~~~~~~~~~~~~~~~~~~~~~~~~~~·

5.成语最早出现在什么地方

6.成语的来源

外来文化的成语_外来文化的成语有哪些

“胜券在握”这个成语跟谁有关,有什么历史典故??

       “胜券在握”是现代成语没有历史典故,我国语言文化非常的丰富,关于成语源于5个方面,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文人作品、外来文化几个方面,“胜券在握”是现代文学作品《骚动之秋》中出现的成语。

       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5个方面的成语,首先是源于神话传说比如我们熟知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

寓言故事方面的成语也非常的多,比如“刻舟求剑”“狐假虎威”,这些成语我们在生活中都会经常用得到。

       还有历史故事的成语,这个就会涉及到一些典故,比如我们学习过的课文当中的“负荆请罪”“破釜沉舟”等。

文学作品当中的成语故事也有很多,“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源于北宋时期,滁州太守欧阳修和朋友们去琅琊山并喝醉。因此他作散文《醉翁亭记》,散文中有一句话“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还有“青出于蓝”等。

       最后一方面就是外来文化,比如我们经常会用到的“物竞天择”,这个成语出处清·《新中国未来记》。还有“火中取栗”这个成语是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中写到的故事。

       如果不做详细的研究很难发现我们平时经常应用的成语居然源于这么多的方面,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还会有更多适应当今时代的成语或者语言出现,这也是我们语言不断进化优化的过程。

《诗经》中成语产生的原因

       成语的来源是历史、文化、文学、民间传说和外来文化等多种途径。

       1、历史事件和典故。许多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历史事件和典故,例如卧薪尝胆来自勾践的故事,破釜沉舟来自项羽的故事等。这些成语通过历史传承和文化传播,成为了汉语语言中的经典表达方式。

       2、文学作品。古代的文学作品,如《诗经》、《论语》、《左传》等,都有大量的成语被传承下来。这些成语不仅仅是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符号,更是古代文化、思想和智慧的结晶。

       3、民间传说和故事。许多成语来源于民间传说和故事,如画蛇添足、守株待兔等。这些成语反映了民间智慧和讽刺意味,也成为了汉语语言中的经典表达方式。

       4、外来文化影响。在历史上,中国曾经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有过广泛的交流和影响,一些外来文化中的表达方式也融入了汉语语言中,成为了成语的一部分。例如火冒三丈就是来自印度文化的表达方式。

成语在汉语语言中的地位:

       1、语言文化的载体:成语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载体,是汉语语言中具有高度凝练表达效果和独特魅力的文化现象。它们蕴含着古代的思想、文化、历史和智慧,是中华民族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2、语言表达的精髓:成语是汉语语言表达的精髓,它们以简洁、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意义和情感。通过使用成语,人们可以更加生动、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使语言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3、语言教育的基石:成语是汉语语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在小学和中学阶段,成语的学习和掌握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成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语言的构成和特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4、语言交流的工具:在口语和书面语的交流中,成语的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使交流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特别是在一些正式场合,适当使用成语可以增加语言的庄重感和文雅度。

来自古典作品的成语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 “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 

       在人民口里常说的一些四字习用语也可以归入成语里来。如“咬文嚼字”、“拖泥带水”、“阳奉阴违”、“不三不四”、“心直口快”之类,与成语的结构相同。在成语中也有些是接受外来文化而出现的。如“天花乱坠”、“当头棒喝”、“不可思议”、“不二法门”都是。 

       成语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较少。如“五十步笑百步”、“ 欲速则不达”、“ 醉翁之意不在酒”。成语一般所以用四个字,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 

       成语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成语多由四个字组成,但也有三个字或四个字以上的。成语的来源有五个方面:一是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和狐假虎威;三是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和破釜沉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和青出于蓝;五是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和火中取栗。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人民口里常说的习用语。有些意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从字面上就不易理解,特别是典故性的。如“汗牛充栋”、“虎踞龙蟠”、“东山再起”、“草木皆兵”之类,在汉语成语里占有一定的比例。汉语历史悠久,成语特别多,这也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成语的来历急呀~~~~~~~~~~~~~~~~~~~~~~~~~~~~~~~~~·

       一个鼻孔出气 一不做二不休 一动不如一静 一而再再而三 一传十十传百

       一步一个脚印 一床锦被遮盖 一虎难敌众犬 一客不烦二主 一蟹不如一蟹

       丁是丁卯是卯 九牛二虎之力 士可杀不可辱 万变不离其中 三寸不烂之舌

       三折肱为良医 大开方便之门 口惠而实不至 井水不犯河水 太岁头上动土

       五十步笑百步 天无绝人之路 天不怕地不怕 天有不测风云 无所不用其极

       不可同日而语 不当家花拉的 不足为外人道 不知天高地厚 不怕官只怕管

       不废吹灰之力 不登大雅之堂 止谤莫如自修 勿谓言之不预 父母在不远游

       务白头马生角 牛头不对马嘴 手无缚鸡之力 长安居大不易 风马牛不相及

       风从虎龙从云 心有余力不足 巧诈不如拙成 东风压倒西风 犯天下之大韪

       生同裘死同穴 生米做成熟饭 礼之用和为贵 立与不败之地 发昏章第十一

       毕其功于一役 过五关斩六将 过屠门而大嚼 耳闻不如目见 老死不相往来

       死无葬身之地 死不死活不活 存十一于千百 有过之无不及 有志不在年高

       有志者事竟成 有目不识泰山 吃一堑长一智 当面鼓对面锣 迅雷不及掩耳

       如入无人之境 如坠五里雾中 远水不救近火 拒人千里之外 求人不如求己

       求大同存小异 吹皱一池春水 男女授受不亲 言必信行必果 事实胜于雄辩

       英雄所见略同 拉大旗做虎皮 明人不做暗事 彼一时此一时 卑之无甚高论

       使功不如使过 经一事长一智 挂羊头卖狗肉 竖子不足与谋 胜不娇败不馁

       狡兔死良狗烹 哀大莫如心死 闻名不如见面 活不活死不死 前怕狼后怕虎

       神不知鬼不觉 几来之则安之 恭敬不如从命 赶着鸭子上架 起死人肉白骨

       夏虫不可言冰 热锅上的蚂蚁 烈女不更二夫 顾左右而言他 借寇兵赍盗粮

       冤有头债有主 疾雷不及掩耳 海水不可斗量 高不成低不就 掷地作金石声

       眼不见心不烦 眼中疔肉中刺 悬羊头挂狗肉 敢怒而不敢言 貂不足狗尾续

       割鸡焉用牛刀 强不强以为知 满招损谦受益

成语最早出现在什么地方

       学富五车”与“才高八斗”

       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才学高深,人们往往爱用“学富五车”和“才高八斗”来赞誉。那么“学识”怎能用“车”来载,“才高”怎能用“斗”来量呢?原来这里面都有典故。

       “五车”出自《庄子·天下》篇:“惠施有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说的是战国人惠施方术甚多,却杂乱不纯,而且言而不当。所谓“其书五车”是指他的藏书丰富,古时在未发明纸张之前,书都是用竹简制成的,每片上刻有字,串编起来就成了书。当时的五车书虽与现在的五车书不可等量齐观,但也可谓“饱学之士”了。

       “八斗”是南朝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见无名氏《释常谈》)看来,谢灵运对自己的才学也是相当自负的。以后,人们便把“才高八斗”这个成语喻作文才高超的人。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可叹》诗中写道:“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即曹植)八斗才。”在这里,诗人借用了“才高八斗”这个典故。

       羊肠小道

       一般用“羊肠小道”来形容细小而盘曲的险道,语出于《淮南子·兵略训》:“硖(同“峡”)路津关,大山名塞,龙蛇蟠,却笠居(却笠:倒覆的斗笠,形容一种险要的地形),羊肠道,发笱门(笱,捕鱼器具,鱼可人而不可出,形容地形险要),一人守隘而千人不敢过,此谓地势。”但这里为什么要用“羊肠”而不用“马肠”、 “牛肠”等来比喻呢?这有其一定的科学依据,就是要从生物学的学说去说明,即羊肠比其他动物的肠子特别细长的缘故。马肠的长度相当于它体长的十二倍,牛肠的长度相当于它体长的二十倍,而羊的肠子比马、牛的肠更细长,它的总长度达到了体长四十倍,而且尤为曲折。所以,用“羊肠”来比喻山路狭窄崎岖是很形象而贴切的。

       闭门羹

       “闭门”容易理解,但闭门何以与“羹”有关联呢?羹字最初是指肉类,后来有以蔬菜为羹,羹便成普通膳食的通称,进而对凡熬煮成有浓汁的食品称为羹,如鸡蛋羹、赤豆羹、莲子羹。“闭门羹”始出唐代冯贽《云仙杂记》:“宣城妓史凤,待客有差等,最下者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这说明,不愿与人相见时,就以羹待客而婉拒,客人见了羹也就心领神会而自动告退了。可见当时作“羹”待客是作为拒见之意。现在说的闭门羹,则是只取拒绝之意,只有闭门而没有羹了。

       有眼不识泰山

       不少人认为,“有眼不识泰山”的泰山是山东境内的一座名山,一些词典也是这样解释的。对此,有些人表示怀疑。于是,不少人专门查阅了古籍资料,找到了答案。原来泰山是鲁班的弟子,由于他总是别出心裁,结果惹怒了鲁班,被撵出了“班门”。事过一年,鲁班在集市上看到有人面前摆着精巧的竹制家具出卖。他万万没有想到,这竹制家具竟是被他开除的徒弟泰山所制。鲁班自愧弗如,慨然叹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这条记载,准确地道出了成语的真正内涵。

       东南西北

       古人凭借自然景象辨认四方,并创造了东南西北等方位字。

       东:日在木中,意思为旭日初升。旭日初升的地方就是东方。

        南:“南”字的外框,是“木”字的变形。“羊”,指向的意思。即草木承受南面充足的阳光,枝叶就长得繁茂。所以,向阳处就是南方。

       西:“西”字古形是鸟在巢上。即太阳西沉而鸟归巢栖息。“鸟归巢”就成了方位字“西”。

       北:古代写成两人相背。宫室多坐北朝南,背面就是北面,北(背)也就成了北方的“北”。

       东 西

       人们为什么只说买“东西”,而不说卖“南北”呢?

       传说,我国宋代有一位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一天在路上行走,正巧碰上朋友盛温如手提菜篮上街。朱熹问道:“你到哪里去?”盛温如说:“买东西。”朱熹又问:“难道不能说买‘南北’吗?”盛温如根据“五行” (金、木、水、火、土)与东、西、南、北、中相配的道理,解释道:“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凡属木属金的,篮子装得下。但是,南方属火,北方属水,篮子是装不了水火类的。”

       所以,后来人们只说是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

       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传说姜太公封了诸神后,各神甚为满意。·唯独姜太公的老婆扫帚星没有封到神,整日哕哕嗦嗦,争着要封神。

       一日,姜太公的老婆又在告“枕头状”了。太公听后,大为不悦,随口训道:“一个妇道人家,整日争名夺利,叽哩咕噜的,活像个穷神。”谁知扫帚星一听,高兴得不得了,当即跳下床来,以为太公封她为神了,就到处游说,自鸣得意。哪晓得,老百姓却把她恨得要死,因为她走到哪里,哪里就穷,就是原来富的地方,也因有了她的到来而变穷了。

       有位耿直的人将此情秉呈太公,太公大为惊讶,立即召集诸神,亲笔书下:“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以镇扫帚星的*威。从此以后,人们为了避穷神、图忌讳,就在门上、屋内贴上“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字条,以杜穷神为害,此事一直沿袭至今。

       依样画葫芦

       北宋初年,有个翰林学士叫陶谷,在宋太祖赵匡胤身边担任起草各种文告的工作。时间一长,他自以为有功,便向宋太祖讨个高官做。谁知宋太祖却说:“翰林学士起草文告,无非是参照前人的旧本,其间不过换几个字句,充其量不过照葫芦画瓢而已,谈不上有什么贡献。”陶谷深感失望,一气之下就作诗自嘲,其中有这样两句: “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从此以后,“依样画葫芦”就作为一句熟语,流传在人们的口头笔下。常用来比喻模仿别人,毫无创见。

       莫须有

       秦桧了岳飞,韩世忠问他:“你说岳飞谋反,证据在哪里?”秦桧回答:“其事体莫须有。”世忠就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字狱。

       “莫须有”如果解释作“不须有、必须有”,都是错误的。“莫须”二字为宋朝人口头常谈,近以“或者”、“恐怕”的意思。如刘克庄《杂记》说:“方今人才,……若就士大夫中求如(寇)准、 (李)纲、 (陈)康伯辈,莫须有人。”“莫须有人”即:“或者还有人”。

       秦桧说的“其事体莫须有”,用现代语翻译出来,就是:“这件事恐怕是有的吧。”这句话充分暴露了秦桧的专横跋扈。

       狗咬吕洞宾

       传说中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其实是唐朝末年一个科场失意,弃儒取道的儒生。

       吕洞宾有个同乡好友叫苟杳。苟杳父母双亡,孤身一人。吕洞宾见他度日困难,就和他结拜成兄弟,并请到自己家居住。他希望苟杳苦心读书,将来好有个出头之日。苟杳十分感激,牢记吕洞宾的话,整日刻苦读书。

       有一天,吕洞宾家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他见苟杳一表人才,读书用功,就对吕洞宾讲他想把他的妹妹许给苟杳。吕洞宾怕误了苟杳的前程,就婉言推托了。但苟杳得知后却动了心,可因自己吃住都靠吕洞宾,而吕洞宾又推托了此事,自己又有什么办法。吕洞宾知道了苟杳的意思后,就对他说:“林家**才貌双全,早有所闻,你既然想娶,我也不阻挡,不过成亲之后,我要先陪娘子住三天。”苟杳听后不觉一愣,但思前想后,还是咬着牙答应了。

       婚喜之日,一切仪式都进行完了。掌灯时分,因有前诺,苟杳将新娘引进洞房后就躲开了,洞房里就剩下新娘一人。这时,吕洞宾走进洞房,也不说话只管坐到桌前灯下,埋头读书。开始新娘见新郎如此用功读书,好喜欢。可等到半夜还是如此,实在无奈,自己只好和衣而睡。天明醒来,“丈夫”早已不见。又是两夜,都是这样。林**暗自伤心落泪,不知新郎为何这样。

       三夜过后,苟杳踏进了新房,他见娘子正泪满香腮,连忙上前赔礼。新娘只管低头哭着说:“郎君为何三夜不共床同眠,只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这一问,问得苟杳目瞪口呆,好半天才醒悟过来,双脚一跺,仰天大笑道:“原来哥哥怕我贪欢,忘了读书,就用此法激励我,可用心也太狠了些!”接着就把这事对新娘前前后后地说了一遍。从此,苟杳刺股悬梁,奋发攻读,京城应试,果然金榜题名做了大官。尔后,苟杳夫妇便与吕洞宾一家洒泪而别,赴任去了。

       过了八九年,有一天吕洞宾家不慎失火,除人外,一切都化为灰烬。为生活所迫,吕洞宾只好沿路乞讨,来到苟杳府上请求帮助。苟杳听后便对吕洞宾说: “一切敬请放心,小弟自有妥善安排。”一晃过了十天,除了每日盛筵招待,苟杳根本不谈如何帮助吕洞宾之事。又过了一些日子还是如此。吕洞宾疑心苟杳不肯相帮。又过了几天,吕洞宾实在憋不住了,便提出要回家,可苟杳只是劝他再享几天清福。吕洞宾忿忿地说:有福你享好了。说完扬长而去。

       身无分文的吕洞宾只好再沿路乞讨,返回家乡。在路上,遇有一人同情他的处境,给了他一些银子,才使他早日到家。可到了村里,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有个邻居告诉他:你家已盖起了新房搬到村东去了。吕洞宾来到村东的新房里,见妻子正全身披孝,抚着一口棺材在嚎嚎大哭。他大吃一惊,怔了半天,才轻轻叫了一声娘子。娘子扭身一看,惊恐万状,疑是鬼怪,经吕洞宾解释后才信。

       吕洞宾问明妻子后,气得把棺材砸开了,只见里面全是金银财宝,上面还放着一封信,取出一看,上面写道:“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吕洞宾看完,如梦初醒,深悔自己不识好人,错怪了苟杳,他苦笑了一声说道:“贤弟,你这一帮,可帮得我好狠啊!”

       自此,狗咬(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就在民间传开了。

成语的来源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所以成语最早是出现在老百姓的讲话中,然后一些文人骚客将老百姓说的话在精炼,变成为了成语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 “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 在人民口里常说的一些四字习用语也可以归入成语里来。如“咬文嚼字”、“拖泥带水”、“阳奉阴违”、“不三不四”、“心直口快”之类,与成语的结构相同。在成语中也有些是接受外来文化而出现的。如“天花乱坠”、“当头棒喝”、“不可思议”、“不二法门”都是。 成语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较少。如“五十步笑百步”、“ 欲速则不达”、“ 醉翁之意不在酒”。成语一般所以用四个字,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 成语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成语多由四个字组成,但也有三个字或四个字以上的。成语的来源有五个方面:一是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和狐假虎威;三是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和破釜沉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和青出于蓝;五是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和火中取栗。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人民口里常说的习用语。有些意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从字面上就不易理解,特别是典故性的。如“汗牛充栋”、“虎踞龙蟠”、“东山再起”、“草木皆兵”之类,在汉语成语里占有一定的比例。汉语历史悠久,成语特别多,这也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

       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最主要的一点是习用语和谚语是口语性质的,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例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成语跟习用语、谚语是不一样的。

       好了,关于“外来文化的成语”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外来文化的成语”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