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成语典故有哪些含义_孟子的成语典故有哪些含义呢

       感谢大家在这个孟子的成语典故有哪些含义问题集合中的积极参与。我将用专业的态度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给出具体的例子和实践经验,以帮助大家理解和应用相关概念。

1.孔孟之乡成语典故——不远千里

2.成语典故:孟母三迁

3.孟子的名言和成语有哪些?

4.出自《孟子》的成语

5.出尔反尔的典故意思及出处

6.关于孟子的成语

孟子的成语典故有哪些含义_孟子的成语典故有哪些含义呢

孔孟之乡成语典故——不远千里

       成语出处: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

        原文内容: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末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典故内容:

        孟子于公元前320年从滕国到了魏国,那时,他已经是近70岁的老人了。当时,不论国家还是个人,一切活动都落脚在现实的功利上。据说当时的梁惠王曾?起了招贤纳士的招牌,因此有很多文人学者投奔他,为他效力。所以,孟子也从邹县应梁惠王的邀请去见他。梁惠王见到孟子十分热情,他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来见我,会有什么好办法使我国有利吗?”

        孟子一听,这话太现实,便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见到我一开口要先说到利呢?为什么不讲仁义呢。一国之王口口声声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地?’士人平民说‘怎样有利于我自己?’上上下下都这样互相争夺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接着孟子又说:在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死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都拥有一千辆兵车; 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一百辆兵车,这些大夫所获得的不能说是不多的。如果他们把个人私利放在第一,把公义放在第二,那么这些大夫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所以您不能再宣扬私利了。

        梁惠王听了很受触动,便焦急地问:“老先生说的很有道理,那应该怎么办呢?”孟子一看梁惠王的态度还算诚恳,就回答说:“从来没有讲仁义的人会遗弃自己的父母,也从来没有讲仁义的人会不顾自己的君主。因此,大王只要宣扬仁义就行了,何必张口闭口都要谈利呢?”

        这则成语,是指不怕千里之远。(孔勇)

成语典故:孟母三迁

       水深火热齐国出兵攻打燕国。战场上一片混乱,老百姓家破人亡。齐宣王亲自督战,十分得意。齐国大小官员,有的赞扬齐宣王的壮举,有的私下里批评君主不仁不爱。 孟子是大学问家,历来主张仁爱,反对战争,他当然很不高兴。齐宣王凯旋归来,设酒宴招待文武百官。齐宣王说:“有人对我攻打燕_有意见,现在我50天就征服了他们,这不是天意吗?”群臣们一声不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孟子,你倒说说看。”齐宣王有点咄咄逼人。孟子回答说:“如果您占领燕国,燕国人民很高兴,您就去占领吧!”齐宣王很不高兴。孟子继续说:“如水益深,如火益热,燕国的百姓会来送水、送饭,争相欢迎吗?”成语解释 使得水更加深,火更加热。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如处在深水、热火之中。来源: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孟子的名言和成语有哪些?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成语典故:孟母三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典故:孟母三迁 篇1

        典源出处

        汉·刘向《列女传》卷一:“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戏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其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释义用法

        孟母为教子成才,三次迁徙,择邻而居,终使孟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后用此典表现妇女育子有方,家教严明。

        用典形式

        卜邻唐·杜甫:“卜邻惭近舍,训子学谁门。”

        三迁清·丘逢甲:“机声古屋三迁梦,灯影寒窗五夜心。”清·秋瑾:“三迁媲孟氏,折葼授羲之。”

        三徙三国·曹操:“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唐·温庭筠:“邻里才三徙,云霄已九迁。”

        孟邻唐·杜甫:“历下辞姜被,关西得孟邻。”

        孟母邻唐·杜甫:“奕叶班姑史,芬芳孟母邻。”宋·范成大:“衿悦虞鳏后,诗书孟母邻。”宋·苏轼:“杯盘惯作陶家客,弦诵尝叨孟母邻。”

        孟家邻清·王士禛:“那如山中好泉石,他年真作孟家邻。”

        三迁孟母宋·张元干:“三迁推孟母,一德表商臣。”

        慈母择邻宋·苏轼:“自言总角岁,慈母为择邻。”

        训子孟轲贤唐·岑参:“从夫元凯贵,训子孟轲贤。”

成语典故:孟母三迁 篇2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思想和政治主张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也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能成长为一个大学问家首先得归功于孟母。

        孟轲三岁时死了父亲,养育的责任就全部落在母亲的身上。孟母是一位勤劳善良又有见识的妇女,丈夫死后,她靠织布、帮人浆洗过活。

        孟轲小时候贪玩不好好念书,当时他住的地方有一些坟墓。他常常和小朋友到坟场玩耍,看到人家埋葬死人,他就和小朋友们学着样子玩抬棺材、挖坑这类游戏。孟母见了,认为这个地方对小孩子的影响不好,就搬了家。

        孟家搬到城里街上住,家附近是集市和商店。孟轲住在那里后,又和小朋友玩起做买卖的游戏来。孟母见了很不高兴,决定再搬家。

        孟母第三次搬到了学宫旁边,学宫就是学校的校舍。学宫里进进出出的都是些读书人,文质彬彬,有时学宫里还举行祭祀,纪念那些逝去的著名学者。孟轲耳濡目染,受其影响,也带着小朋友玩

        行礼的游戏。孟母见了,这才放下心来。从此孟家就居住在那里。可见孟母在教育儿子上是多么煞费苦心,同对又表现出孟母的远见卓识,她虽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却懂得环境在小孩子成长中潜移默化的影响。

        孟母还很懂得教育方法。孟轲长大一点,便就学于子思门下,但读书不用功,有一次竟逃学提前回了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早回来,诧异地问:“你已经学好了吗?”

        孟轲回答:“没有!”

        孟母拿起剪刀把织的布剪断了。孟轲紧张地问母亲为什么要剪断布。母亲说:“你中途停学,和我中途断织是一样的事。君子只有经过学和问才能有广博的知识,以后一生做的事情才能顺利,避免祸患。现在你没到放学就跑回来,将来怎么能有出息?好比我们家是靠我织布生活的,现在我把布机上的布剪断了,吃饭和穿衣的来源也就都断了。”

        母亲的教育方式给孟轲很深的印象,从此,他下决心刻苦读书,后来成为著名的儒家学者。

成语典故:孟母三迁 篇3

        成语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

        一次,孟母看到孟轲在跟邻居家的小孩儿打架,孟母觉得这里的环境不好,于是搬家了。

        又一天,孟母看见邻居铁匠家里支着个大炉子,几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在打铁。孟轲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做铁砧,用木棍做铁锤,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玩得正起劲呢!孟母一想,这里环境还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

        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一天,孟子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几个精壮小伙子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觉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他们的动作,也用树枝挖开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来,才把他拉回了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音就像唱歌,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就把孟轲送去上学。

        可是有一天,孟轲逃学了。孟母知道后伤透了心。等孟轲玩够了回来,孟母把他叫到身边,说:“你贪玩逃学不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织不成布;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永远成不了人才。”说着,抄起剪刀,“哗”的一声,把织机上将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

        孟轲吓得愣住了。这一次,孟轲心里真正受到了震动。他认真地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道理,从此专心读起书来。由于他天资聪明,后来又专门跟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终于成了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出处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汉·赵歧《孟子题词》

        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形容家长教子有方。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为了孩子的教育

        相近词三迁之教

        成语示列他背熟的的班姬《四诫》从头学,不要得孟母三迁把气淘。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十出

        成语造句

        ◎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说明环境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

成语典故:孟母三迁 篇4

        原文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译文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

        孟母简介

        孟母(公元前392~公元前317年),孟子的母亲仉(zhǎng)氏,战国时邹国人。

        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

        黎民百姓传颂着她的'故事,文人学士为其立传作赞,达官显贵、孟氏后裔为其树碑修祠,后人把她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母亲欧母,“尽忠报国”岳飞的母亲岳母、晋代名将陶侃的母亲陶母列为母亲的典范,号称中国“四大贤母”,而且位居“贤母”之首。

        太谷秧歌《孟母三迁》从编剧、作曲、导演、演出由太谷的文艺创作队伍、剧团担当,服装、道具、舞美、灯光由北京和晋中的专业团队设计制作,将传统表演与现代舞美完美结合起来,相映成辉,这是对太谷秧歌的发展和提升,对太谷秧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孟子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中文名:孟轲外文名:Mencius别名:孟子,子舆,子车,子居,亚圣民族:华夏族出生地:邹(今山东邹城市)出生日期:公元前372年逝世日期:公元前289年。

        职业:学者,思想家主要成就: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代表作品:《孟子》所处时代:战国。

        孟母三迁影响

        孟母教子的影响特别深远,早在西汉时期韩婴的《韩诗外传》中,就用有关孟母的故事来解释诗义,刘向的《列女传》中,首次出现了“孟母”这个专用名词。东汉女史学家班昭曾作《孟母颂》,西晋女文学家左芬也作《孟母赞》。

        南宋时的启蒙课本《三字经》引证的第一个典故就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一普及于封建社会后期的启蒙读物,虽经明、清学者陆续修订补充,而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始终冠于篇首。

        山东监察御使钟化民《祭孟母文》赞扬道:“子之圣即母之圣”、“人生教子,志在青紫。夫人教子,志在孔子。古今以来,一人而已。”

        随着孟母故事的广泛流传,封建统治者也竭力将其塑造成符合其需要的偶像,封建皇帝对其屡加封谥,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加封孟母为“邾国端范宣献夫人”。

出自《孟子》的成语

       成语:始作俑者

       名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一暴十寒?yī pù shí hán

       解释: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用于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典故: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解释:君子有三乐,这三乐与治理天下没有关系.父母俱在,兄弟安好,一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得到天下的好学生,然后教育他们,三乐.

       出自:《孟子·尽心上》

       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典故: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后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君子远庖厨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舍我其谁?

       自暴自弃?

       何出此言?

       手舞足蹈

出尔反尔的典故意思及出处

       出自《孟子》的成语:

       一、百世之师

       释义: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示例:孟子把柳下惠和伯夷并称为百世之师,令人感叹的是师承先贤、亲承教化没有机会,实在是有原因的。

       二、饿殍遍野

       释义: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示例:玄武帝国九省十八郡,不断,饿殍遍野,各地饥民纷纷揭竿而起,人皆为食。

       三、敌众我寡

       释义: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多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示例:虽然敌众我寡,他用的却是以少胜多的计谋取得了胜利。

       四、泛滥成灾

       释义:泛滥:江河湖泊的水四处溢出。指江河湖泊的水漫溢横流;造成灾害。也比喻有害的思想言行到处传播;成为祸患。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示例:我们要治理好黄河,以防洪水泛滥成灾。

       五、负隅顽抗

       释义:凭借险要地势;顽强抵抗。负:凭借;依仗;隅:山的角落。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

       示例:最后牛元峰逃到镇东头的小寨里,指挥着一个多营负隅顽抗,死不投降。

关于孟子的成语

       出尔反尔(拼音:chū ěr fǎn ěr)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下》。

成语典故

       战国时期,有一年邹国和鲁国发生了战争。由于邹国的人民对统治者不满,当邹国的官吏遭到鲁国军队的攻击时,邹国百姓并不相救。结果,邹国被打败,还被鲁国杀死了三十多名官吏。

       邹穆公知道了这件事,非常不高兴。这时正好孟子来到邹国,邹穆公就问孟子:“在这次战争中,邹国的老百姓眼看着邹国的官吏们被杀却袖手旁观,真是可恨!要是把他们杀了吧,他们人又太多,杀不完;要是不杀吧,以后再有这种事情,更没有人去营救了。这种风气实在要不得。您说我该怎么办呢?”

       孟子问道:“您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邹穆公说:“不知道。”孟子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民之所以见死不救,完全是这些官吏的责任。他说:“在闹灾荒的时候,邹国的百姓们没法生活,年轻力壮的外出逃荒;年老体弱的就死在路上,尸体丢在山沟荒野之中。而您的粮仓里储满了粮食,衣食不缺。

       可您的属下对于百姓的生死,根本就漠不关心,并不把灾情告诉您,他们不但不赈济灾民,反而还加紧搜刮、残害百姓。百姓怎么能不恨这些官吏呢?他们遇到危险的时候,老百姓自然不会去救。曾子曾经说过:‘要注意呀!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你的百姓一直无法报仇,这次刚好有了机会。

       所以说,您也不要怨恨那些百姓。如果您实行仁政,爱护百姓,那么百姓也会爱护您和您的官吏,并且在危险的时候肯牺牲自己的生命。”邹穆公听了,恍然大悟,于是开始实行仁政,邹国也逐渐强大起来。

       关于孟子的成语:舍生取义、明察秋毫、茅塞顿开、为富不仁、杯水车薪。

       1、舍生取义

       舍生取义(拼音:shě shēng qǔ yì)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舍生取义(取:求取)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2、明察秋毫

       明察秋毫(拼音:míng chá qiū háo)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明察秋毫”本义为视力好到能查辨秋天鸟兽的细毛(明:视觉敏锐。察:看。秋毫:鸟兽秋天新长出的细毛);后多形容人精明,目光敏锐,能洞察一切。

       3、茅塞顿开

       茅塞顿开(拼音:máo sè dùn kāi)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下》。“茅塞顿开”本义是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塞住,现在忽然一下子被打开了(茅塞:被茅草塞住。顿:顿时,立刻);后比喻忽然理解、明白了。

       4、为富不仁

       为富不仁(拼音:wéi fù bù ré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孟子及其弟子《孟子·滕文公上》。为富不仁(为:做,引伸为谋求)指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5、杯水车薪

       杯水车薪(拼音:bēi shuǐ chē xī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上》。“杯水车薪”的原义是用一杯水去扑灭一车燃烧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无济于事。

       今天关于“孟子的成语典故有哪些含义”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孟子的成语典故有哪些含义”,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