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成语填空题目及答案_高中语文成语填空题目及答案解析

       现在,请允许我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语文成语填空题目及答案的相关信息,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高中语文成语填空题目及答案的讨论,我们开始吧。

1.中学诗词成语大赛题库?

2.君子不齿语文成语题?

3.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试卷(附答案)

4.求一道高一语文题目答案

5.高中语文阅读题常考的题型介绍:高中语文现代文常考题型

6.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高中语文成语填空题目及答案_高中语文成语填空题目及答案解析

中学诗词成语大赛题库?

        『壹』 成语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

        成语诗词竞赛试题

        初一(下)成语知识竞赛题

        班级_____姓名_______座号____评分____

        (注意:全卷100题,每题1分,总分100分,时间45分)

        一、 请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对的请打 ,错的请打×。

        ( )1、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富,文字精当,堪称不刊之论。

        ( )2、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 )3、《还珠格格》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地。

        ( )4、在我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套高档衣服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 )5、为了富国强兵,王安石舍家忘身,殚精竭虑地推行新法;宋神宗不动声色,宵衣旰食地谋划改革。

        ( )6、自去年中国社会科学辑刊提出建立社会科学规范化以来,"规范化"成为学者之间的一个炙手可热的论题。

        ( )7、语文考试能得高分的学生大都思维敏捷,博闻强志,并且综合能力较强。

        ( )8、刚一起跑,高三(1)班的夏曦就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跑的第一点。

        ( )9、斯诺的其它著作都不可和《西行漫记》相提并论。即使是杰出的报告文学,在事过境迁之后,往往成为明日黄花。

        ( )10、这位老教师总结出的经验,在教学实践中,屡试屡爽,大家都很佩服。

        ( )11、王宝森之流贪污腐化,挥霍浪费国家财产,他的人格可说是不名一文。

        ( )12、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 )13、期中考试,刘军同学数学获得满分,真可谓是登堂入室了。

        ( )14、如果把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他们必将自食其果。

        ( )15、你游桂林的山水,见到那些构造奇妙的山洞,一定会说是鬼斧神工,天造地设。

        ( )16、他是个计算机专家,又会两种外国语,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人要虚心向他求教,不耻下问。( )17、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 )18、有些人对经济建设上的浪费损失已经习以为常,养成了一种麻木不仁的恶习。

        ( )19、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能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

        ( )20由于乡亲父老的艰苦奋斗,只不过几年,我的家乡就改头换面,山青水绿,牛肥粮多

        二、 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21、直接了当( ) 22、换然一新( ) 23、道貌暗然( ) 24、既往不究( )

        25、别出心裁( ) 26、礼上往来( ) 27、陨身不恤( ) 28、震聋发聩( )

        29、铤而走险( ) 30、趋之若骛( ) 31、按步就车( ) 32、色厉内茬( )

        33、如火如茶( ) 34、因地治宜( ) 35、推心至腹( ) 36、纷至踏来( )

        37、原形必露( ) 38、谈笑风声( ) 39、委屈求全( ) 40、金壁辉煌( )

        三、 请根据解释写出相关的成语。( )41、多用来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 )42、形容心胸极其狭窄。( )43、比喻舆论的力量极大,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44、比喻局势将有重大变化前夕的迹象和气氛。

        ( )45、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

        ( )46、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 )47、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之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 )48、指装模作样,活像有那么一回事似的。

        ( )49、比喻最先做某种坏事或首开某种恶劣风气之先的人。

        ( )50、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

        ( )51、比喻空欢喜一场。

        ( )52、比喻人力或物力前后接不上。

        ( )53、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 )54、指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热烈。

        ( )55、形容十分谦虚。

        ( )56、形容精神旺盛,容光焕发。

        ( )57、比喻失败以后重新恢复势力。

        ( )58、宇宙间的一切景象都更换了新貌,呈现一派生气。

        ( )59、汇聚成盛大壮丽的景象。

        ( )60、为众人所指责,形容触犯众怒。

        ( )61、读书总有好处。

        ( )62、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 )63、形容国家或集团四分五裂。

        ( )64、比喻学习上笼统接受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

        ( )65、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

        ( )66、文章一气写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 )67、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 )68、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 )69、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 )70、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

        ( )71、敛藏才智,不使外露。

        ( )72、事物的变化难以捉摸。

        ( )73、指架柴车穿破衣服去开辟土地,后形容创业艰苦。

        ( )74、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谈。

        ( )75、为应付某种需要而暂时采取的变通办法。

        ( )76、按情理或情节来看,尚有可原谅之处。

        ( )77、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狂妄的行动。

        ( )78、从来没有人做到的,空前的。

        ( )79、形容遇到变故或在严重、紧急的情况下,沉着镇定,毫不慌乱。

        ( )80、沉迷于所喜爱的事物,而使意志消磨掉。

        四、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81、恣行无忌( )82、纵横捭阖( )83、自惭形秽( )84、孜孜不倦( )85、栉风沐雨( )86、怨天尤人( )87、引而不发( )88、颐指气使( )

        89、一曝十寒( )90、洋洋洒洒( )91、偃旗息鼓( )92、邂逅相遇( )

        93、越俎代庖( )94、无稽之谈( )95、未雨绸缪( )96、耳濡目染( )

        97、飞扬跋扈( )98、万马齐喑( )99、惟妙惟肖( )100、贻笑大方( )

        成语知识竞赛题答案

        一、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21.接-截 22.换-焕 23.暗-岸 24.究-咎 25.新-心 26.上-尚 27.陨-殒

        28.震-振 29.挺-铤 30骛-鹜 31.步-部 32茬-荏 33.茶-荼 34.治-制

        35.至-置 36.踏-沓 37.必-毕 38.声-生 39.屈-曲 40.壁-碧

        三、41.游刃有余 42.睚眦必报 43.众口铄金 积毁销骨 44.山雨欲来风满楼

        45.闻过则喜 46.循序渐进 47.一蹶不振 48.煞有介事 49.始作俑者

        50.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51.南柯一梦/竹篮打水 52.青黄不接 53.万马奔腾

        54.销声匿迹 55.虚怀若谷 56.神采奕奕 57.卷土重来/东山再起 58.万象更新

        59.蔚为壮观 60.千夫所指 61.开卷有益 62.祸起萧墙 63.分崩离析 64.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65.脍炙人口 66.文不加点 67.马到成功/旗开得胜 68.三顾茅庐

        69.怙恶不悛 70.无与伦比 71.韬光养晦 72.变幻莫测 73.筚路蓝缕 74.侃侃而谈

        75.权宜之计 76.情有可原 77.轻举妄动 78.前无古人 79.泰然自若/临危不乱

        80.玩物丧志

        四、81.放纵 82.开合 83.形态丑陋 84.勤勉的样子 85.梳头 86.怨恨 87.拉开弓

        88.面颊 89.晒 90.文辞众多的样子 91.放倒 92.没有预约而相遇 93.厨师

        94.考查 95修缮 96.沾湿 97.蛮横 98.哑 99.相似 100.被人笑话

        本文摘自《网络文库》

        『贰』 50分!中小学生古诗文比赛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 )的名句

        A.陈子昂 B.王勃 C.王维 D.杜甫

        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作者于谦是( )人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的作者是( )

        A.李商隐 B.杜牧 C.杨万里 D.李清照

        4.张志和《渔歌子》中“西塞山前白鹭飞”的下句是( )

        A.蜻蜒飞上玉搔头 B.芳草萋萋鹦鹉洲

        C.桃花流水鳜鱼肥 D,映日荷花别样红

        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 )。”

        A.月黄昏 B.星如雨 C.花木深 D.蝶难来

        6.“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中,主要用到的修辞方法是( )

        A.对偶 B.排比 C.反复 D.比喻

        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出自杜甫的( )

        A.《登高》 B,《旅夜书怀》 C.《春望》 D.《江南逢李龟年》

        8.“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出自( )

        A.《岳阳楼记》 B.《桃花源记》

        C.《醉翁亭记》 D.《小石潭记》

        9.《曹刿论战》选自( )

        A.《春秋》 B.《战国策》 C.《左传》 D.《国语》

        10.“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姑苏”指( )

        A.杭州 B.苏州 C.扬州 D.赣州

        11.“太宗朝有王著者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中“右军”指的是书法家( )

        A.王羲之 B.欧阳询 C.颜真卿 D.柳公权

        1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是( )

        A.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C.老年人如夕照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3.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它的果实)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遗憾)

        C.先帝不以臣卑鄙 ( *** 卑劣)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与子女)

        14.判断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

        A.吾祖死于是 (在这件事上)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监狱)

        C.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更不必说)

        D.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错沟通)

        15.下列古代词语后来被新词所取代,取代正确的一项是( )

        社稷 庠序 高堂 黎庶

        A.国家 学校 父母 百姓

        B.国家 书房 上房 人民

        C.宗庙 学校 殿堂 平民

        D.祖国 学校 朝廷 百姓

        1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选出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百姓)

        B.匹夫有重于社稷者 (百姓)

        C.布衣之交尚不可欺 (百姓)

        D.今王播弃黎老 (百姓)

        17.下列成语与“而或长烟一空”中“一”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一丝不苟 B.一相情愿

        C.一目了然 D.一无所有

        18.下面与“斗折蛇行”中的“斗”“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岸势犬牙差互 B.皆若空游无所依

        C.隶而从者 D.不可知其源

        19.下列句中的“则”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则”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非死则徙尔

        20.下列句中与“花之隐逸者也”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21.《曹植聪慧》评论“曹植善属文”;

        (1)下面属于曹植所撰写的是( )

        A.《短歌行》 B.《燕歌行》 C.《白马篇》 D.《蒿里行》

        (2)文中“太祖甚异之”应译为( )

        A.曹操很奇怪他 B.曹操对他非常惊讶

        C.曹操认为他很奇特 D.曹操对他的才能很惊讶

        (3)下列成语与曹操有关的是 ( )

        A.老骥伏枥 B.四面楚歌 C.狡兔三窟 D.指鹿为马

        22.《张孝基仁爱》曰:“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1)与“不复有故态”中的“故”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B.故人西辞黄鹤楼

        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D.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2)文中“徐”解释为( )

        A.从容不迫 B.缓慢 C.舒缓 D.宽松

        (3)划线句解释正确的是 ( )

        A.于是将自己父亲聚积的财产呈献给他 B.就把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归还给他

        C.因此将父亲派给他的财产归还他 D.竟然把他父亲散落的财产交还于他

        23.题金陵渡 (唐)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1)“金陵”即南京的别称。下列不属南京别称的一项是 ( )

        A.建康 B.临安 C.江宁 D.白下

        (2) 对“津渡”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过河 B.渡船 C.渡口 D.渡过

        (3)从金陵到峨嵋,史上有诗曰:“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 )

        A.苏洵、苏轼、苏辙 B.杜甫、杜牧、杜荀鹤

        C.曹操、曹丕、曹植 D.班彪、班固、班超

        24.赵简子元日放生

        邯郸之民,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

        (1)“正月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阴历的每月初一称“朔” B.阴历的每月十五称“望”

        C.阴历的“望”的前日称“既望” D.阴历的每月末一天称“晦”

        (2)对“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中的“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同“于”,在 B.因为 C.认为 D.拿

        (3)划线句“示有恩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指出有恩德啊 B.表示(对飞禽)有恩德

        C.显示百姓有恩情 D.拿给他看鸠是有情的

        25.与狐谋皮

        周人有爱裘而好珍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馐,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

        (1)古代祭祀用的动物叫“牢”,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牛羊猪”全备叫“太牢” B.只用猪、羊的叫“少牢”

        C.仅用一只猪的叫“牢” D.仅用一只羊的叫“一牢”

        (2)与“言未卒”中“卒”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骑千余,卒数与人 B.畜我不卒

        C.百姓力屈,恐不能卒业 D.卒然遇轶才之兽

        (3)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狐狸相互带着东西逃到重丘下面

        B.狐狸相互带头逃到群山下面

        C.狐狸相互沿着重丘之下逃跑

        D.狐狸互相结伴逃到群山之下

        26.海瑞清廉

        都御史刚峰海公,卒于官舍。同乡宦南京者,惟户部苏民怀一人。苏检点其宦囊,竹箱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而已……王

        司寇凤洲评之云:“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

        (1)明清时期,中央设六部。下面不属于“六部”的一项是 ( )

        A.户部 B.礼部 C.水部 D.刑部

        (2)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宦”,做官 B.“惟”,只有 C.“卒”,差役 D.“而已”,罢了

        (3)对“不立党”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结伙 B,不建立党派 C.没有朋友 D.不参加党派

        27.范仲淹罢宴

        范文正公守邪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敛棺椁皆所

        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周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1)“范文正”即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文正”乃谥号。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朝包拯,谥号“孝肃” B.岳飞谥号为“武穆”

        C.清朝纪昀,谥号为“文达” D.王安石谥号为“荆公”

        (2)对“公怃然”理解正确的是( )

        A.大家感慨的样子 B.范仲淹忧伤的样子

        C.大家忧伤的样子 D.范仲淹默不作声的样子

        (3)这件事可用来证明范仲淹曾说过的一句名言是 (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8.晋平公游于河 ’

        晋平公游于河(A)而乐,曰:“安得贤士与之乐此也?”船人盍胥跪(B)而对曰:“主君亦不好士耳!夫珠出于江海,玉出于昆山,无足(C)而

        至者犹君之好也;士有足(D)而不至者,盖主君无好士之意耳,无患乎无士也。”

        (1)对古代“河”“江”解释正确的是 ( )

        A.河,多指黄河;江,多指长江 B.河,指河流;江,指江水

        C.江,指江河;河,亦指江河 D.江,指海水;河,指湖泊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耳:罢了 B.犹:因为

        C.夫:句首助词,无义 D.盖,因为

        (3) “而”多作连词用,有承接与转折作用。上文中四个“而”的作用,表述不确切的是 ( )

        A.承接 B.转折 C.转折 D.转折

        29.曾子不受赐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

        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

        (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 )

        A.以:而 B.致:奉献 C.修:修理 D.奚:什么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与“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中“全”字不同的是( )

        A.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 B.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C.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D.春风又绿江南岸

        (3)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奚为不受 B.纵子有赐,不我骄也

        C.竖子不足与之谋 D.今日之事何如

        30.项羽烧秦宫室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

        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

        果然。”王闻之,烹说者。

        (1)下列各句中,“以”字意义与“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中的“以”相同的是( )

        A.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D.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2)由语段中项羽的言行看,对项羽性格中的弱点归纳有误的是 ( )

        A.暴戾 B.狡诈 C.独断 D.爱慕虚荣

        (3)读“项羽”这一历史人物,让人联想到诗歌中指代的历史人物。下列加着重号的词所指代的人物,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 )

        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李龟年 董 大 杜少府 元 二 B.杜 甫 高 适 王 勃 王 维

        C.李 白 岑 参 陆 游 杜 牧 D.王之涣 王昌龄 辛弃疾 苏 轼

        二、填空题(40分)

        31.下面这首诗,诗句都不完整,试选取恰当的内容给它补上(填写序号)(2分)

        清溪流过___________,空水澄鲜___________。隔断红尘___________,白云红叶___________。

        A.一色秋 B.两悠悠 C.三十里 D.碧山头

        32.下列句子,出自宋人作品的是 (写序号)___________ (3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i

        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33.下面四副对联分别写的是哪位古人,请依次写出(4·分)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2)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3)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4)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知九歌心。

        34. 望岳 杜甫 (9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作者杜甫字为_________,其文集为_________,是以_________命名的。其代表作有“三吏”,即《新安吏》,_________《潼关吏》,

        “三别”即_________、《新婚别》和《无家别》。(5分)

        (2)“岱宗”即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另四岳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显

        示出他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2分)

        35.承宫樵薪苦学(10分)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

        听经。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1)解释加点的字(4分)

        少孤___________ 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___________

        见而欲笞之___________ 遂通其经___________

        (2)翻译“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春秋》是孔子编写的一部鲁国的编年史。孔子教育学生,以《春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本教材,世称“五经”。之后,儒家学派的人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学》、《中庸》(俗称“四书”)作为经典必读书。(3分)

        (4)用文中一个词语概括承宫“遂通其经”的方法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6.柳子厚风范(12分)

        其诏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1)柳子厚,即________;我们在初中阶段学过他的一篇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与韩愈是唐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倡导者,文学上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当诣播州___________ 愿以柳易播___________

        虽重得罪,死不恨___________ 士穷乃见节义___________

        (3)翻译划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选文作者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赞扬了柳子厚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5个字)的美德。(2分)

        三、鉴赏题(任选一题)(10分)

        其一、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全诗语言毫无雕饰,可谓淳朴素淡,但占人在评论这首诗时却说:“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这两种说法矛盾吗?请结合全诗从语言方面加以评述。(200字左右)

        其二、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全唐诗》录此诗,“落”字作“在”;请你品评一下“落”与“在”哪一个更好?为什么?(200字左右)

        其三、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潮落夜江斜月里”中用一“斜”字极好,请用心品析;如若把“两三星火是瓜洲”中的“星火”换上“枫桥夜泊”的“渔火”好不好?为什么?(200字左右)

        附加题(10分)

        下面三首诗都是从项羽乌江自刎写起,但诗人评价各异。请扼要写出他们各自的看法。

        1)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题乌江亭》)

        2)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乌江亭》)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

        杜牧认为:项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认为:项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认为:项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叁』 中国诗词大赛有题库吗

       

        应该是有的

        希望得到你的采纳

        『肆』 古诗词大赛题目及答案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 这句话印证内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容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4.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君子不齿语文成语题?

        期末考试又快来临,我为大家提供 高一语文 期末试题,多做多练,希望大家通过试题的练习能够加深自己对 语文知识 的把握能力。下面我为大家提供高一语文期末试卷(人教版),供大家参考。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题目

        一、(24分,每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眩晕 舷梯 炫耀武力 改弦更张

        B.羡慕 募捐 幕天席地 蓦然回首

        C.剽悍 漂泊 虚无缥缈 飘忽不定

        D.舟楫 逻辑 开门揖盗 缉拿归案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宫阙 蓝宝石 珠光宝器 攻城略地

        B.貂婵 踩高跷 伏案疾书 额手称庆

        C.缴税 捅漏子 各行其是 螳臂当车

        D.思辨 订书机 无上光荣 挑肥拣瘦

        3.依次填入下列 句子 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老师和同学们的误解让班长感到十分(),他把头扭向一边,不愿让同学们看到自己的眼泪。

        ②凡以文字获罪者,一面拿办,一面就查抄,这并非看重他的家产,仍在()藏书和另外的文字。

        ③自习课上,他拿出一本武侠小说津津有味地读着,()班主任站在身后他()没有发现。

        A.委屈查看就连/也  B.委屈察看就连/也

        C.委曲察看就是/也  D.委曲查看就是/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 成语 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 辩论 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C.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

        D.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对调整工资、发放奖金、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等问题, 文章 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法。

        B.艾滋病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三大传播途径,我们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它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将会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

        C.由于我国的国际影响和汉语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八届会议一致通过,把汉语列为大会和安理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其他五种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D.与空中航路相对应,在沿途的地面上,平均间隔300公里左右就设有一处雷达、通讯导航和众多空管中心等设备,为?天路?上的飞行提供服务。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市教委召开座谈会,特邀几所重点高中的校长,研讨如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的问题?

        B.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

        C.?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下车伊始的赵书记对办公室的钱秘书嚷到:?马上派车,我要到基层检查抗旱救灾工作。?

        D.这首诗的第三四联通过对肃杀秋意的渲染,使一个孤寂无助、报国无门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6分,每小题4分)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迎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过之,虑其耻,退自匿。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怪其故,与弟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觉,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遣长安尉杨宁赍束帛诣其家。

        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既兴草茅,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方与二弟延宾客,日夜剧饮。客欲谏止者,城揣知其情,强饮客,客辞,即自引满,客不得已,与酬酢,或醉仆席上,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每约二弟:?吾所俸入,而可度月食米几何,薪菜盐几钱,先具之,余送酒家,无留也。?服用无赢副,客或称其佳可爱,辄喜,举授之。有陈苌者,侯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焉。

        及裴延龄诬逐陆赞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乃约拾遗王仲舒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谊,申直赞等,累日不止。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顺宗方为皇太子,为开救,得免。然帝意不已,欲遂相延龄。城显语曰:?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帝不相延龄,城力也。

        城出为道州刺史,州产侏儒,岁贡诸朝,城哀其生离,无所进。帝使求之,城奏曰:?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供。?自是罢。赋税不时,观察使数诮责。观察府遣判官督赋,至州,怪城不迎,以问吏,吏曰:?刺史以为有罪,自囚于狱。?判官惊,驰入,谒城曰:?使君何罪?我奉命来候安否耳。?留数日,城不敢归,寝馆外以待命。判官遽辞去。顺宗立,召还城,而城已卒,年七十。(节选自《新唐书?阳城传》)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及觉,痛咎谢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①强饮客,客辞②王子皇孙,辞楼下殿

        C.①即自引满,②引壶觞以自酌

        D.①赋税不时,观察使数诮责②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

        8.文中?为开救?的?为?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B.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阳城智谋的一组是

        ①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②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③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

        ④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

        ⑤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供

        ⑥刺史以为有罪,自囚于狱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城宽厚待人。他看到有人偷他家的树,为了不使那人难堪,自己躲开了;派去求米的家奴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半路上,阳城一点也没有责备他。

        B.德宗皇帝召阳城任右谏议大夫,人们认为他一定能拼死力谏,但阳城看到朝廷腐败,皇帝又听不进谏言,于是和两个弟弟请来宾客日夜酗酒,常常喝得酩酊大醉。

        C.裴延龄捏造罪名陷害陆贽等人,皇帝信以为真,极为震怒,无人敢出来讲话。阳城挺身而出,约王仲舒一起上疏,极力揭发裴延龄的罪过,接连几天为陆贽等人申辩。

        D.观察府派判官来催办税赋,阳城就投狱自罚。判官拜见阳城说,我不过是奉命来给您请安的。判官待了几天,见阳城仍然不敢回去,只好匆忙辞别。

        第二卷(共110分)

        四、(16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⑵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

        ⑶判官惊,驰入,谒城曰:?使君何罪?我奉命来候安否耳。?

        12.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元)魏初

        室人降日[1],以此奉寄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2]夜煮茶。

        注:[1]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2]原字为外?囗?内?栾?,现字义同。Luan团圞:形容园的样子。

        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⑵?满林残照见旧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⑶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20分)

        大度读人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

        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

        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

        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她。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雨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有的人,在你有权势的时候,围着你团团转,而你 离职 了,或无权无势了,他却躲得远远的。

        你读他时,千万要理解他。因为他过去是为了某种需要而赞美你,现在你没有那种功力了,也就没有必要再为你吟唱什么赞美诗了。在此,你就需要静下心来,先想一下自己过去是否太轻信别人呢?

        有的人,在面对你倾诉深情的时候,语言的表述像一条流淌的清亮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底下,却潜藏着一股污浊的暗流。

        你读他时,千万别憎恨他。因为凡是以虚伪为假面来欺骗别人的人,人前人后活得也挺艰难,弄不好还会被同类的虚伪所惩罚,你应该体谅他的这种人生方式,等待他的人性回归和自省吧。

        有的人,在你辛勤播种的时候,他袖手旁观,不肯洒下一滴汗水,而当你收获的时候,他却毫无愧色地以各种理由来分享你的果实。

        你读他时,千万别反感。因为有人肯于分享你丰收的甜蜜,不管他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理,都应该持欢迎的态度。你做出一点牺牲,却成全了一个人的业绩欲,慢慢地,会让他学会一些自尊和自爱。

        有的人,注重外表的修饰,且穿着显示出一种华贵,而内心深处却充满着空虚,充满了无知和愚昧,那种 文化 的形态,常常不自觉的流露在他的言语行动中。

        你读他时,千万别鄙视他。因为他不懂得服装是裁缝师制作的,仅仅是货币的标志,而人的知识、品德和气质,却是一个人真正的人生价值。对于庸俗的人,你应及时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

        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也读微笑背后的狡诈?

        读人,最重要的是读懂怎样的人。

        读人,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因此,读人时,要学会宽容,要学会大度,由此才能读到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才能读出欢乐,才能读出幸福。

        尽管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人之书?,但我会一直努力从各个方面去阅读。

        13.读人?的?读?在文中的语境词义是什么?(10字以内)(3分)

        答:□□□□□□□□□□

        14.正文中有5组?有的人?你读他时请把这5组中的另外4组内容加以概括。(8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要理解势利的人。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在文中说?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来。(45个字以内)(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不属于?大度读人?内涵的两项是(4分)

        A.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文字写就得书更难。

        B.读人,就是要善于体谅别人的困难,不依赖别人。

        C读人,也不要埋怨别人太势利,要 反思 自己而不轻信于人。

        D.读人,不要反感别人来分享你的胜利果实,这是让他学会自尊自爱。

        E.读人,要努力从各个方面去阅读他,读出其本质来。

        >>>下一页更多精彩?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试卷(附答案)

        Ⅰ 语文成语

        眉开眼笑:画一个笑脸

        七上八下:上面画七只竹筒,下面画八个竹筒

        鸟语花香:画上鸟儿,在鸟的周围画上音符,再画上花

        垂头丧气:画一个哭脸

        花好月圆":画上一个圆圆的圆圈代表月亮,再画上几朵好看的花

        按照以上就可以了,呵呵~

        若有帮助,请采纳啊~

        Ⅱ 语文问题 成语

        1.形容运笔自然酣畅来

        (

        挥洒淋源漓

        )

        2.另一种巧妙的心思(

        匠心独运

        )

        3.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心旷神怡

        )

        4.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突然有惊人的表现(

        一鸣惊人

        )

        5.想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议论纷纷(

        沸沸扬扬

        )

        6.一句话包含两个意思,即表面上一个意思,而暗中去藏着另一个意思(一语双关

        )

        7.不听劝告,固执的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一意孤行

        )

        Ⅲ 语文题 (成语)

       

        ABAC:自言自语,自作自受 谢天谢地,自由自在

        AABC:彬彬有礼,娓娓动听,寥寥无几,息息相关

        ABCB:出尔反尔,大错特错,倚老卖老,将心比心

        深入(浅)出 如(鱼)得水 如(胶)似漆 (重)如泰山 (固)若金汤

        似(水)流年 归心似(箭) 一(日)千里 日理(万)机 闻风丧(胆)

        冰清玉(洁)(狗)仗人势

        神话传说:精卫填海,开天辟地,八仙过海,夸父逐日

        宗教成语:半路出家 .大彻大悟 混世魔王 群魔乱舞 妖魔鬼怪

        民间谚语:威武面前不屈膝,困难面前不折腰。

        002 住在山里不怕坡陡。

        003 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上不去的山。

        004 不怕百战失利,只怕灰心丧气。

        005 一发如雷,一败如灰。

        006 兵败如山倒。

        007 失败得教训,成功获经验。

        008 失败不要垂头丧气,胜利不要得意忘形

        009 失败是成功之母。 高不过脚底板。

        010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斧快不怕木柴硬。

        011 不怕风雨的牧民,羊群为他歌唱。

        012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013 困难象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014 困难常常有,千万别低头。

        015 迎着困难走,困难化不流。

        016 别困河深不渡河,别因困难不进取。

        017 钢铁怕火炼,困难怕志坚。

        018 环境困不住志士。

        019 山高挡不住愚公,困难吓不倒英雄。

        020 暴风吹不倒昆仓山,困难吓不倒英雄汉。

        021 大海不怕雨水多,好汉不怕困难多。

        022 懦夫把困难看作沉重的包袱,勇士把困难化为前进的阶梯。

        023 不要因为困难就失去勇气,困难常常是长志气的根子。

        024 风浪里试舵手,困难中识英雄。

        025 好汉面前无困难,困难当中出英雄。

        026 经不起风吹浪打,算不得英雄好汉。

        027 困难是懦夫回头的起点,也是勇士前进的起点。

        028 创亦难,守亦难,知难不难。

        029 你如果遇到困难,请你不要叹息;正如月亮遇到日蚀,只是暂时的。

        030 船破有底,底破有三千竹钉。

        031 船破有帮,帮破有底。

        032 困龙也有上天时。

        03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034 银河纵隔断,自有鹊桥通。

        035 要想找到珊瑚和玛瑙,就得下到大海里边;要想找到宝石和碧玉,就得翻过万千山。

        036 胜利是克服了无数困难取得的

        037 不顶千里浪,哪来万斤鱼。 船乘风破浪才能前进;人克服困难才能生存。 不登高山,不显平地。 不到高山,不知平地。

        民间成语:嫦娥奔月 精卫填海 后羿射日 八仙过海 大闹天宫

        哪吒闹海 守株待兔 亡羊补牢 掩耳盗铃 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

        不到长城非好汉 负荆请罪 自摆乌龙

        退避三舍 洛阳纸贵 草木皆兵 按图索骥 后来居上 邯郸学步 守株待兔

        Ⅳ 君子不齿的成语出处

        《师说》韩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庄子.天下》:“百官以此相齿。”齿,表并列。

        Ⅳ 高考语文成语题及答案解析

        熟能生巧解释: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示例:要想掌握技术,只有勤学苦练,才能熟能生巧。语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含褒义

        Ⅵ 关于语文成语题目

        1.从下面的成语中选出与后面的成语意思相反的成语(填序号)

        A.门可罗雀 B.分道扬辘 C.一成不变

        D.一丝不苟 E融会贯通 F.残缺不全

        完整无缺(F ) 一知半解( E) 粗枝大叶( D)

        千变万化(C )志同道合(B ) 车水马龙( A)

        Ⅶ 跪求 高中语文成语或词语选择题一共20道 附带答案与讲解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 盗版是把双刃剑,在墨西哥著名的特比多地区跳蚤市场,视听产品的盗版问题十分严重,给国内演艺界造成了损失,也使国外投资者望而却步。

        B. 南昌一生产酱油的厂家在酱油中添加了人工色素和粘稠剂,却大做广告“保证不添加人工色素”,这简直是掩耳盗铃。

        C. 朝鲜外交部发言人说,美国就子虚乌有的“浓缩铀计划”指控朝鲜,这只能被看作是有意拖延核问题的解决。

        D. 吉林市中心商厦一楼窗户全部焊有粗粗的铸铁护栏,一位消防专家指出,这样的做法是消防法规所令行禁止的。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曾几何时,人们为青少年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看美国片、日韩剧而焦虑;甲申年的春节,人们欣喜地看到:中华民族传统佳节的魅力,正在世界各地焕发异彩。

        B.接到群众报案,干警们迅速赶到现场,在出租车上发现一张身份证,他们按图索骥找到肇事者。

        C.每逢节假日,一些商家打着“买一赠一”的旗号欺骗消费者,他们或是将手表带拆下,或是将音响和原配话筒分开,这种拉大旗作虎皮的做法,使消费者明明吃了亏还以为讨了便宜。

        D.有些人写文章特别长,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巴以问题闹成今天这样的局面,主要的责任方是以色列,但巴勒斯坦也有责任。

        B.我拿他当最好的朋友,而他却利用我对他的信任出卖我公司的商业秘密,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C.电信体制改革后,手机用户增长的速度超过了固定电话,手机也成为普通百姓几乎是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

        D.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反相成、互相促进的,德治是从内部约束人,法治是从外部制约人。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和珅说:“我虽有百万雄兵,但也不能发兵去救纪晓岚,我不过是个掌钥匙的丫头,当得了家可做不了主。”

        B.我这辈子所作所为,你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说我傻瓜,说我做梦的,今天我要做件事让你瞧瞧。

        C.为了赶路,他另辟蹊径,沿着江边小道行驶,不料驾驶失控,出了车祸。

        D.我们要对他们进行教育,如果他们接受教训,重新做人,可以既往不咎,如不悬崖勒马,则要严肃处理。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无论学习哪一门功课,把基础知识掌握得扎实了,把基本方法运用得熟练了,自然就能做到游刃有余。

        B.下课之后,班上的那几个“混世魔王”扔书包丢本子,拍桌子踢凳子,吼叫吵闹,把教室闹得沸沸扬扬,乌烟瘴气。

        C.我们固然要为实现理想而执着奋斗,但是,有时理想与现实并不协调,需要适当调整改变,这叫做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D.为解决眼前木材紧缺的情况而乱砍乱伐,破坏森林,这无疑是饮鸩止渴,后果不堪设想。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因为这两件事是不共戴天的——作文要热情,教书要冷静,所以我们遇事还是要冷静对待为好。

        B.有些干部也高唱廉政之歌,可一次宴会竟一诺千金,广大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C.新年伊始,喜庆的春节即将来临,更有浪漫的情人节接踵而至。

        D.日本小泉首相不顾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反对,再次参拜靖国神社,真是一个口惠而实不至的家伙。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这本50多页的《 *** 教育访谈录》,文风朴实,集中展现了 *** 同志对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的鞭辟入里的思考,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和可读性。

        B.妈妈一向要求我很严格,有一次我背古文时错了一个字,妈妈就不准我吃饭。妈妈唱红脸,爸爸唱白脸,所以我当时喜欢爸爸多一点。

        C.阴错阳差,汪曾祺和施松卿在大学毕业后,都到中国建设中学任教,二人一见倾心,相识恨晚,结发后,举案齐眉,白头到老。

        D.人类三十年来对火星的种种探测尝试表明,火星曾有过和地球相似的条件。究竟是否如此呢?为了彻底弄清它的真相,美国宇航局发射了“勇气”号和“机遇”号两个机器人“漫游者”,去探索这颗红色星球的庐山真面目。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与括号内的词语能够互换、意思不变的一组是 ( )

        A.俄罗斯这些年由于国家总体实力下降,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北约东扩的战略进攻,也只能是打碎了牙齿往肚里咽,虽然心怀不满,却也无可奈何。(忍辱负重)

        B.台独分裂势力不顾全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在台湾搞所谓“公投”,其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落得个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的可耻下场。(自取其咎)

        C.《现代汉语词典》是我国第一部完全按照国家有关语言文字的各项政策法规编写的词典,有人对这部词典鸡蛋里挑骨头,其实,语文工作者和大中小学的广大师生会在使用着感受到它规范的权威性和实用性。(求全责备)

        D.几年来,中国航天发射总公司与外国一些卫星制造商签定了卫星代发射合同并完成了各项发射计划,有关新闻媒体曾评论说:没有金刚钻,怎会揽瓷器活?这是中国航天技术实力的展现。(艺高人胆大)

        9.下列各句中的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站在新世纪的门口,眼中是太多的浮华和喧嚣,人们往往乐于浅尝辄止地游历四方,匆忙间,却忽视了文化的绚烂和土地的厚重。

        B.陈水扁罔顾台湾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打着和平与民主的幌子,一意孤行地推行挑动两岸民众对立、破坏两岸关系的所谓公投。陈水扁图谋分裂祖国的狼子野心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C.老李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是举案齐眉。

        D.随着调查的深入,非洲某国前总统食用人肉这一耸人听闻的事实得到了揭露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假日旅游所到之处山青水秀,风光迷人,华屋山丘,美景非常。

        B.这部小说描写当代青年的都市生活,内容丰富,视角独特,

        语言幽默,声情并茂。

        C.他相信自己做事练达,加上皇上宠信,未出师就先声夺人,成功自然是有指望的。

        D.你千万不要相信他,他说话没谱儿,经常是言而无信,一言九鼎呢!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而交楼标准与销售时的承诺无法兑现的问题则多数因为开发商在销售时的宣传广告过分夸大和美化了自己的项目。这样虽然可以使销售周期缩短,资金回收加快,但这种短期行为却为今后的交房酝酿了极大的风险隐患。因为,"丑媳妇"早晚是要见"公婆"的。

        B.谁再也不吊胃口了,因为那个靠帮派势力上台的党委书记被撤了职……

        C.青岛队主教练汤乐普根据这种情况,决定让这员新丁"吃小灶",先单练一周,然后再随队训练。

        D.别"闯红灯",这不仅是对我们党政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对于我们体育健儿来说,同样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使自己树立别"闯红灯"的意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正当全球炎黄子孙为“神州”五号首次载人航天的成功而奔走欢呼之时,国际上也出现了一种对中国航天事业评头论足,妄加猜测的现象。

        B.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启动,各种教材也纷纷改头换面,今年九月,数种理念先进、编排科学的新版教材已经与广大学生见面。

        C.对日“新思维”已给日方某些人提供了这样的口实:中日关系不好的症结在中方,中国目前实行的对日政策有问题,甚至不正确,必须改弦更张。

        D.他很后悔自己干了这件傻事。人家夫妻间吵架,他却上前评理,结果使自己闹得个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13.下列句子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几名外援的到来,真是如汤沃雪,让原本处于降级边缘的球队看到了一线生机。

        B.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有多高兴了。

        C.“小丫已经主持过好几回学校的大型活动了,这次让她担任联谊活动的主持人,真是赶鸭子上架,算找对人了。”余老师一脸自豪地说。

        D.由于人们对基因研究的前景持极为乐观的态度,从而把以前似乎已平息的先天决定还是后天决定之争,再次置于众目睽睽的聚光灯下。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 ( )

        A.对于中国人民来说,首要的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尽快地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B.也许是对故土的深情吧,住在这里的老百姓大都安土重迁,不愿意搬到别处去。

        C.丁是丁,卯是卯,事情都已成定局,你还留在这里干什么?快走人吧!

        D.我天天批阅语文作业,纠正错别字,修改病句,长此以往,就养成了喜欢咬文嚼字的习惯。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 )

        A.中国书法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在我国很早就跟绘画并驾齐驱,书法家的优秀作品一直被人们当作珍贵的艺术品来收藏。

        B.张晓东实在看不惯贾辉那既不学无术又好为人师的样子,便说:“行了,对于这方面的知识我自认要比你半瓶醋强得多。”

        C.昨天晚上,那小偷可真够猖狂,李大伯一家就在客厅看电视,他竟然登堂入室,把几个房间里的首饰和现金一扫而光。

        D.已经到了这一步了,还有什么办法?一不做,二不休,我是打算拼一拼了。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福建人与福建企业的鱼贯而入,形成了福建资金特别是民间资金的大量外流,业内人士测算,眼下福建至少有数千亿民间资金流向外地。

        B.网络的优势无所不至,微机于本周四(7月24日)在网上直播该公司的2003年度投资者年度财政报告会议。

        C.本?拉登传出风声说要行刺美国总统布什,美国又几乎没有获得有关本?拉登下落的任何有价值的情报,因此美国人陷入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恐怖之中。

        D.找工作嘛,八字没一撇,你能不能让我再想想办法?我不是不尽力呀。

        17.下列句子中,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 )

        A.我校这次高考失利的原因,归根结底,无非是急功近利,小看了基础。

        B.某些学校过于高昂的学费使一些贫困家庭无力支付,也使他们的孩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C.真是天有不测风云,说时来运转,就时来运转,谁不高兴。

        D.临近年底的时候,也是公司的多事之秋,各种各样的杂事多如牛毛,大家忙得不可开交。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大家在汽车上颠了几小时,早已饥肠辘辘,所以等店主人端

        出面条时,桌上用来拌面的六碗菜已如风卷残云,被扫荡一空。

        B.旧歌新唱的一种形式就是用摇滚、电声等现代方法演绎民歌,

        对这种做法许多人持批评态度,认为这会让传统的民歌变得驴

        头不对马嘴。

        C.在1月30日女足四国邀请赛首场比赛中,中国队兵不血刃,

        以2:1战胜了加拿大队,洗雪了世界杯赛被加拿大队以4:1

        淘汰出局的耻辱。

        D.今年大年三十,武汉市 *** 请那些沿街乞讨的人吃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他们的这一举措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来我们这里办工厂,你放心好了,凡是能开绿灯的地方, *** 一定开绿灯,决不会为难你的。

        B.为了给心爱的儿子送大衣,母亲在风雪中茕茕孑立,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

        C.他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历经层层筛选,终于走到了飞行员选

        拔的最后一关,同来的二十多人只剩下他一人,这时已是成也

        萧何,败也萧何了。

        D.一个两袖清风的穷学生,想成家立业,谈何容易?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 我们有很多遗产管理者太急功近利,他们把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

        B. 他是一位学贯中西、通晓古今的学者,在学术研讨会上,每每能发表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孔之见。

        C. 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自从老师因为他上课不认真听讲而批评了他,这一段时间他再也不敢在课堂上讲话了。

        D. 开垦这片荒山的设想是好的,可是一无拖拉机,二无大批劳力,凭我们三四个人实在是爱莫能助。

        答案

        1、C。双刃剑:指事物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而句中只说了一方面。/掩耳盗铃:把耳朵捂住去偷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句中的做法是欺骗别人。/子虚乌有:指虚构的或不真实的事情,使用正确。/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而句中误作“禁止”。2、C。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使用正确。/按图索骥:照着图像去寻找良马,比喻做事死守教条,也比喻依据一定的线索去寻找人或事物。使用正确。/拉大旗作虎皮:比喻打着权威人物的旗号去吓唬和蒙骗人。使用错误 。/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比喻文章写得长而空洞。使用正确。3、D。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单方面引发形不成矛盾冲突,也比喻势力孤单办不成事。使用正确。/知人知面不知心:指人心最难揣测。使用正确。/不可或缺:或:有时。指一时也不能缺少。使用正确。/相反相成:指两个对立的事物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促进,即相反的东西也互相依赖,具有同一性,句中“德治”与“法治”不是互相对立的,而是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应改为“相辅相成”。4、C。掌钥匙的丫头,当得了家可做不了主:指无法作主。/横挑鼻子竖挑眼:指毫无道理地挑剔、指责。/另辟蹊径:比喻另创一种新风格或另找一个新途径、新方法。现在已不用它的本义。使用错误。/既往不咎:对已经过去的错误或罪责不予追究。5、B。游刃有余:指方法技能熟练或条件完备,办事顺利。/沸沸扬扬:指事情引起舆论,议论纷纷。这里使用错误。可改成“沸反盈天”。/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比喻从实际出发,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行动。/饮鸩止渴:比喻用有害的方法解决面临的困难,而不顾后果。6、C。不共戴天:指不能同在一个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极深。只能用于人,不能用于事物,这里谈的是事物,可改成“势不两立”。/一诺千金:形容信用极高,可改成“一掷千金”。/接踵而至:踵:脚后跟。脚步紧相连接到来,比喻相继不断。使用正确。/口惠而实不至:指口头给人好处,而实际上并不实行。7、D。鞭辟入里:形容文章、言论深刻、透彻,能切中要害。不能用来形容“思考”。/唱白脸:比喻装恶人,做得罪人的事;唱红脸:比喻做好人,做使人高兴的事,根据语境,把“唱白脸”与“唱红脸”对调一下。/阴错阳差:由于偶然因素造成差错,根据语境,汪曾祺和施松卿后来“举案齐眉,白头到老”,根本就没有什么差错,因此属误用。/庐山真面目: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使用正确。8、B。打碎了牙齿往肚里咽:比喻把所受的伤害、委屈埋在心里,不流露出来。/忍辱负重: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屈辱,承担责任。 鸡蛋里挑骨头:比喻故意挑剔,找毛病/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没有金刚钻,怎会揽瓷器活:比喻没有一定的本领,就不会轻易承担某种事情/艺高人胆大:本事高强的人遇事从容自信,绝不胆怯。9、B。浅尝辄止:比喻只有表面的兴趣或喜好,而不往深处研究。应改为“浮光掠影”。/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比喻野心为人所共知,不须解释。使用正确。 /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之间相敬如宾。 /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或奇特的话,使人听了震惊。应改为“骇人听闻”。10、C。华屋山丘:壮丽的建筑化为土堆,比喻迅速衰亡。 /声情并茂;唱腔优美动听,感情充沛真挚。 /先声夺人:先张扬自己的声威,以挫伤对方士气。使用正确。/一言九鼎:一句话抵得九鼎重,比喻言辞极有分量。11、B。 分析:B项应该用"穿小鞋":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吊胃口:用好吃的东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让人产生某种欲望或兴趣。/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比喻不好的东西迟早要让人知道。 /吃小灶:比喻享受到特殊照顾。/闯红灯:比喻超越法现有的规则办事。12、B。评头论足:原指评论妇女的容貌体态。现泛指对人对事等多方议论、挑剔。使用正确。/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变形式,而内容、实质不变,一般作贬义词用。使用错误。/改弦更张:原指改换琴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变更方针、政策或错误等。使用正确。/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比喻两头不讨好,两头儿受埋怨。使用正确。13、D。如汤沃雪:像热水浇在雪上,比喻事情极容易解决。而下文只说“看到了一线生机”,使用错误。/狭路相逢:指在很窄的路上遇见了,不容易让开。形容仇人相遇,难以相容。使用错误。/赶鸭子上架:比喻迫使做能力所不及的事情。与下文“算找对人了”矛盾。/众目睽睽:在众人注视、监督之下。使用正确。14、B。“当务之急”与前面的“首要”的重复。/安土重迁:重:重视。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使用正确。/ 丁是丁卯是卯:形容做事很认真,毫不马虎。使用错误。/长此以往:长期这样下去。一般用在将来时态中。应作“久而久之”。15、C。并驾齐驱:比喻相互之间不相上下。使用正确。/半瓶醋:比喻对某种知识或某种技术只略知一二的人。使用正确。/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使用错误。/一不做,二不休:指事情不做则已,做就索性做到底。使用正确。16、D。 鱼贯而入:形容如鱼头尾相接般连续进入,这里不合逻辑,应改为“鱼贯而出”。/ 无所不至: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多含贬义。可改为“无所不在”。/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父”指制造内乱的人。比喻不除掉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不得安宁。这里对象不当。/八字没一撇: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使用正确。17、A。急功近利:指急于求成,贪图眼前功利。使用正确。/英雄无用武之地:比喻有才能的人却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这里说孩子读不起书。使用错误。/天有不测风云:比喻人将会遇到什么糟糕情况无法预知。这里说时来运转,是好运气来了。使用错误。/多时之秋:指事变很多的时期。而这里是说事务繁忙,使用错误。18、A。风卷残云:比喻一下子消灭干净或击溃,也比喻很快把东西吃干净。使用正确。/驴头不对马嘴:比喻胡乱牵扯,把毫无关系的事拉到一块儿。一般形容说话。/兵不血刃:指未与敌人交锋就取得了胜利。从“2:1”的结果来看,显然是交锋了。/首屈一指:扳指头计算时,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可改成“绝无仅有”。19、A。开绿灯:比喻提供方便,使之顺利通过。使用正确。/茕茕孑立:形容无依无靠,十分孤独。/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事的是萧何,败事的也是萧何,比喻成败都由于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两袖清风:形容十分廉洁,非“贫穷”之意。

        20、A.竭泽而渔:排尽湖中或池中的水捕鱼。比喻取利只顾眼前,不作长远打算。使用正确。/一孔之见:从一个小孔里看到的事物,比喻片面的观点、见解。谦词。/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一次遭到挫折,以后长时间都产生畏惧心理。这里感 *** 彩不当。/爱莫能助:指心里愿意帮助,但因为力量不够或条件所限而做不到。开垦荒山是愿望,自身力量明显小于愿望,可改为“力不从心”或“无能为力”。

        Ⅷ 语文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花香鸟语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所以应该是A

        Ⅸ 君子不齿的成语资料

        汉语文字君子不齿

        汉语拼音jūn zǐ bùchǐ

        英文翻译gentleman do not want to be pared with somebody

        词语解释君子不屑与之并列

        字词解释君子: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不齿:不能同列,不与……同列

        Ⅹ 君子不齿的成语辨析

        此成语常被错误地理解为“君子不耻”,其实它的含义为君子不屑与之并列。

求一道高一语文题目答案

        #高一# 导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无 为大家推荐了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试卷,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裨益(bì)酾酒(shī)镂刻(lòu)流觞曲水(shānɡ)

        B.禊事(xì)干禄(ɡān)蜷缩(quán)冯虚御风(pínɡ)

        C.溘死(kè)赎罪(shú)愀然(qiǎo)义愤填膺(yīnɡ)

        D.蕈菌(xùn)商榷(zhuó)兑现(duì)便言令才(biàn)

        1.D/商榷(què)便言令才(piá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资产者尽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珠丝一样轻轻抹去。

        B.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

        C.一个人夹在各地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秋的意境与恣态,总赏玩不到实足。

        D.我梦想有一天,悠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胜光披露,满照人间。

        2.B/A尽相—竞相珠丝—蛛丝C恣态—姿态实足—十足D悠谷—幽谷胜光—圣光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所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我们应提倡“低碳生活”。

        ②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有利于经济结构,创造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③“大手拉小手。”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经验的交流会上,不少地方、学校介绍了他们的实际做法和初步成效,了群众的这句话。

        A.反应调整验证B.反应调控印证

        C.反映调整印证D.反映调控验证

        3.C/反应:机体受到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事情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反映: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调整:改变原有的情况,使适应客观环境和要求。调控:调节控制。验证:通过实验或检验证实。印证:证明与事实相符。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B.据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居民收入超过GDP的增速,为收入倍增计划释放了积极信号。

        C.漫步小径,微风送来阵阵芬芳;环顾四周,只见一棵棵腊梅树,正在那里释放幽香。

        D.鲁迅在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只想以自己诚实的劳动来换取或维持起码的生活。

        4.A/B“据……显示”句式杂糅,删去“据”或“显示”。C动宾搭配不当,“见”不能搭配“一棵棵腊梅树,正在那里释放幽香”。D成分残缺,造成主语不明,应在介词短语“在小说《祝福》中”之后加上“塑造”一词;或删去“在”。

        5.在①②画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所以有诗人赞叹:①。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尚不懂得这些,②,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A.①愈是谦虚,愈是成熟

        ②顾自低垂着脑袋

        B.①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②顾自低垂着脑袋

        C.①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②依然高昂着头

        D.①愈是谦虚,愈是成熟

        ②依然高昂着头

        二、填空题(每句两空,每空1分,共8分)

        6.根据前后句子按原文默写:

        ⑴青青子衿,。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我有嘉宾,。(曹操《短歌行》)

        ⑵,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悲夫!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⑶清风徐来,。,,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三、阅读题(共4个语段,共67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7—9题。(选择题3分,共12分)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选自《诗经?卫风》)

        7.下列各句中,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氓》的女主人公讲述自己恋爱结婚、被虐和无端遭弃的婚恋悲剧,满腔愤懑。

        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是女主人公在三年婚嫁生活中得出的痛苦经验和教训。

        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隐喻女子容颜的由美而衰。

        D.氓恋爱时“信誓旦旦”,变心则为钱财已得,“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即可为证。

        7.D/变心是因为女子色衰,以及氓品行不好。“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是当时的婚俗。

        8.《氓》三处写到“淇水”,任选其中二处所写“淇水”,赏析其作用。(4分)

        答:

        8.①《氓》三处写到淇水,所写淇水有实有虚,它成了一场悲剧婚姻的见证。②谈婚论嫁时,送子涉淇,淇水喻示了爱情的缠绵;③遭弃归途中,淇水湿帷,淇水暗合了婚姻的变故;④归家静思时,淇水有岸,淇水反衬了悲剧的宽广。(答一处2分)

        9.简要赏析《氓》中女子的形象。(5分)

        答:

        9.《氓》中女子是一场悲剧婚姻中的弃妇。(1分)她美丽多情,敢于追求美好的婚姻生活;(2分)她勤劳坚强,勇敢地面对婚变而向不专一的爱情诀别。(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选择每题3分,翻译题6分,共18分)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节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拥:持、拿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房舍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帮助

        10.C/舍:筑舍定居。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D.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1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到后洞“游历艰难”的一组是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③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⑤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⑥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⑥

        12.B/②写前洞;⑤写“我”还有力量游历,火把还足够照明;⑥写华山洞命名的原因。

        1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中志最重要。

        B.文章指出探求只要尽了志与力,即使不能到达险远、非常之境,也没有什么可悔的。

        C.作者赞美古人求思之深之广的治学精神,旨在批评当时浅尝辄止的浮泛不实的学风。

        D.平坦和近旁处,游览的人就会多;比喻如此去治学,其学问当然就难有深度和广度。

        13.C/文章没有直接“批评当时浅尝辄止的浮泛不实的学风”。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3分)

        译文:

        ⑵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分)

        译文:

        14.⑴探询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喜好游历的人也不能穷尽。(问、深、穷、)⑵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因而不能穷尽游洞的快乐。(亦、随、极)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共18分)

        故都的秋

        郁达夫

        ⑴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⑶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⑷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⑸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⑹“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⑺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⑻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的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也没有的GoldenDays。

        ⑼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2016高中生寒假专题

        (节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

        15.作者描写故都的秋景,为什么要详写故都旧院的秋?(6分)

        答:

        16.⑴~⑻段写故都“清、静、悲凉”的秋景,作者都有着怎样的心境?请据文意用三个关键词概括。(6分)

        16.闲静落寞苍凉

        17.文章末了,第⑼段有关秋的诗文的议论,有哪些作用?(6分)

        答:

        17.内容扩展:中外写秋的诗文都悲秋也颂秋,且写得出色而有味道。情感归结: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情难自已。文化渊源:中国文士最能领略北国之秋的深味。(答对两个要点即可。)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共19分)

        讲故事的人?母亲

        莫言

        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她的骨灰,于1994年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掘开坟墓,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我是母亲最小的孩子。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的一把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骂我也没有打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是我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老人碗里。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一些很有文化的人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很敬重。我们家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地将白天从说书人那里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什么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不再给我排活儿,默许我去集上听书。

        很快的,我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的听众,也不仅是我的母亲了。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有时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里人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的影子。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但我说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后来,在《丰乳肥臀》这本书里,我肆无忌惮地使用了与我母亲的亲身经历有关的素材,书中母亲情感方面的经历,则是虚构或取材于高密东北乡诸多母亲的经历。书的卷前语上,我写下了“献给母亲在天之灵”的话,这本书,实际上是献给天下母亲的。

        (摘自《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瑞典文学院的演讲》,有删节)

        18.下列对演讲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莫言讲故事常运用荒诞的叙事手法,开篇讲述“母亲的骨殖已与泥土混为一体”,就有点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

        B.讲故事的人讲述母亲,其中半碗饺子给了“乞讨的老人”的故事,从行动和语言上真切表现了母亲善良的性格。

        C.母不嫌儿丑,在母亲看来,我的“鼻眼不缺,四肢健全”就是美的了。母亲如此开导我去平和地面对艰难岁月。

        D.对我的成长,母亲深陷矛盾中,她不愿我将来“靠耍贫嘴吃饭”,却又支持我看书,甚至听任“我去集上听书”。

        E.这篇演讲,并非“肆无忌惮地使用了与我母亲的亲身经历有关的素材”,故事看似平常,却蕴含着做人的道理。

        19.童年的一次失手,成了“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最早”有深意吗?请简要说明。(4分)

        答:

        19.深意:对幼时失手打碎热水瓶母亲却没有打骂“我”感到意外而有了早且深刻的记忆,(2分)同时,第一次直觉了母亲教育儿子的宽严不误。(2分)

        20.母亲为什么说“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20.是同一个人,(1分)但眼前的是白发老人,不复是麦田看守人;(1分)母亲教育孩子忘掉仇恨,学会宽容。(2分)

        21.“母亲泪流满面”,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答:

        21.“我”多算了买白菜老人一毛钱事小,却关乎人品,(3分)一是贪小便宜,(1分)二是少同情心,(2分)因此母亲痛苦万分。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老木匠想退休,与妻儿共享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要他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答应了,但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出的是粗活。房子建成了,老板把门钥匙递给他,说:“这房子是我给你的礼物。”老木匠惊呆了。

        生活是自己创造的。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为什么不做到呢?

        请你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思考,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得抄袭。

        22.审题参考:

        好工人老木匠,因为要退休了,要与妻儿共享天伦之乐了,在建最后一座房子的时候心不在焉而出了粗活,他得到的是一幢经自己的手而粗制滥造的房子!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

高中语文阅读题常考的题型介绍:高中语文现代文常考题型

       到了逼近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的日子里,认认真真做好每份语文期末试题,能有效的检查出你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

        一、默写(本大题1小题,共14分,每空1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4分)

        (1)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3)总角之宴, 。 ,不思其反。(《诗经?氓》)

        (4)还顾望旧乡, 。 ,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

        (5)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6)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

        (7)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二、阅读(本大题9小题,共 4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0小题。

        (一)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5分,每小题1分)

        ①或取诸怀抱: ②放浪形骸之外: ③况修短随化

        ④不能喻之于怀: ⑤亦将有感于斯文: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②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4.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5分)

        (二)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食不重肉 重:偏重

        B.即危行 危行:正直行事

        C.入闺 闺:内室

        D.其后夫自抑损 抑损:谦虚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B.①久之,越石父请绝

        ②妾是以求去也 ②犯君之颜

        C.①婴虽不仁 D.①晏子为齐相

        ②余虽为之执鞭 ②乃为人仆御

        7.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不含通假用法的一项是(3分)

        A.晏子出,遭之涂 B.信于知己者

        C.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 D.晏子于 是延入为上客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抓住车夫妻子从门缝里窥视的细节,来揭示一个女子的内心隐秘。从瞬间的窥视到提出离婚,御妻的神色、姿态、心理已然活现,不仅闪耀着个性的光芒,也表现了她独特的看人标准。

        B.作者写石父、写御妻、写御者,是为了写晏子。这种借宾形主的手法,使晏子的形象更加丰满。

        C.一个身为囚犯的石父,晏 子却解救他,尊重他;一个地位卑贱的车夫,晏子却提拔他,荐为大夫。其目的主要是显示晏子自己的国相风度。

        D.司马迁赞美晏子,实则表达自己强烈渴望知己的 心情。所以,他在赞语中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三)

        10.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别匡山

        李白

        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注]匡山,位于李白故里青莲乡之北五十余里。

        (1)请概括这首诗的风格特点,并结合诗句加以说明。(6分)

        (2)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三、阅读(本大题5小题,共3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小题。

        (一)

        (1)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

        (2)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11.选段(1)出自 (作者)写的《 》,选段(2)出自 (作者)写的《 》。(4分)

        12.请从内容和写法等方面比较这两个选段的异同。请简要作答。(6分)

        (二)

        (1)邢夫人将房内人遣出,悄向凤姐儿道:?叫你来不为别的,有一件为难的事,老爷托我,我不得主意,先和你商议。老爷因看上了老太太的鸳鸯,要他在房里,叫我和老太太讨去。我想这倒是平常有的事,只是怕老太太不给,你可有法子?凤姐儿听了,忙道:?依我说,竟别碰这个钉子去。老太太离了鸳鸯,饭也吃不下去的,哪里就舍得了?况且平日说起闲话来,老太太常说,老爷如今上了年纪,作什么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没的耽误了人家。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作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太太听这话,很喜欢老爷么?这会子回避还恐回避不及,倒拿草棍儿戳老虎的鼻子眼儿去了!太太别恼,我是不敢去的。明放着不中用,而且反招出没意思来。老爷如今上了年纪,行事不妥,太太该劝才是。比不得年轻,作这些事无碍。如今兄弟、侄儿、儿子、孙子一大群,还这么闹起来,怎么见人呢?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2)鸳鸯只咬定牙不愿意。他哥哥无法,少不得 去回复了贾赦。贾赦怒起来,因说道:?我这话告诉你,叫你女人向她说去,就说我的话:?自古嫦娥爱少年?,他必定嫌我老了,大约他恋着少爷们,多半是看上了宝玉,只怕也有贾琏。若有此心,叫她早早歇了,我要她不来,以后谁还敢收?此是一件。第二件,想着老太太疼他,将来自然往外聘作正头夫妻去。叫她细想,凭她嫁到谁家,也难出我的手心。除非她死了,或是终身不嫁男人,我就伏了 她!若不然时,叫她趁早回心转意,有多少好处。?贾赦说一句,金文翔应一声?是?。贾赦道:?你别哄我,我明儿还打发你太太过去问鸳鸯,你们说了,她不依,便没你们的不是。若问她,她再依了,仔细你的脑袋!?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3)平儿笑道:?老爷把二爷打了个动不得,难道姑娘就没听见?宝钗道:?早起恍惚听见了一句,也信不真。我也正要瞧你奶奶去呢,不想你来了。又是为了什么打他?平儿咬牙骂道:?都是那什么贾雨村,半路途中哪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今年春天,老爷不知在哪个地方看见了几把旧扇子,回家来看家里所有收着的这些好扇子都不中用了,立刻叫人各处搜求。谁知就 有一个不知死的冤家,混号儿世人叫他作石呆子,穷的连饭也没的吃,偏他家就有二十把旧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门来。二爷好容易烦了多少情,见了这个人,说之再三,他把二爷请到他家里坐着,拿出这扇子,略瞧了一瞧。据二爷说,原是不能再有的,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写画真迹,回来告诉了老爷。老爷便叫买他的,要多少银子给他多少。偏那石呆子说:?我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老爷没法子,天天骂二爷没能为。已经许了他五百两,先兑银子后拿扇子。他只是不卖,只说:?要扇子,先要我的命!?姑娘想想,这有什么法子?谁知雨村那没天理的听见了,便设了个法子,讹他拖欠官银,拿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这扇子抄了来,作了官价送了来。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老爷拿着扇子问着二爷说:?人家怎么弄了来?二爷只说了一句:?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老爷听了就生了气,说二爷拿话堵老爷,因此这是第一件大的。这几日还有几件小的,我也记不清,所以都凑在一处,就打起来了。也没拉倒用板子棍子,就站着,不知拿什么混打一顿,脸上打破了两处。我们听见姨太太这里有一种丸药,上棒疮的,姑娘快寻一丸子给我。?宝钗听了,忙命莺儿去要了一丸来与平儿。宝钗道:?既这样,替我问候罢,我就不去了。?平儿答应着去了,不在话下。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13.请结合选段,分析贾赦的形象特点。(8分)

        14.选段中平儿口中的?二爷?是谁?他为什么挨打?(6分)

        15.贾雨村在石呆子事件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一事件反映出怎样的社会现象?(8分)

        四、写作(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母亲握着婴儿柔软的小手,像是拥有了全世界;父亲一双有力的大手拉住一双小手,再难走的路瞬间成了坦途?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双难忘的手:或送你温暖,或给你力量,或给你勇气?请根据你的经历与体验,写写你与一双手的故事。

        要求:①写一篇记叙文;②自拟题目,自定立意;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答案

        一、本大题1小题,共14分,每空1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4分)

        (1)层林尽染 百舸争流

        (2)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3)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

        (4)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5)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6)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7)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二、本大题 9小题,共 44 分。

        2.(5分,每小题1分)

        ①胸怀抱负 ②身体、形体 ③自然 ④明白 ⑤这次集会的诗文

        3.(7分)

        ①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相与?俯仰?各1分,句意1分。)

        ②纵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兴叹抒怀的原因是相同的,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虽?所以?致?各1分,句意1分。)

        4.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就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意思对即可)

        5.A(重:两种 )

        6. D动词,做(A介词,凭借/介词,因为;B助词,无实义/助词,?的?;C连词,虽然/连词,即使)

        7.D(A?涂?通?途?;B?信?通?伸?;C?寤?通?悟?)

        8. C(解救、尊重在囚禁中的石父,这是晏子求贤的表现;提拔推荐知过自改的车夫,这是晏子荐贤的表现。)

        9.(1)国君讲道理,晏子就遵照命令办事;国君不讲道理,他就权衡命令以后再行事。(?道?、?顺命?、?衡命?各1分,句意1分)

        (2)今天我看他外出,思想深沉,常有自居人下的样子。(?志念?1分,句意2分)

        10.(1)风格:清新自然、优美。(1分)主要体现在前三联对匡山自然美景的描写上。山色斑斓、藤蔓摇曳、野径交错,秀丽清幽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农人带樵晚归、 诗人以犬为伴,听猿啼,看鹤飞,生活安闲舒适。(4分)景物描写紧扣尾联?清境?。(1分)

        (2)尾联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与依恋,更表达了想在盛世施展才能的远大抱负。(2分)

        三、本大题5小题,共32分。

        11.老舍《想北平》,郁达夫《故都的秋》(每空1分)

        12.同:都表达了对北平的热爱赞美之情。异:①老舍写的是心中的北平,作为地道北平人,他的一切与北平血脉相连;郁达夫写的是眼中的 北平,带着一种外乡人的新鲜好奇。②老舍写的北平是自然的,选取的景物很普通,似信手拈来却浸透他对北平深挚真诚的爱,不需要太多写作技巧。 郁达夫以赏玩家的身份欣赏北平,调动各种感官捕捉北平的秋味并进行细腻的刻画。

        13.①昏庸,不思进取。凤姐引贾母的话?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作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

        ②好色成性,荒*无耻。看上贾母的贴身丫鬟鸳鸯,竟不知廉耻地让邢夫人出面张罗。

        ③仗势凌人,性格残暴。威逼鸳鸯的哥哥:?你别哄我,我明儿还打发你太太过去问鸳鸯,你们说了,他不依,便没你们的不是。若问他,他再依了,仔细你的脑袋!?看上石呆子的古扇,想尽办法占为己有,不管他人死活。

        总之,贾赦是封建地主阶级中无德无才者的代表,他们是社会的蠹虫,空享袭位,贪图享乐,坏事做尽,这样的阶级注定自取灭亡。(每点2分,总结2分)

        14.?二爷?指贾琏。(2分)原因:①贾琏当面揭贾赦的短,让贾赦恼羞成怒;(2分)②平儿说的?还有几件小的?,应指贾琏夫妇在鸳鸯这件事上不出力,使贾赦在众人面前出丑。(2分)

        15.帮凶。虽然由平儿转述,但不难推测贾雨村的作为应是贾赦授意。(2分)社会现象:①封建地主阶级与官府勾结,欺压百姓;②官府腐败黑暗,视百姓为草芥;③黑白颠倒,百姓无处伸冤。④统治阶层残忍,手段卑劣,善造冤假错案。(答对3点即可,最高不超过6分)

        四、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16.作文评分细则另行制订。

       猜你喜欢:

        1. 2015-2016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2.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3.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

        4.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5. 高一语文必修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高三网权威发布高中语文阅读题常考的题型介绍,更多高中语文阅读题常考的题型介绍相关信息请访问高三网。 导语语文的阅读题是高考必考的题,想要做好这类型的题,学生要知道这类型的题是怎么考的?下面大范文网将为大家带来高中语文阅读题的常考类型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语文阅读题成语使用题目。

        首先根据题目要求,调动知识积累,明确成语的大致意义和感情色彩;然后聚焦语境中的关键词,就其大致意义和感情色彩做出判断。

        [例1·2013年全国课标一卷·13]

        下列各句中,双引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振振有词”,自以为理由充分,强词夺理,说个不休(贬义);语境关键词:欢迎(褒义)。感情色彩不恰当。

        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中性);语境关键词:诗词文章(中性)。意义对象不恰当。

        C.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火石,让小余心头淤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

        “电光火石”,比喻事物瞬息即逝(褒义);语境关键词:顿时消散(褒义)。意义对象恰当。答案为C。

        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中性);语境关键词:几家(中性)。意义对象不恰当。

        这道题目,四个选项,200字左右。但考查的实质是: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振振有词,很受欢迎 B.浩如烟海典籍中的诗词

        C.如电光火石,顿时雾散 D.只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其实,这四个选项里,有正面判断意义的“答案信息”,只有“顿时”一个词,其他仍然是干扰性的次要信息。

        二、语文阅读题近义词语题目

        首先聚焦近义词语的相异语素,比较差异;然后聚焦语境中与填入词语横线关系密切的词语,明确判断的依据。

        [例·2013北京课标卷·3]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文学艺术创造来源于生活,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 创作而形成的。

        ②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侧翻事故,交通、消防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 。

        ③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当电路里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保险丝就会,从而切断电源,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

        A.原形 处置 融化 B.原型 处治 融化

        C.原型 处置 熔化 D.原形 处治 熔化

        第①组,聚焦“形”和“型”比较差异。形,形态,泛指;型,模型,特指。语境关键词:创作,特指的“原型”正确。

        第②组,聚焦“治”和“置”比较差异。治,整治,对人;置,放置,对物。语境关键词:事故,对物的“处置”正确。

        第③组,聚焦“融”和“熔”比较差异。融,消融,还原成液态;熔,熔炼,固态变液态。语境关键词:保险丝,“熔化”正确。

        综上,答案为C。

        这道题目,三个句子,150多字,再加上三组近义词语。但考查的实质是:

        填入横线的词语,正确一项是

        ①以真人为创作,②对事故做出 ,

        ③保险丝会。

        A.原形 处置 融化 B.原型 处治 融化

        C.原型 处置 熔化 D.原形 处治 熔化

        如果用这样的题目来考,那每个考生都会,甚至小学生也不会错误。那么,考生失误,并非重要信息把握不住,而是被次要信息干扰所致。从这个意义来看,次要信息的干扰力量,足以把一位高考考生的智力水平降低到小学以下。

        三、语文阅读题语言连贯题目

        首先聚焦语句中关键性、相关性、关联性的词语(重要信息);然后依据重要信息寻求突破点,组合排序或作出判断。

        [例·2013北京卷·4]

        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①因为较弱的电磁辐射,也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干扰。

        ②人的大脑和神经会产生微弱的电磁波,当周围电器发出比它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时,人的神经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干扰。

        ③即使在不太强的电磁波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人也会受到影响。

        ④如果长时间出于这种强电磁波的环境中,人会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症状,强电磁辐射会使心血管疾病加重、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A.④①②③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 ②④③①

        首先,聚焦四个语句中的关键性词语:①较弱的电磁辐射,②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③不太强的电磁波,④强电磁波。

        将重要信息分组归类,显然,②④应属同类,而四个选项里,②④连在一起的,只有D。据此可知,答案为D。

        这道题目,四个句子,170多字。但考查的实质是:

        下列各项,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①较弱的电磁辐射。②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

        ③不太强的电磁波。④强电磁波。

        A.④①②③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 ②④③①

        十分清楚,聚焦重要信息是准确、快速完成题目的关键。

        这种认识,是和语文学科的性质完全一致的。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语文是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在生活中,我们一辈子就在做一件事:分割两类信息,聚焦重要信息。只是我们往往处在“自发”状态,而非“自觉”状态。你认为重要的,并不见得重要;谁认为重要的才重要呢?题目认为重要的才重要。语文高考,一份试题,七八千字,二十道左右的题目。根据题目,到相关文字中筛选、转化信息,不就得了吗?只是我们不再是“自发”,而是“自觉”。

        阅读类题目的实质二

        现代文阅读是集中体现高考阅读类题目实质的题目,各地高考试题对现代文阅读文本的称呼略有差异。

        俗称“小阅读”的文本,大多为必考题目,一般被称为论述类文本。“小阅读”题目的形式主要是选择题目。

        俗称“大阅读”的文本,有选考题目和非选考题目两类。选考题目的文本一般在实用类文章(传记为主)和文学类作品(小说为主)中选择;非选考题目的文本一般为文学类作品(散文为主)。“大阅读”题目的形式主要是简答题目。

        谈阅读类题目的实质,我们更看重题目形式。

        正因为“小阅读”文本的考查大多采用选择类题目,所以,“小阅读”名为阅读,实非一般意义的“阅读”。文本并不是阅读的目的,只是设置题目的依托;选择题和文本之间很少有深层联系。造成选项不符合文意的手法只有两种:“颠倒黑白”或“无中生有”。

        [例1·2013年全国课标一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本阅读:2—3分钟准确把握文本思路。

        大致步骤:①各语段之内,句与句比较,筛出重要语句;②重要语句内,词与词比较,把握重要词语;③连缀重要词语,把握语段大意和文章思路。

        例: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黄帝书》不应更晚。至于《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如《黄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黄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时期。

        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近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起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

        (摘编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

        文本思路要点

        一、期待老子时代新的解决线索

        二、出土佚籍使老子时代得重考

        三、汉帛书改变对早期道家认识

        四、《老子》应不晚于战国时期

        五、古书老子长于孔子说可确信

        据题精答:选择题目——排除干扰,认清实质

        ①定位——在选项中择定“定位”的关键词语,在文本中择出与之“照应”的词语,据此确定选项的照应句;

        ②对照——比较选项和照应句,找到二者有差异的表述相对照,可以接受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

        ③判定——对照中需要通过联想、推断,自觉调动自己知识和能力的积累,从而快速、准确判定选项的正误。

        1.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

        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C.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

        D.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士,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A.相对应文句: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问题实质是:“如××”是表明“××以后”。

        B.相对应文句: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

        问题实质是:“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的意思是“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

        C.相对应文句: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

        问题实质是:“受到辨伪家的怀疑”意思是“被人指为伪书”。

        D.相对应文句: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问题实质是:“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是“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

        参考答案:A

        这篇论述类文章1100多字,三道题目12个选项有870多字,约2000字。

       1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的素质在 提高,但是有些人在外宾面前却故意显出穷形尽相,伸手乞讨,丧失了人格、国格。 B《祝福》中的鲁四老爷十分顽固守旧,祥林嫂被绑架后,他只说了“可恶,然而……”真是惜墨如金。 C参加国庆*的队伍洋洋洒洒,延续了数公里,规模空前。

        D每当夜幕降临,各 大酒店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2下列各句的意思明确、无歧义的一句是( )

        A老师见到我们非常高兴,叫师母拿出水果来招待我们。

        B在校运动会开幕式上,校长和分管体育的教导主任以及其他学校的领导登上了主席台。

        C河北省邦相剑,一面刻有铭文两行十七字,另一面刻一行六个字,字小如米,笔细如发。

        D多美的杜鹃,可惜它常常使我想起蜀帝杜宇的传说,在美丽中充满了哀伤。

        3将下面六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江苏省的无锡梅园始建于1912年, 独具特色。

        ①遥临太湖 ②依山植梅 ③背倚龙山翠屏 ④以梅饰山 ⑤山因梅而幽 ⑥梅以山而秀

        A③②④⑤⑥① B①③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②⑥ D①③②④⑥⑤

        4有关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勰是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主要著作有《文心雕龙》,这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

        B陶渊明,东晋末年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其代表作有《归田园居》等。

        C《华盖集续编》是鲁迅的杂文集,《记念刘和珍君》就出自这本杂文集。《社戏》是鲁迅写的一篇小说,选自小说集《彷徨》。 D金圣叹是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他曾经批改过《水浒》。

        5《记念刘和珍君》中五次写到刘和珍“微笑着,态度温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说明刘和珍是个和蔼可亲、乐观坚毅的青年,决非*所说的“暴徒”

        B*杀害了这样的好青年,更说明他们的凶残 C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的愤慨,以激起读者的共鸣 D鲁迅不赞成徒手请愿,这样写说明鲁迅认为对*不能温和

        6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到“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哪怕希望是微茫的,真正的革命志士也会勇敢地前进 B即使是苟且偷生的人,也会从这流血事件中看到希望 C苟活者不应该悲观,因为真的猛士在为希望战斗

        D这句话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将来的意义

        7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夹江两岸连绵起伏的高山,有的耸峙云霄;有的横枕江面;有的像虎豹迎面扑来,似躲不及;有的像天女腾空飞起,仿佛转瞬即逝。(排比,将三峡的景物描绘得细腻深刻,增强了语言的分量)

        B前面的路有多长?这峡道会不会有几千几万里,会不会直通到海底甚至通到地狱?他不知道,也没有想。(设问,数问一答,自问自答,加 强语言美,有利于 抒发丰富的感情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人类的历史,对于我如同远在云天之上、不可端倪的飞鸟,此时忽如栖落在手指上,简直可以数一数它的翎毛。(比喻,新颖而美妙的比喻,来自作者对事物的丰富联想,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D海水东流,撞击、啃噬着东边的大山,年深日久,终于“凿开”一条通道,就是“三峡”。(借代,以部分代整体,造成美辞,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避免了呆板和浅露,收到含蓄委婉的表达效果)

        8依次填入下面各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 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缉查犬”的 检查,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文艺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 的作品来的。 ③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 。

        A聚集 品位 赞扬 B云集 品位 赞叹 C云集 品味 赞叹 D聚集 品味 赞叹

        9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B根据人才交流中心的统计,现在一天的登记数量是过去的两倍。 C包括4个原山东省泰安市市一级干部在内的23个经济罪犯,被推上了审判台。 D这本书出自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之手。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夏意(苏舜钦),完成13-14题。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点明时令、环境,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 B第二句“帘”字承上,点明夏席铺展在轩屋之中。诗人欹卧于其上,闲望窗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这一句是从诗句“五月榴花照银明”化用而来的。

        C末两句写树阴,写莺啼,句句从空际着笔,遂构成与昼寝相应的明丽而缥缈的意境。

        D此诗写昼寝梦中所见所闻,四句诗无一句不切夏景,又句句透散着清爽之意,读之似有微风拂面之感。

        11下面四句诗的意境和写法有一句与其他三句不同,这一句是( )

        A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D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2对下面这首臧克家的诗《三代》赏析不恰当的是一项是( )

        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1942年)

        A这首诗由三个排比句组成,没有任何的修饰和形容,质朴、简洁到了极点,诗人直抒对土地的感慨,宣泄自己的感情。 B“孩子”“爸爸”“爷爷”这三个主语独立成行,把原本三行的排比句拆成了六行;“在土里”在诗中连续出现了三次,不避重复之嫌。诗人这样安排是经过精心考虑的,饱含着他的一番苦心。

        C诗人扣住农民和泥土的关系这个独特的角度,作为自己构思的核心,表现了诗人对旧社会农民的深切同情。

        D诗人所强调的子孙“三代”同泥土的关系,正是旧社会农民生活的缩影,农民牢牢维系在那巴掌大的土地上,尽管日月穿梭,四季更替,但他们对土地的执着追求和眷恋始终不变。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33分)

        一我凭舷眺望,望着茫茫的江水。①据科学家说,在洪荒时代,四川盆地本来是个内陆海。②这江水是在什么时候凿开三峡的呢?它的源头为什么总是无穷无尽,它的流动为什么总是无止无休,它的去处为什么总是不盈不溢呢?③当它以摧山坼地之力凿开三峡 洋洋东去之时,可曾想到后来竟变成那渺小的生物──人的胯下坐骑么?④“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也许还要高远。⑤人类的历史,对于我本来如同远在云天之上,不可端倪的飞鸟,此时忽如栖落在手指上,简直可以数一数它的翎毛。

        能使用工具的人类的出现,据说距今已有两三百万年。不要小看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他们越过了人类儿童时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峡”──不,他们的步履更为艰难,他们的业绩更为伟大。人类在漫漫的行程中,每一分钟都在向着难以数计的未知的领域进军,都有难以数计的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开拓道路。于是,历史昂然前行。(8分)

        13文中划线的句子用飞鸟比喻人类历史,而飞鸟的两种形态,又各有喻意。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这两个不同的意思。(4分) ①远在云天之上,不可端倪: ②栖落在手指上,可以数它的翎毛:

        14下列两个句子放在何处可使文章的思路连贯( )

        ①海水东流,撞击、啃噬着东边的大山,年深日久,终于“凿开”一条通道,就是“三峡”。

        ②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2分) A①④ B②④ C②⑤ D①⑤

        15作者由江水凿开大山洋洋东去,想到人类历史的发展。请根据文意概括“历史昂然向前”的原因。(2分)

        二五四断想(闻一多)

        旧的悠悠死去,新的悠悠生出,不慌不忙,一个跟一个,──这是演化。

        新的已经来到,旧的还不肯去,新的急了,把旧的挤掉,──这是革命。

        挤是发展受到阻碍时必要的现象,而新的必然是发展的,能发展的必然是新的,所以青年永远是革命的,革命永远是青年的。

        新的日日壮健着(量的增长),旧的日日衰老着(量的消耗),壮健的挤着衰老的,没有挤不掉的。所以革命永远是成功的。

        革命成功了,新的变成旧的,又一批新的上来了。旧的停下来拦住去路,说:“我是赶过路程来的,我的血汗不能白流,我该歇下来舒服舒服。”新的说:“你的舒 服就是我的痛苦,你耽误了我的前程。”又把他挤掉,……如此,武戏接二连三的演下去,于是革命似乎永远“尚未成功”。

        让曾经新过来的旧的,不要只珍惜自己的过去,多多体念别人的将来,自己腰酸腿疼,拖不动了,就赶紧让。“功成身退”,不正是光荣吗?“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这也是古训啊!

        其实青年并非永远是革命的,“青年永远是革命的”这定理,只在“老年永远不肯让路的”这前提下才能成立。

        革命也不能永远“尚未成功”。几时旧的知趣了,到时就功成身退,不致阻碍了新的发展,革命便成功了。

        旧的悠悠退去,新的悠悠上来,一个跟一个,不慌不忙,哪天历史走上了演化的常轨,就不再需要变态的革命了。

        但目前,我们用“挤”来争取“悠悠”,用革命来争取演化。“悠悠”是目的,“挤”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于是又想到变与乱的问题。变是悠悠的演化,乱是挤来挤去的革命。若要不乱挤,就只得悠悠的变。若是该变而不变,那只有挤得你变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古训也发挥了变的原理。(16分)

        ⒚“演化”与“革命”有同有异,请揣摩作者的不同表述,用自己的语言简答。(9分)

        相同点: (不超过15字)不同点:“演化”是 (不超过25字);“革命”是 (不超过25字)

        ⒛(3分)作者倡导“功成身退”,这是因为:

        21.(4分)联系上下文看,“逝者如斯”的寓意是:

        三如果说瞿城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船随山势左一弯,右一转,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开一幅绝好的风景画。两岸山峰连绵不断,山势奇绝,巫山十二峰各有各的姿态,人们给它以很高的评价和美的命名,使我们的江山增加了诗意①。而诗意②又是变化无穷的:突然是深灰色的石岩从高空直 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特别好看的是悬崖上那一堆堆给秋霜染得红艳艳的野草,简直像是满山杜鹃了。峡陡江急,江面布满大大小小的漩涡,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行的旅人。但这正好使远方来的人有充裕的时间欣赏这莽莽苍苍、浩浩荡荡长江上大自然的壮美。苍鹰在高峡上盘旋,江涛追随着山峦激荡,山影云影,日光水光,交织成一片。(9分)

        22.选出对两个“诗意”的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 )

        A诗意①是就人们给巫山十二峰以很高的评价和美的命名而言的,诗意②是就眼前不断展开一幅幅风景画而言的。 B诗意①是就三峡的美而言的,诗意②是就巫峡的美而言的。 C诗意①和诗意②都是就人们给巫山十二峰以很高评价和美的命名而言的。 D诗意①和诗意②都是就眼前不断展开一幅幅风景画而言的。

        23.选出对划曲线句子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 )

        A突然发现深灰色石岩从高空落入江心,那落下的轨迹像个巨大的惊叹号。

        B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那形状像个巨大的惊叹号。

        C这个句子既描写了直垂而下、浸入江心的石岩状似巨大的惊叹号,又表达了如此壮美的景象令人惊叹的感情。

        D突见石岩直垂浸江的景象,产生石岩“从高直下”的动感,不禁发出惊叹。

        24.对“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的表达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用听觉形象比喻视觉形象,描绘了恬静、安适的意境。 B绿茸茸的草坂给人的感受,与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给人的感受相通。 C 用听觉形象使视觉形象具体化,描绘了恬静、安适的意境。

        D欣赏那绿茸茸的草坂,仿佛是在听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三、填空(22分)

        25.下列一段话,有多余的语句可删掉,请指出三处,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2分)

        我①一紧张,猛地捏车的②前闸,致使我的③身体一下失去了平衡,从车上④摔了下来,把我的⑤左臂和左腿都⑥摔破了。

        26.在下列横线上各补写一个句子,使这段文字观点鲜明、结构清晰。(4分)

        不少人并没有学过写作方法,文章却写得很好,这是事实, (不超过18字)。民间歌手并没有 学声乐,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反对人们学习声乐;建筑天坛的工匠没学过建筑学,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反对人们学习建筑学。我们认为 。(不超过20字)

        27.本单元的几篇文章思路明晰,《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文主体的思路是:

        → → ;《记念刘和珍君》的全文思路是: → → ;《过万重山漫想》在漫想时由穿过三峡的第一个,想到了 ,想到了 ,想到了 。(9分)

        28.“真的猛士, ,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此句中的哀痛者是指猛士为 而感到哀痛,以 为幸福。“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 。”作者无话可说的原因是 ;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是 。(7分)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D A D D B C D A D B D D C A

        ⒗①历史悠长久远,神秘莫测 ②感悟到了历史发展的真谛

        ⒘B ⒙不断开拓,不断战胜自然

        ⒚相同点:新的取代旧的;不同点:“演化”是新老悠悠的交替,按常规运作,即旧的悠悠死去,新的悠悠生出; “革命”是新的挤掉老的,即采取强行手段迫使旧的变化

        ⒛功成者退了,新的才能上来,社会就会正常演化,不再需要变态的革命

        21.人类社会的新旧演化如不息的流水一样,悠悠不断,永远向前

        22.A 23.A 24.C 25.②③⑤

        26.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反对学习写作方法;学习写作方法对提高创作水平还是有用的

        27.回顾历史→直面现实→展望未来;写作缘起→记念主体(相识和遇难经过)→教训意义;想到了“绝然不是第一个”,想到了人类历难以计数的“第一个”,想到了千百年后他们会崇敬我们的精神。

        28.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为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景和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以为了改变黑暗现实,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幸福。不 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原因是*的凶残暴虐让人瞠目结舌,缘由是惨象和流言,即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和御用文人的无耻诬蔑。

       今天关于“高中语文成语填空题目及答案”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