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破釜沉舟是哪个历史人物_成语破釜沉舟是哪个历史人物的典故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成语破釜沉舟是哪个历史人物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破釜沉舟写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2.破釜沉舟成语故事跟哪个人物有关

3.下列成语的主人公是谁?(卧薪尝胆、破釜沉舟、闻鸡起舞、三顾茅庐、入木三分、乐不思蜀。)

4.破釜沉舟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成语破釜沉舟是哪个历史人物_成语破釜沉舟是哪个历史人物的典故

破釜沉舟写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项羽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源于历史上著名的巨鹿大战。这段历史大家也都清楚,就是秦将王离率众20万人围困赵国巨鹿,楚王派大将宋义率兵救援,却于安阳停止前进。项羽一怒之下杀死宋义率军渡河,然后破釜沉舟只带三天食物,以激发众军士气,一举打败秦军,并生擒王离,杀其副将苏角,最终逼迫秦将章邯率另20万秦军投降,消灭了秦军主力。

       应该说,在中国历史上巨鹿之战起着重要作用,因为没有巨鹿之战,就没有秦朝的灭亡,但这一战役本来应该是秦军获胜、诸侯军大败的,却由于秦军的失误,改写了历史,成就了项羽。

       我查了一些资料,发现楚将宋义只在巨鹿之战出现过,而且被项羽所杀。中国通史在提到宋义时,也冠以“贪生怕死”之名,所以“下令全军不得出击”。实际上,当时秦赵两军激战正酣,赵军虽处弱势,却并不是马上就会土崩瓦解。巨鹿城外,还有赵将陈余的数万人马和前来救援的其他诸候的人马。宋义停留46天不进,究竟是因为“贪生怕死”,还是出于战略上的需要,消耗双方,主要是在消耗秦军之后,击敌疲惫,我们已经无处可查,但是项羽的破釜沉舟却存着致命的漏洞。

       秦军也许是过于轻敌,并没有把这区区5万楚军放在眼里,所以当楚军渡河之后,就列队迎敌了,结果被已经步入绝境的楚军打败。如果秦军更聪明一些,采取坚守不出的战术,会是什么样呢?不用太多时间,只需三五天,楚军军心必定瓦解,不战而溃散。

       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马谡的街亭之战,当马谡想利用魏军断其水源鼓舞士气与魏军决战时,魏军却并不与之战,直至其军心瓦解。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由于受后勤保障困难都因素的影响,每次向前突进只能带7天的食物,前几次战役美军受到较大损失,但总结出规律的美军于我军发动的第五次战役中,先主动后撤不接战,待我军食物消耗差不多的时候,再杀个回马枪。事实证明,第五次战役我军也是伤亡惨重。

       秦军另外一个失误是领会的军事思想不深(这有点儿难为古人啊)。诸葛亮打仗用火攻多,打仗用“围点打援”比较多。秦军围困巨鹿的时候,有多路诸候军在外围扎营,可能是战略上的考虑,也可能是惧于秦军的实力,都未立即前往救援。这时,秦军竟置外围诸候军于不顾,专心攻打巨鹿。虽然单股诸候军并不多,最多不过5万,可几股合起来,也有几十万人马。真要是打起来,秦将王离的20万,加上章邯的20万,纵然能击败诸候军,可自己也会受不小的损失,何不采取“围点打援”、“各个击破”的战术,先把外围的敌人清除掉。外围的援军没有人,巨鹿的守军也会军心涣散,所以说击败援军之时,也就是城破之日。

       秦军的两个失误,导致了秦朝的灭亡。虽然项羽的破釜沉舟存在着巨大的漏洞,但成者王侯败者寇,项羽的英名留传了下来,破釜沉舟的成语留传了下来。否则,破釜沉舟很可能会是另外一层意思了。

破釜沉舟成语故事跟哪个人物有关

       破釜沉舟的主人公是项羽

       破釜沉舟_釜:煮饭用的一种锅;舟:船。打破饭锅,凿沉渡船。比喻决一死战。

       项羽的简介: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是与孙武、韩信等人齐名的顶级名将之一。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公元前209年从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巨鹿之战摧毁章邯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兵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长江段西)边自刎。

下列成语的主人公是谁?(卧薪尝胆、破釜沉舟、闻鸡起舞、三顾茅庐、入木三分、乐不思蜀。)

       和楚霸王项羽有关,具体如下:

       项羽是楚国人,少年习武,能将百斤鼎高举过头。长大后跟随叔父参加推翻秦朝的起义。

       有一次,秦军攻下了赵国,赵王逃到巨鹿,急忙派人向楚国求援。

       楚王派项羽带领二十万楚军前去救赵。项羽先派英、蒲两位大将率两万人做先锋,然后,自己率主力渡河。渡过了河,项羽命令将士,每人带三天的干粮,把军队里的饭锅全砸了,把渡河的船只全凿沉了。他对将士说:“我们‘破釜沉舟’,有进无退,三天之内,一定要打退秦军!否则只有饿死在这里!”

       项羽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个个士气振奋,一个人抵十个,十个人抵百个,越战越勇,终于把秦军打得大败而逃。

       经过这次战役,项羽名声大振,成了各路反秦的统帅。

破釜沉舟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1.卧薪尝胆——勾践;

       2.破釜沉舟——项羽;?

       3.闻鸡起舞——刘琨;

       4.三顾茅庐——刘备;

       5.入木三分——王羲之;

       6.乐不思蜀——刘禅。

       具体成语故事如下:

       1、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2、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军。

       3、闻鸡起舞

       东晋时期,北方大部分土地被金人占领,司州主簿祖逖和刘琨两人想要收复北方的领土,他们经常畅谈到深夜,然后听到公鸡打鸣就起床练剑。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祖逖带兵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

       4、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葛亮在隆中茅草房,自耕自食,但很有学问,人称“卧龙先生”。徐庶给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和关羽、张飞亲自到卧龙冈拜见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第三次终于见到诸葛亮,诚心请诸葛亮出山。

       5、入木三分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7岁时开始练习书法,他练字十分刻苦,经常在水池边练字,池水都染黑了。33岁时写《兰亭集序》,37岁写《黄庭经》,后来因更换写字的木板,工匠发现王羲之笔力强劲,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

       6、乐不思蜀

       三国时蜀国昭烈帝刘备死后,刘禅即位。诸葛亮死后,蜀国灭亡。后主刘禅投降了司马文王司马昭。司马昭宴请刘禅,故意安排蜀国的节目,刘禅看得津津有味,司马昭问刘禅感受如何,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司马昭讥笑他麻木不仁。

       破釜沉舟的主要人物是项羽。

       破釜沉舟典故出自秦末的钜鹿之战。前208年十二月(西历公元前207年),项羽为报叔父项梁之仇,亲率二万精兵进攻秦国王离及章邯。渡漳水后,命令兵士凿沉船只,打破煮食用的釜镬,只带三日干粮。最后于钜鹿大败秦军。

       后世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反顾。

       成语解释

       近义词 :义无反顾、背水一战、决一死战、背城借一、孤注一掷、济河焚舟

       反义词:优柔寡断、瞻前顾后、举棋不定,抱头鼠窜,望风而逃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做事的决心很大。?

       解释:釜:煮饭用的一种锅;舟:船。打破饭锅,凿沉渡船。比喻决一死战。

扩展资料:

       项羽(前232年-前202年),名籍,字羽,以字行,楚国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秦朝末年西楚军事家,政治家。

       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七岁后随叔父项梁迁吴中,秦末民变期间在会稽郡治所吴县(今江苏苏州)起兵反秦,被楚后怀王封为鲁公。前207年钜鹿之战中,项羽统率楚军五万大破秦军四十万,决定秦朝覆亡之势,秦三世[来源请求]自降为“秦王”,不再称“皇帝”。项羽起兵三年,即率领山东六国诸侯灭秦,分封天下,政由羽出,自封“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年仅二十五岁。

       前206年,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项羽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因分封矛盾引起各路诸侯纷纷反叛,且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未能重用范增、韩信、陈平,最后反被刘邦所灭。前202年,项羽在垓下之战为刘邦指挥诸侯六十万联军所败,突围至乌江后,自刎而死。

       亦认为“霸王”一词专指项羽。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破釜沉舟 百度百科:项羽

       今天关于“成语破釜沉舟是哪个历史人物”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