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和功能布局的城市区位理论。据此回答14~15题。小题1:下列关于中心地理

2.我国农家生态旅游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3.区位理论的中心地

4.论述区位因子如何对区位进行影响

5.早点铺与一般餐馆比较 A.早点铺门槛人口少,服务范围小,数目多 B.早点铺门槛人口多,服务范围大

6.廖什和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异同

7.城市地区与地理有关系的吗?说出理由

门槛人口_门槛人口的概念

很难,人口太少,还得看人口的年龄结构,如果以中老年人居多,可能患病买药的人会多些,如果年轻人居多,患病买药的人就少。正常情况下,每个家庭每年的药费支出约500~800元,你估计一下,能否养活一个药店。

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和功能布局的城市区位理论。据此回答14~15题。小题1:下列关于中心地理

4.一个地方因为人口有限它的需求量也是有限的。从图中可以看出,丙的需求门槛远小于其销售范围,那么从题目来理解,也就是说这家公司的维持其生存所需要的消费者人数不仅已经满足,而且还有多余的人口作为其消费群体来增加他的盈利,自然赚得就多。因此选C。

5.该地区能容纳最多三间的原因是,按照上一道题的解答思路来理解,可以看出这里有两家百货是不盈利的,但是也可以看到,满足丁生存的需求门槛与其销售范围并没有相差太多,因此,只需要倒闭一家企业,就可以实现三家企业的盈利。所以答案选B。

我国农家生态旅游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考查中心地理论。

小题1:中心地是向周围地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地方,A错误;高级中心地的门槛人口高于低级中心地的门槛人口,B错误;高级中心地数量较低级中心地少,故彼此距离较远,C正确;高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覆盖低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D错误。

小题2: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比较选项中的城市等级,北京的城市等级最高,故服务范围最大。

区位理论的中心地

(1)客源市场。客源是旅游业的生命线,一个地方要想发展旅游业也必须有一定的旅游门槛人口,客源的多少决定了旅游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受距离、价格、交通和信息、旅游地接待条件以及知名度制约,参与农家生态旅游的外地游客甚少。目前,我国三类旅行社组团的重点是以组织本地区居民到外省市或外地区进行中、长途旅游为主,仅少数旅行社涉猎此类旅游产品,但大多数缺乏完整性,仅提供交通和住宿服务,缺乏宣传、促销,使市民对旅行社组织的双休日旅游缺乏足够认识,导致客源市场以国内都市团体游客组织形式为主。

(2)消费水平。一般来说,当恩格尔系数小于40%,用于休闲旅游的支出才会有较大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居民购买食品的支出占生活费用的比例远高于40%(发达国家为20%),而用于、文化、教育的比例为10%左右,反映出我国城市居民的休闲旅游仍以中、低消费水平为主,而农家生态旅游产品仍以初级水平的观光为主,因此在消费构成中,以交通、餐饮、住宿开支为主,、购物等其他开支较低,导致整体消费水平降低。

(3)空间分布。分析比较我国各地农家生态旅游形成过程,对其成因及特征形成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区位,目前主要分布在如下三种类型地区:一是景区边缘地区,主要依托于一些著名风景名胜区发展起来的附属产品。它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这是我国农家生态旅游开展最早的地区。主要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价格低廉,民风淳朴,旅游旺季时可成为景区周围宾馆和饭店的补充。但因远离都市客源市场和原有风景名胜区的阴影效应,发展缓慢,游客也明显随着旅游淡旺季而增减。二是老少边贫地区,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国家旅游扶贫政策指导下陆续发展起来的,多为山区,不具备交通区位优势,工业欠发达但是尚未受到辐射或极少辐射的地区。因此,至今还保留着近乎原始而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和纯朴完美的民族风俗,构成特色浓厚、带有极强文化和生态色彩的旅游地,但因交通和区域经济落后制约,发展缓慢。三是都市郊区,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利用都市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地缘和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迅速发展起来的,是目前农家生态旅游的主流。以上海、北京为代表的大都市城郊农家生态旅游,其优势表现为直接面对稳定而庞大的客源市场;以成都、昆明为代表的中等城市的城郊农家生态旅游,既有一部分现代科技景观、现代聚落景观,又有一部分田园风光和农村聚落景观。以宣威、绵阳为代表的小型城市的城郊农家生态旅游,绝大部分是田园风光和农村聚落景观。

(4)时空分布。游客在一定条件下总的出游力是有限的,在特定时段、背景下只能到访一定数量、分布于一定范围内的目的地。中国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市场随距离增加而衰减,80%的出游市场集中在距城市500千米以内的范围内。受中小尺度旅游者空间行为特征、城市辐射力强度以及目前城郊农村度条件较差等因素影响,参与农家生态旅游的游客一般开展以城市常住地为节点,向周边地区辐射的近程城郊一日游或二日游。

论述区位因子如何对区位进行影响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提出的。

(一)中心地理论有关基本概念

1.中心地。指相对于一个区域而言的中心点,不是一般泛指的城镇或居民点。更确切地说,是指区域内向其周围地域的居民点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城市或中心居民点。

2.中心地职能。由中心地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就称为中心地职能。中心地职能主要以商业、服务业方面的活动为主,同时还包括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活动,但不包括中心地制造业方面的活动。

3.中心性。中心性或者中心度,可理解为一个中心地对周围地区的影响程度,或者说中心地职能的空间作用大小,中心性可以用“高”、“低”、“强”、“弱”、“一般”、“特殊”等概念来形容和比较。

4.需求门槛。需求门槛是指某中心地能维持供应某种商品和劳务所需的最低购买力和服务水平。

在实际中,需求门槛多用能维持一家商服企业的最低收入所需的最低人口数来表示。这里的最低人口数,就称为门槛人口。

5.商品销售范围。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取决于他们准备为之付出的实际价格。此价格就是商品的销售价格加上为购买这种商品来往的交通费用。显然,实际价格是随消费者选择商品提供点的距离远近而变化的。距离越短,交通花费越少。商品的实际价格越低,结果该商品的需求量也就越大。否则相反。由此可得出,商品销售范围就是指消费者为获取商品和服务所希望通达的最远路程,或者是指中心地提供商品和劳务的最大销售距离和服务半径。

(二)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1.设条件。克氏理论的设条件如下:(1)研究的区域是一块均质的平原,其上人口均匀分布,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方式完全一致。(2)有一个统一的交通系统,对同一等级规模的城市的便捷性相同,交通费用和距离成正比。(3)厂商和消费者都是经济人。(4)平原上货物可以完全自由地向各方向流动,不受任何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的限制。

2.六边形市场区。在一个均质平原上,让所有的人都由一个中心地提供商品和服务显然是不能的。超额利润的存在,必然吸引其他中心地的厂商加入进来。为了避免相互竞争所引起的销售额下降,第二个中心地必须与第一个中心地相隔一定距离,一般 的距离(r是第一个中心地某商品的最大销售距离),不能相距太近。以后,第三个中心地、第四个中心地……都会以同样方式加入进来。

在这块平原上,由于新的中心地厂商的不断自由进入,竞争结果使各厂商经营某类商品的最大销售范围逐渐缩小,直到能维持最低收入水平的门槛范围为止。这样,就使某类商品的供给在均质平原上最终达到饱和状态,而每个中心地的市场区都成为圆形,且彼此相切。但是,相切的圆形市场区,如果不重叠的话,圆与圆之间必然会出现空隙,使居住在这些空隙里的居民将得不到服务。实际上在相互激烈竞争的情况下,这种现象不可能长期存在下去。各中心地都试图把这片空白区吸引到自己的市场区内。竞争的结果,使它们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短,以致各中心的销售范围都有一部分相互重叠。这时,居住在重叠区内的居民就有两个可供选择的区位。其中位于平分线上的居民到两个相邻的中心地的距离是相等的,故这条线被称为无差别线。由于重叠区被无差别线分割,圆形的市场区即被六边形的市场区所替代,从而推导出正六边形市场区这一便于组织中心地与服务区相联系的最有效的全覆盖的理论图式(如图所示)。

3.市场等级序列。根据前面的论述,中心地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门槛、利润和服务范围,是与中心地规模、人口分布密度、居民收入水平及商品与服务的种类密切相关的。例如,在一个规模较小、人口密度和居民收入都很低的中心地,其每个单位面积内的商品销售量和服务需求水平亦低。不同规模的中心地,其需求门槛和销售范围也是不同的。它们在空间地域上的这些差异,经过互相作用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干扰,就将形成规律有序的中心地——市场等级体系。

就区域内各城镇而言,大城市的商服设施和商品种类向高级发展,多而全;中等规模的城市具有中高级或仅能维持中级水平,服务项目少而不齐全;小城市具有中低或只有低级水平,种类少而不全;一般城镇(县城、建制镇)只有基本生活性商服,水平很低,种类更少。就城市内部而言,市级中心、区级中心和小区级商服中心也有类似的分异规律。

就不同商业、服务行业而言。有些行业经营品类多,有些则少;有的以高级为主,有的以低级为主。商品的种类、级别不同,其需求门槛和服务范围也不一样,由此形成的等级序列可归并为:低级商品和服务,其售价低,顾客购买频率高,需要量大,需求门槛则低,销售距离则短或服务半径较小。而高级商品和服务,因质量好、耐用、更新慢,故售价高,需要量相对少,购买频率则低,运费占售价的比重小,致使其门槛高,销售距离长或服务半径大。按地域归并可以找出规律,即:高级商服中心,提供高级到低级的全部商品和服务;中级商服中心提供从中级到低级的全部商服活动;而低级商服中心只有低级的商品和服务。需求门槛和服务范围也依次由高到低、由大变小。

早点铺与一般餐馆比较 A.早点铺门槛人口少,服务范围小,数目多 B.早点铺门槛人口多,服务范围大

区位因子:即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 一般因子:为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如运费、劳动力等。 特殊因子:为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如空气湿度等。

区域性因子:在区位因子中,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 集聚因子: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 分散因子:促使企业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散布局的因子。

原料指数:等于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

区位重量:为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重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 等费用线:所有运输费用相同的点连线。

综合等费用线:为全部费用(包括运输原料和成品费用)相等地点连线。

临界等费用线:在综合等费用连线中,与低廉劳动力供给地的劳动成本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用线称为临界等费用线。

劳动力成本指数:即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

劳动系数:即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来表示劳动力成本的吸引力。 加工系数:即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

中心性:中心性是指就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课件CH03—02 P6)

中心地:为周围居民提供中心商品和服务的场所,通常为城市、城镇。

门槛人口:门槛人口是能使某项城市商业服务活动正常开业、并获得基本赢利的最小服务地域范围内的居民数。

区位: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 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区位因子: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区位条件:人类进行活动的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交通网:连接不同地点的交通线即为交通网,由点和线组成。

交通网的密度:是指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路线的总长度,当然也要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通达度: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可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计算。

交通网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其中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与比较。 1.企业最佳规模: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可带来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上限被称为企业的最佳规模。

2.规模经济: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上限称为最佳规模。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就是规模经济。 3.范围经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使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纳入到企业内部完成,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这就是范围经济。

4.交易成本:所谓交易成本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自愿交往、彼此合作达成支付的成本

5.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的生产活动的扩展,并因此而导致现有的产品市场份

廖什和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异同

A

试题分析:早点铺的规模小,所需门槛人口少,服务范围小,所以数目多。故选A。

点评:本题根据中心地理论考查早点铺和一般餐馆,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理解中心地理论

城市地区与地理有关系的吗?说出理由

第四章 中心地理论

第一节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第二节 廖什的中心地理论

第三节 中心地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 中心地理论的应用研究

第一节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二、中心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四、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

五、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背景:进入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加速了经济活动集聚的进程。城市在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目的: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是怎样的规律”这一课题。

二、中心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

(一)中心地、中心商品、中心地职能

中心商品(含服务) ——在少数的地点中心地)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

中心地职能——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

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职能(中心地职能)的布局场所。

(二) 中心性

◆概念:中心性是指就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测度:中心性一般可用下式表示:

C = B1-B2

式中:C——中心地的中心性;

B1——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的总量;

B2——中心地供给中心地自身的中心商品的

数量。

(三) 补充区域

◆概念:补充区域——以中心地为中心的区域,也称市场区域或中心地区域。具体地说,是中心地的周围从中心地接受中心商品供给的区域。

◆形成:在中心地,中心商品有剩余,而在中心地的周围区域中心商品不足。中心地中心商品的剩余部分便用于补充周围区域的中心商品的不足部分,当两者(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围也就成为补充区域的范围。

(四) 商品服务范围

商品服务范围有上限与下限两种:

◆商品服务范围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

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

◆商品服务范围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角度所规定的边界。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

必须达到的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叫做门槛值或最小必要需求量。

(五) 中心商品与中心地职能

根据中心商品服务范围的大小可分为高级中心商品和低级中心商品。

◆高级中心商品——商品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大的中心商品。

◆低级中心商品——商品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小的中心商品。

◆供给高级中心商品的中心地职能为

高级中心地职能,反之为低级中心地职能。

(六) 中心地的等级

1.中心地等级划分及特征

2.不同等级中心地之间的关系

(七) 经济距离

决定各级中心地商品和服务供给范围大小的重要因子是经济距离。经济距离为用货币价值换算后的地理距离,是主要由费用、时间、劳动力三要素所规定的距离,但消费者的行为也影响到经济距离的大小。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二)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三)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四)三原则适合的条件

(一) 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的空间均衡是中心地系统的基础。

1.基本前提

第一,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人口均匀地分布,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中心地在区域内的任何地方都可布局。

第二,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且同一规模的所有城市,其交通便利程度一致。运费与距离成正比。

第三,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少交通费。

第四,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价格和质量都相同。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的实际价格等于销售价格加上交通费。

第五,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尽量布局于少数的中心地、并且满足供给所有的空间(所有居民)的配置形式。

第六,中心地职能在同一中心地集聚。

2.中心地系统的构造

3.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具有如下关系,即:1,3,9,27,81,…。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3的倍数在变化,因此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3的中心地系统。

4.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2,6,18,54,…。即从区域内次级中心地开始,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3倍。

5.市场原则中心地系统的特点

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

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

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

(二)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1.特点

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因此,如果同一级的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

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 1,

4,16,64,256,…。因此,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4的中心地系统。

3.中心地之间的数量

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3,12,48,192,…。

(三)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1.特点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原因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

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各等级的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为:1,7,49,343,…,以7的倍数增加。因此,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7的中心地系统。

3.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中心地间的数量关系为:1,6,42,294,2 058,…。

(四)三原则适合的条件

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

中世纪的中心地的商品供给。

交通原则适用于如19世纪交通展时期,以及新开拓的殖民地国家、新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或聚落呈线状分布区域。在文化水平高、工业人口多(人口密度高)的区域,交通原则比市场原则的作用大。

行政原则比较适用于具有强大统治机构的绝对主义时代,或者像社会主义国家以行政组织为基础的社会生活。

四、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

克里斯塔勒计算了德国南部中心地的中心性。然后,根据计算结果把当时德国

南部的中心地划分为7个等级(L,P,G,B,K,A,M)。

测定了各级中心地间的距离,发现最低一级的中心地(M)间的距离为7 km,高级的中心地间的距离是次一级中心地间距离的31/2倍。

五、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一)意义

(二)存在的问题

(一) 意义

(1) 引入演绎的思维方法,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带来地理研究思维方法大革命。

(2) 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3) 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二) 存在的问题

(1)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缺乏对供给下限的详细分析。

(2)K值在一个系统中固定不变。

(3)把消费者看作 “经济人”,认为其首先是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

(4)忽视了集聚利益。

(5)没有研究需求增加、交通发展和人口

移动带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化。

第二节 廖什的中心地理论

一、廖什的中心地系统

二、廖什理论与克里斯塔勒理论的差异

一、廖什的中心地系统

(一) 设条件

廖什在建立供给多种职能的中心地系统时进行了如下前提条件设:

第一,最小聚落A1,A2,A3…呈类似蜂窝状分散分布,其间隔为a km。

第二,生产工业产品的最小中心地B1,B2,B3…之间的间隔为b km。

第三,B1供给的聚落包括自身共有n个。

第四,必要运输距离,即使商品销售能够获利的最短距离(相当于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中的商品服务的下限)为nV。

第五,正六边形市场区域的面积为F。

(二) 中心地系统的构建

1.基本原则

2.市场区域的形成机制

1.基本原则

基础聚落不仅是消费者的居住地,同时也是企业布局的地点。基础聚落能够供给等级低的自给性商品。比自给性商品等级稍高的商品同时也供给相邻的6个基础聚落。

2.市场区域的形成机制

随着商品的门槛值增大,市场区域规模也在扩大,同时拥有的基础聚落也在增加。高级市场区是低级市场区以区域中心为圆心按一定角度旋转而成的,通过不断地旋转和扩大,并进行叠加,就可形成所有市场区域。

二、廖什理论与克里斯塔勒理论的差异第一,两种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不同。

第二,市场区体系的构建方式不同。

第三,克里斯塔勒的模型是明显的等级结构系统,而廖什的模型属于非等级系统。

第四,关于中心地的等级与所供给商品的种类间的关系,两者也存在着差异。

第五,在克里斯塔勒的模型中,中心地的职能规模和人口规模完全相对应,在廖什的模型中,中心地的职能等级结构和规模等级结构未必一致。

第三节 中心地理论的发展

一、贝利和加里森的中心地模型

二、中心地的等级性

三、中心地系统的变化

四、人口密度与中心地

一、贝利和加里森的中心地模型

(一) 门槛人口及其测定

1.概念

门槛人口(threshold population),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

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也就是说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

2.测定方法

贝利和加里森是通过下式来决定回归曲线中的参数A和B,式中N=1时的P值就为门

槛人口。

P=A·BN

式中:N——中心地职能的设施数;

P——中心地的人口。

(二) 中心地规模扩大对中心职能布局的作用随着中心地规模扩大,中心职能数会增加,每个中心职能得到超额利润的可能性就会减少。同时,随着中心地的人口增加,市场区域规模扩大,各中心职能因规模经济而扩大,最终趋于适当的规模。

(三) 发展与缺陷

发展:前提条件不需要人口和需求均等分布的定,更接近于现实。另外,门槛人口通过人口和事务所的回归分析比较容易求得,便于实际操作。

缺陷:门槛人口的概念不太明确,不能完全说它就代表了商品供给范围的下限。同时区域形状、人口密度、购买力等都影响到该模型的解释力。

二、中心地的等级性

中心地等级性概念

中心地等级性质疑

中心地等级性的实证研究

三、中心地系统的变化

◆时间因素与中心地系统

◆中心地系统是社会和经济环境变化的产物

1. 中心地等级的变化

2. 中心地职能的变化

四、人口密度与中心地

人口密度与中心商品消费、中心地的关系:在人口密度高的区域,中心地职能在比较小的范围内提供服务即可达到门槛值;反之则相反。

结论:区域内同类职能的中心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密布,而在人口密度低的地方则比较稀疏。

第四节 中心地理论的应用研究

一、在集市研究上的应用

二、在国土规划与整治中的应用

三、在城市体系规划中的应用

一、在集市研究上的应用

(一)集市的特征

(二)斯泰恩的集市区位理论

(一) 集市的特征

集市一般具有周期性、巡回性、交易的地区性、集散性、等级性和社会职能性特征。

(二) 斯泰恩的集市区位理论

二、在国土规划与整治中的应用

(一) 西德的空间整治与中心地理论

(二) 中心地理论在日本的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一) 西德的空间整治与中心地理论

联邦空间整治法(BROG),规定各级中心地的目标;实施手段是“点轴开发”。各州按照中心地理论都规定了各级中心地和服务圈的人口和范围。巴登-符腾堡州的空间整治是典型。

(二) 中心地理论在日本的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日本建设省曾经按照聚落和公共设施等级进行过区域规划;全国综合开发也体现了圈层结构的思想。

三、在城市体系规划中的应用

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和城市体系的最完善的理论体系,为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区域内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及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思 考 题

1.概念题:

中心地;中心商品;中心地职能;中心性;补充区域;经济距离;市场区;经济距

离;门槛人口。

2.分析市场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3.分析交通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4.分析行政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5.分析廖什中心地系统的构建机制。

6.比较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与廖什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提出的。

(一)中心地理论有关基本概念

1.中心地。指相对于一个区域而言的中心点,不是一般泛指的城镇或居民点。更确切地说,是指区域内向其周围地域的居民点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城市或中心居民点。

2.中心地职能。由中心地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就称为中心地职能。中心地职能主要以商业、服务业方面的活动为主,同时还包括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活动,但不包括中心地制造业方面的活动。

3.中心性。中心性或者中心度,可理解为一个中心地对周围地区的影响程度,或者说中心地职能的空间作用大小,中心性可以用“高”、“低”、“强”、“弱”、“一般”、“特殊”等概念来形容和比较。

4.需求门槛。需求门槛是指某中心地能维持供应某种商品和劳务所需的最低购买力和服务水平。

在实际中,需求门槛多用能维持一家商服企业的最低收入所需的最低人口数来表示。这里的最低人口数,就称为门槛人口。

5.商品销售范围。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取决于他们准备为之付出的实际价格。此价格就是商品的销售价格加上为购买这种商品来往的交通费用。显然,实际价格是随消费者选择商品提供点的距离远近而变化的。距离越短,交通花费越少。商品的实际价格越低,结果该商品的需求量也就越大。否则相反。由此可得出,商品销售范围就是指消费者为获取商品和服务所希望通达的最远路程,或者是指中心地提供商品和劳务的最大销售距离和服务半径。

五、城市地域空间利用结构理论

城市地域空间利用结构是指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人们把土地作为生产和生活资料,依据其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加以改造、使用和保护的全过程,或者说是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程度和利用效果的总和。城市土地利用结果反映城市空间的基本结构形态和城市区域内各功能的地域差异。

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与农地、林地等相比要复杂得多,这是因为城市土地除了具有数量上的有限性、位置上的固定性、供给上的稀缺性、使用上的永续性等土地的一般共性外,还具有用地类型上的多样性、使用功能结构上的复杂性、土地区位上的极端重要性和利用上的高度集约性等特殊性。因此,如何最佳最有效地使用城市土地,形成合理的有机联系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就成为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社会学科关注的问题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最早从理论和原则上对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的是区位论的先驱、德国古典经济学家冯?6?1杜能(J.H.Von Thünen)。1826年杜能在《孤立国》一书中建立了以市镇为中心,围绕其安排乡村土地使用的同心圆理论模式,为以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本世纪2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城市用地规模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迅速向外扩展,针对城市功能布局等问题,欧美学者从区位、空间结构、土地租金和价格等方面展开了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实证分析和理论设,形成了城市土地利用地域空间结构的描述性理论和解释性理论。

代表性的理论:同心圆地带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和中心商务区土地利用模式。